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心的意義

愛心的意義

一天,老師問同學們:“要做一個有愛心的人,首先要做什麼?”同學們爭先恐後地回答:“要愛惜身邊的花草樹木!”,“要愛惜動物!”“要多幫助老人做家務!”老師嘆了嘆氣:“要做一個有愛心的人,首先要學會孝順父母,連父母都不愛的人,他能有愛心嗎?”

對!這位老師說得很對。曾經,有過這么的一個故事。

一位十六歲叫劉東的青年,他從小就患有小兒麻痹,因為心情低落,所以他對身邊的人都是這么泠淡,更不會愛惜動物,主動為別人做好事。鄰居的姐姐是一位班長,她從小就看不起人,特別是有病的人。於是,她常常諷嘲劉東:“做人愛心都沒有,活下來有什麼用呀。”劉東倒不在乎,他在家裡很孝順父母,雖說雙肢癱瘓,可他每天早上都會一早起床起來煮早餐、洗衣服、拖地。父母幫他擰一下蓋子,他都會連聲說謝謝。

一天晚上,母親推他出去玩,剛經過鄰居姐姐的家的時候,她的媽媽就挑逗起來了:“哎,有些人生了個小兒麻痹的人。可憐啊!”母親忍不住了,過去跟她爭辯起來,劉東在她的後面。這時,一隻兇猛的狗跑來,劉東怕了,忙拉母親的衣服。可母親好象不知似的,顧著爭辯,連臉都不扭回來看看。就在這一瞬間,劉東被狗咬傷了住進了醫院。記者紛紛跑來採訪。一位記者問:“對於你來說,作晚一定很可怕吧。”劉東輕輕搖了搖頭:“不,我知道,那條狗是鄰居放來咬我母親的,而我很高興幫我母親擋了一劫。因為我知道,要做一個有愛心的人,首先要學會愛自己的父母。”

鄰居家的姐姐,常常會聽到她在嘴裡嘮叨:“要做一個有愛心的人,首先要學會愛自己的父母……”這句話成為了她的座右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