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自主學習中的融會貫通作文

我在自主學習中的融會貫通作文(1)

我在自主學習中的融會貫通

古人云:“學貴有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讀書做學問就怕發現不了問題,只有帶著問題自主學習才能進步。

記得有一次,我在寫英語作業時,發現有一題意思不懂,句型還沒有學過,我百思不得其解,想去問媽媽,可是恰好那天媽媽不在家,我只好自己冥思苦想。但怎么也想不出來,這時我才想起了英語書,於是我打開書,把沒學的新課預習了一遍,過了一會,再去看那題就會了。這件事情雖小,卻告訴我們通過自己去看書,也可以解決學習上的問題,並且能體會到成功的一份喜悅。

從那以後,我對學習越來越感興趣,自信心也大增呢。

去年元旦,我為參加數學冬令營在家苦做奧數題時,遇到一題需要求它們的約數和,可是我還沒學會方法。我只好去問爸爸,爸爸給我講了一大堆複雜的東西,我站在旁邊一句也沒有聽懂。但為了不讓爸爸失望,我只好假裝聽懂了,硬著頭皮跑到房間把它記下來。事實上我還是不會,可我怕爸爸小瞧我,決定不再求人,還是求己吧。我看了看爸爸教我的算式,想了一會兒,又翻了翻書上的例題,發現解這道題可以結合我以前學過的分解質因數的方法來求。過了一會兒,我在草稿紙上奮筆疾書。嘿,結果我輕而易舉地做出了這題,我把做好的答案,給爸爸一看,果然與正確答案一模一樣。

學習這件事不在乎有沒有人教你,最重要的是在於你自己有沒有覺悟和恆心。這就是我學習中的點滴感受。

我在自主學習中的融會貫通作文(2)

學習,不僅僅是依靠老師教,有時還需要自主學習,只有自主學習才能提高自己的學習興趣,激發自己的潛能,而我更要在自主學習中學會融會貫通,這樣,我才會將課內與課外知識聯繫起來,既拓展了我的知識面,又讓課內知識得到複習與鞏固,成績才能提高。去年6月份,超市不再免費提供塑膠袋,我很好奇,便去問媽媽為什麼,媽媽說製造塑膠袋的原料來自於石油,而石油是不可再生資源,所以我們要珍惜。那么,石油又是怎么產生的?媽媽讓我自己去看《中國少兒科學百科全書》,原來石油是由古代植物、動物被埋葬地下幾百萬年經過生物分解等過程形成的,開採出來的石油用途十分廣泛,可以分解成汽油、煤油、柴油等,還可以製造塑膠、油漆、衣服等。通過對石油的了解,讓我體會到大自然的奇妙,同時也讓我意識到人類的資源是寶貴的,不是用之不竭的。我最喜歡下雪天,當晶瑩剔透的雪花撒滿大地時,我可以堆雪人、打雪仗。爸爸告訴我雪花和水是一家人,它們是由水分子組成的,在顯微鏡下,雪花有各種美麗的對稱圖形,爸爸又告訴我,不起眼的鉛筆芯竟然和昂貴的鑽石是一家人,因為它們都是由碳元素組成的,碳元素一旦在高溫下,裡面的結構發生了變化,就形成了不同的物質。這些有趣的現象激發了我的好奇心和濃厚的學習興趣,讓我不斷的提出問題,學到新知識。 自主學習,並和課內知識融會貫通,增長知識,好處多多,我何樂而不為呢?

我在自主學習中的融會貫通作文(3)

我是一名國小五年級的學生,經過五年的在校學習,對自主學習和融會貫通有了自己的一些看法想與大家商討。

自主學習顧名思義就是自己學習,自主學習是一種能力,看似簡單,要想堅持卻很難。首先要有良好的學習態度,通過自己預習先搞懂基礎的知識,再通過與別人討論與練習來鞏固這些知識 。而融會貫通則是把各方面的知識和道理融化匯合,得到全面透徹的理解。要將這兩者有機地結合起來並不是件容易的事,但這兩者的結合卻能在學習上給予我們很大的幫助。

下面我想跟大家談談我是怎么在學習中把這兩者結合起來的。例如本學期我們語文課上學到一篇文章—《鄭和遠航》,在老師要求預習時我就把課文中的生字詞搞懂了,不僅如此我還翻看了其他有關的書籍,知道了鄭和的身份和他所屬的年代以及他的家庭背景造就了他對航海的熱愛。從而知道在明朝時我們國家的經濟就已相當發達,知道鄭和航海給東南亞人民帶來的貢獻。通過這樣的預習和找資料我感到我不僅掌握了這篇課文的字詞和寫作手法,還了解到了許多歷史地理知識,當老師上這一課時我感到理解起來就簡單多了。

當然這種學習方法不只體現在語文學習中,同樣在我們別的科目的學習中也會經常用到。就拿我們現在正在學習的數學中的分數一章來說吧,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遇到很多這方面的問題,我吃了這個水果的幾分之幾,我做對了幾分之幾的題,我做完了全部作業的幾分之幾等等。這樣在日常生活中找到與學習相關的內容,不僅形象而且可以把複雜的問題簡單化,幫助我們記憶和理解。

自主學習還要融會貫通聽起來容易,真正要做到並做好還是有一定難度的,但我認為只要在生活和學習中處處做個有心人,多問幾個為什麼,持之以恆,你就會感到這種學習方法對你的學習確實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學們你們認為我的觀點正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