橋林鎮

橋林鎮

南京十大文明古鎮之一的橋林鎮,建於公元1085年,原名失姬鎮,傳說因西楚霸王項羽敗走烏江,其愛妻虞姬自刎於橋頭而得名,後更名為橋林鎮。位於長江北岸,與南京市區隔江相望,鎮區面積120平方公里,人口4.5萬,鎮區山清水秀,古有“長橋半月”、“明因秋色”、“梨園聽鶯”等十二美景,地貌特徵為丘陵平原各半。

城鎮概述

橋林鎮在原江浦縣治西40里,原名石磧鎮,因瀕臨石磧河而得名。明萬曆七年(1579)縣誌市集欄中,已有“石磧橋”記載,每逢農曆二、五、七、十日,四鄉農民來此趕集,相沿至今。“橋林”為“橋里”一音轉之。清同治年間(1863前後)石磧鎮更名橋林鎮。

林鎮水陸交通發達便利,區域內有6.5公里長江黃金水道、有板橋汽渡和七壩兩座碼頭,均可停泊五千噸級駁船。312國道、104國道和南京繞高速公路穿境而過,是溝通長江南北的重要通道和交通樞紐。擬建的南京長江三橋即在鎮區內。鎮區距南京市區20公里,距南京祿口國際機場40公里。橋林鎮是江浦西部地區經濟文化中心,水陸交通便利,水路有石磧河直通長江,可上至蕪湖,安慶,下達南京、鎮江、上海。公路有浦烏省際公路和南京市環城高速公路穿鎮經過,境內公路網路均與此相連。古來工商業較為發達,治西主要貨物集散地。如今鎮境除有七壩汽渡外,更有長江三橋飛架南北,橋林已是南京江北新市區建設中的一個重鎮。橋林鎮是保存得比較完好,基本保持著古樸風貌的小鎮,秦磚漢瓦民居,青石板路面,以及其街道布局,集市貿易,風土人情,都具有古老而純樸的特點。

風景名勝

舊日橋林鎮有十二景觀,其名曰:柏子樵歌、梨園聽鶯、雙峰菊圃、長橋步月、柳岸秋蔭、紫砂返照、滄浪濯足、文閣鐘聲、朱石漁火、明因秋色、茅庵古檜、延陵垂釣。如今這十二景,由於地貌變遷,建築興廢,有的已無跡可尋,有的為已被等新的景觀所替代。

橋林鎮有多處古文化遺址,如1957年發現的鎮西林家小村“蔣城子古文化遺址”(省文保單位),雙橋村“曹城子古文化遺址”(市文保單位),1982年發現的劉公村“小樊城子古文化遺址”(區文保單位)。鎮東8里許有“蘭花塘”(地名),相傳項羽敗走東城路過此地,漢兵追之,虞姬揮劍護夫,失落蘭花玉簪,不久路邊長滿蘭花,故而得名。當項王行至石磧鎮(今橋林鎮),虞姬自刎於此,其血衣藏於西街一古井中,井水呈胭脂色,此井故名“胭脂井”,現尚存。自鎮西去30里,可憑弔楚漢相爭古戰場四潰山(今之鎮西駟馬山),西南去25里便是楚霸王廟。

橋林茶乾,鮮美可口,色香味俱佳,早已馳名大江南北,是橋林鎮享有盛名的土特產之一,是饋贈親友上選禮品。有《過橋林》詩云:春風送我至西關,盛世風雲最耐看。一振能消萬古疾,千蕭吹徹七星丹。堤柳招搖通水國,江波吞吐送征帆。惟愛橋頭香十里,停車河畔買茶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