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見作文

所見作文(1)

野外林陰道上,一位小牧童騎在黃牛背上緩緩而來。也不知有什麼開心事兒,他一路行一路唱,唱得好脆好響,整個樹木全給他驚動了。

忽然,歌聲停下來,小牧童脊背挺直,嘴巴緊閉,兩眼凝望著高高的樹梢。“知了,知了,知了……”樹上,一隻蟬兒也在扯開嗓門,自鳴得意地唱呢。正是它把小牧童吸引住了,他真想將蟬兒捉一手呢!

這情景,全被詩人看在眼裡,寫進詩中。詩人先寫小牧童的動態,那高坐牛背、大聲唱歌的派頭,何等散漫、放肆;後寫小牧童的靜態,那屏住呼吸,眼望鳴蟬的神情,又是多么專注啊!這從動到靜的變化,寫得既突然又自然,把小牧童天真爛漫、好廳多事的形象,刻畫得活靈活現。至於下一步的動靜,小牧童怎樣捕蟬,捕到沒有,詩人沒有寫,留給讀者去

所見作文(2)

那是一個炎熱的中午,大地燙得無法落腳,樹上的葉子蔫蔫地垂著,鳥兒也懶得飛行,只有那太陽仍在做著“燒烤”,不停地釋放著熱量。我躲進樹林,陽光穿過密集的樹葉,星星點點地灑在地面。遠處不時送來縷縷清風,從領口、袖口、褲腳鑽進去,清涼的感覺涌遍全身。不知名的蟲子隱士般的躲在一旁,獨自彈奏著樂曲。樹林裡便多了幾絲生機,一切都顯得那么美好。這時,遠處傳來了一陣歌聲,悅耳動聽,使人愉快。歌聲越來越近,接著,一個騎著黃牛,戴著草帽,穿著粉色衣服的小男孩,緩緩地走入我的視線。他悠然自得地坐在牛背上,小腳還點啊點啊打著拍子。突然,歌聲停了,老黃牛也停住了腳步。牧童眼睛緊盯著前方的一棵柳樹,他在看什麼?我隨著他的目光看去,只見一隻蟬正自鳴得意地唱著。牧童跳下黃牛,一個箭步沖了過去,再用力向上一跳,可還沒碰到蟬,它就已飛到另一棵樹上去了。牧童皺了皺眉頭,躡手躡腳地爬上樹去,那小心翼翼的樣子,似乎怕驚動樹上任何一片葉子似的。一旁的老黃牛也不再發出“哞哞……”聲,平日甩個不停的尾巴也不甩了,只是眼睛緊盯著牧童,眼裡寫滿了緊張。牧童靜靜地等著,當蟬發出“知”這一聲的時候,他的手突然伸了出去,一把抓住了蟬。他嘴角微微一翹,全然一副勝利者的樣子。牧童滑下樹,跨上黃牛,帶著他的戰利品,又向前方出發了。人影越來越遠,歌聲卻依然那么悠揚…… 簡評:小作者展開想像,用自己童稚的語言解讀了詩句的意思,基本符合詩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