讀《男生日記》有感

讀《男生日記》有感

暑假裡,我和著名作家楊紅櫻阿姨筆下的吳緬成了親密無間的好朋友。

本書以日記的形式講述了一個六年級男孩吳緬在畢業後的暑假裡發生的事:和四處冒險的攝影家——老爸跟著軍車翻越二郎山、野人海、康定城、塔公直至西藏;回城後,他還召集同學幫同學宋立春籌集學費,讓她能上自己喜歡的中學……吳緬的老爸媽媽離婚了,然而吳緬並沒有因此而感到自卑,反而使他成了一個勇敢、善良、智慧、堅強、獨立、自主的男孩兒,一個同學們的鐵哥們兒。楊阿姨這本書寫得跟我們的生活太貼近了,所以我會特別愛看,也被書中主人公的許多故事所感動,先給大家說幾段:

吳緬的同學宋立春因家境貧困,而上不了中學,吳緬便召集自己的朋友:精豆豆、古龍飛、魯肥肥、冉東陽、莫欣兒等,讓他們拿出自己的絕活,在一家歌廳開展了一次歌廳義演。在眾多觀眾的支持下,他們一共掙了1000多元,幫助了宋立春,還讓“小神仙”龍富貴重返校園。其實,我們班也有像吳緬這樣樂於助人的同學,記得我們班的一位同學不久前失去了父親,我們在汪老師的帶領下,紛紛向他伸出了援助之手,讓他在最短的時間裡拋開痛苦,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中,來告慰他父親的在天之靈。

吳緬不僅善良,而且還很堅強、獨立。任何事情他從來都是自己做:去一中面試、機場接爸爸、考察中學,從來不依靠父母而且,吳緬還具備吃苦耐勞的精神,幫助老爸鋸木頭、運木材、做畫框,儘管天氣很熱,手上也磨出了好多血泡,他卻仍堅持乾。而現在的孩子恰恰就缺少這一點,比如我吧:從小就嬌生慣養,什麼事都要依靠父母。雖然我現在已經快五年級了,可是自理能力卻很差,遇到任何事情,先想到的就是喊“媽媽”,從來不先自己動動腦筋。記得那次玩輪滑,我在下樓時總是要依賴媽媽扶一下,其實憑我的水平早就不需要了,可是我就是不敢。媽媽那天硬是沒幫我,讓我自己練習,我當初還生氣呢,結果“一咬牙,一跺腳”豁出去了!這不,順利下了樓!我想,許多事情都要自立在先,才算男子漢呀,這是吳緬給我的啟示。

吳緬之所以能成為這么優秀的男子漢,還是要歸功於他的父母的。他們雖然離了婚,但是對吳緬都很好,從不給他施加壓力。最重要的是:吳緬的爸爸媽媽從小就鍛鍊吳緬“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是吳緬的社交能力、自主能力非常強。不像現在的大多數孩子的父母,從小就慣孩子,吃、喝、拉、撒全是父母,以後,孩子怎么走向社會啊!就像報紙上曾經說過,有一個孩子由於從小父母就嬌生慣養,18歲了,連煮雞蛋都不會,結果上大學竟然要媽媽陪讀!據說這個大學生由於自理能力太差而退學了,這是一件多么可悲的事情啊!我們的老師和家長花了多少心血培養他呀,可是他又是如何珍惜的呢?

讀完《男生日記》後,我想,我一定要做一個像吳緬那樣勇敢、堅強、獨立、善良、智慧的男子漢!就從今天,從現在做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