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觀《諾貝爾獎》展覽有感

5月29日,老師帶領我們參觀了在新教學樓舉辦的《諾貝爾獎》展覽。新教學樓建成以後,同學們早就想去看看,這次又是去參觀《諾貝爾獎》展覽,大家別提多高興了。沿著新教學樓寬敞明亮的走廊,展覽了150多位獲得過諾貝爾獎的學者的詳細資訊。在班主任董老師的帶領下,同學們仔細閱讀了這些資料,受到了一次很好的教育。

通過參觀展覽,我知道了許多關於諾貝爾獎的知識。諾貝爾獎是世界上最著名、學術聲望最高的國際大獎。它是以瑞典化學家諾貝爾遺贈的基金設立的,共分物理學獎、化學獎、生理或醫學獎、文學獎、和平獎五項,19XX年首次頒獎。1968年,瑞典中央銀行增設一項經濟學獎,1969年首次頒獎。六項獎都是每年頒發一次,包括一枚金質獎章、一張獎狀和一筆數額巨大的獎金。每年12月10日即諾貝爾的逝世紀念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的音樂大廳舉行莊嚴隆重的授獎儀式,由瑞典國王親自授獎。

通過參觀使我深深地體會到,諾貝爾獎其所以能夠成為國際上的一種最高榮譽獎,是因為它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科學家為實現自己的目標而頑強拼搏,刻苦鑽研,充分發揮自己的才智和能量。諾貝爾獎是推動科學家奮進的動力,是開發科學“新大陸”的食糧。

同時,我也看到,雖然有美籍華人獲得過諾貝爾獎,但迄今為止還沒有祖國大陸的學者獲獎。我知道其中有各種原因,包括評獎時對我們中國人的不公,但我想隨著我國科學技術的發展,隨著我們國家的日益強大,在不久的將來一定會有我們中國科學家獲獎的。

參觀完以後,我一直在思考,作為祖國的未來,我們應該怎樣做呢?首先,我們要從小努力學習,掌握好科學文化知識,將來把祖國建設得更加美麗富強。同時,我們也要從小愛科學,勤于思考,勇於探索,努力攀登科學高峰,力爭將來能夠獲得諾貝爾獎,為祖國爭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