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故事

讀書故事 

長江路國小五(1)班余靖潔

在一個星期六的下午,我想看書,就打開書櫥,從書櫥里隨意拿了一本書,翻看起來,這是一本《舒克和貝塔》的故事書,熟悉的故事內容映入了我的眼帘,這本書就是我小時候認真看的第一本書,看著這書,我的思路被拉回到以前。

小時候我不喜歡讀書,,天天就知道玩遊戲,媽媽為了讓我從小養成看書的習慣,了解書中知識,使知識更豐富,就天天逼我看書,那時我不知道看書有什麼好處,對讀書更提不起興趣。有一次,媽媽對我語重心長地說:“聰聰(我的小名),你已經上二年級了,已經長大了,也應該適當的讀一些課外書了,媽媽並不是相逼你,而是希望你增長一些知識。”我不僅不看媽媽推薦給我看的書,反而生氣地把一本《七彩語文》的雜誌撕掉了,爸爸生氣的看著我說:“你為什麼要把書撕掉?”我還理直氣壯的回答:“我就是不喜歡看書。”爸爸見我不但把書撕了,還亂發脾氣,眉頭成了“∧”形,數落了我一番,並打了我,我哭了。第二天,媽媽又讓我讀書,我不想再被打了,就表面應付了一下,讀起了故事書,可讀著讀著,我就被書中的內容吸引了,認真的讀了起來,我喜歡書中舒克樂於助人的精神和貝塔的勇敢。自從這時起,我才真正喜歡上了讀書。

我上四年級的時候,我讀起了我國四大名著之一三國演義,我很喜歡讀三國演義,每天吃食品的時候在讀,吃完飯也讀,甚至上廁所的時候還在讀,我完全入了迷。有一次,我正在讀三國演義時,爸爸走了過來,說:“既然你這么喜歡三國演義,那讓我來考一考你對三國的了解吧。”原來爸爸也是三國迷呀,爸爸雖然沒有時間看書,但他用休息的時間來聽書,也了解了三國的人物和其中的故事。我開心地說:“ok!”爸爸考我:“吳國,蜀國,魏國的創造人分別是誰?是誰最後統一天下的?”我胸有成竹地回答道:“吳國是孫堅,蜀國是劉備,魏國是曹操。是司馬炎最後統一天下的。”爸爸見難不倒我,又問:“那又是誰桃園三結義的?”我又回答:“這么簡單,是劉備,關羽和張飛。”爸爸又考了我一些關於三國演義中的內容,我都對答如流。爸爸無語了。我又說:“也讓我來考你吧。是誰三顧茅廬?為什麼要三顧茅廬?周瑜是怎么死的?”爸爸回答:“是劉備。他為了請諸葛亮來幫他打天下。周瑜是病死的。”我說:“第二題回答的不完整,周瑜是又氣又病而死的。而歷史上的周瑜是病死的,不是氣死的,他心胸寬廣,也不是個小氣鬼,。歷史上的曹操是一個大英雄,而不是梟雄。”爸爸驚奇地問:“你怎么連這個都知道?”我說:“我看過三國演義後,從網上查過歷史上的周瑜和曹操,知道的。”爸爸感嘆道:“原來書上的內容比電視上的內容多多了。我以後要多看書啊。”

通過這次事情,使我明白了要多讀書,讀書讓我們受益匪淺。我也更愛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