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瀋陽故宮作文400字

瀋陽故宮原名盛京宮闕,是中國現存僅次於北京故宮的最完整的皇宮建築,它是三個不同歷史時期形成的建築群,以鮮明的疊狀式建築體系表現了豐富的民族歷史價值。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游瀋陽故宮作文400字,希望大家喜歡。

        游瀋陽故宮作文400字1

媽媽帶我去過首都北京。在北京我們參觀了舉世聞名的紫禁城,現在人們把它叫做故宮。這裡可謂是雕樑畫棟、金碧輝煌,無比豪華而壯麗。

站在午門前的廣場上,你會覺得一切都變小了;走進五光十色的珍寶館,你會覺得世間的珍寶也不過如此;逐一參觀三宮六院,你更會因為那處處閃爍的金光、銀光刺得眼睛都倦怠了,而懶得細細觀賞那些平常以為很高貴而又精巧的工藝品。

我還來到了舉世聞名的萬里長城,聽媽媽說:“長城初為秦始皇下令修築,前後共抓了幾十萬民工,用了九年才完工。長城的修建,有利於抵禦北方匈奴的騷擾,因而保證了一方百姓的正常生產生活,對中原一帶經濟發展起了重要的作用。站在長城上,我心潮起伏,不僅讚嘆古代人民的勤勞智慧啊,長城,你是千萬勞動人民的血汗凝結而成的,你是中外建築史上的奇蹟!”

北京,這個擁有千古歷史卻又不失現代文明的城市,不愧我們祖國的首都啊!

游瀋陽故宮作文400字2

今年寒假,爸爸帶我去了瀋陽故宮,我很開心。

剛一進門,我就看見了1個大大的宮殿,寶座上有2條龍頭朝向寶座,像活的一樣。我知道了“龍”表示古代的皇上,“鳳”表示古代的皇后、妃子。“龍”還表示另一意思,那就是“龍”代表我們中華民族,我們都是“龍”的傳人。

我和爸爸繼續往前走,幾乎每個宮殿里都有“龍”和“鳳”。我對爸爸說:“你知道努爾哈赤的後金第一都嗎?”爸爸說:“不知道。”那就讓我告訴你吧!努爾哈赤的後金第一都,是新賓的赫圖阿拉城,然後遷都瀋陽,最後到北京。

今天,我真開心!我不僅僅知道了努爾哈赤的住處,還把關於努爾哈赤的其他住處告訴了爸爸,這樣我和爸爸就能知道更多清朝的事。

游瀋陽故宮作文400字3

在中國,有兩座建於古代的帝王宮殿中的著名博物館:一座在北京紫禁城裡,另一座就是作落在瀋陽的故宮。

來到瀋陽明清古城,我和媽媽看到了一處金瓦紅牆交相輝映,宮殿樓閣高低錯落的古代建築群。她至今已經經歷了300多年的滄桑歲月。瀋陽故宮建築群可以分成東,中,西三路。我和媽媽也是按這樣路線遊覽的。東路是努爾哈赤時期的大政殿和十王亭。中路是皇太極時期的崇政殿,鳳凰樓,御花園……。西路是乾隆時期的文溯閣……。

一路遊覽下來,最感興趣的是鳳凰樓!因為它是當時最高的建築物,皇帝可以在此看日出,宴請大臣!它的24節台階代表24個節氣!

還喜歡大政殿和十王亭!導遊阿姨說大政殿會集了滿,蒙,漢的建築風格。盤龍柱是漢族風格,台階是滿族風格,八角亭的上方龍頭有彩色的大力士是蒙古族的風格!八根柱子表示四面八方都平安無事!

媽媽告訴我是正藍旗,我在十王亭中找到了正藍旗的亭子。媽媽還給我講了為什麼滿族人不吃狗肉和把烏鴉視為神鵲的故事。

今天我可長了許多知識啊!下次我可以給你們當導遊了!哈哈!

游瀋陽故宮作文400字4

今天,我們來到了故宮。

我們先到了廣場,廣場大極了!廣場上有五座精巧的漢白玉拱橋。橋下有一條金水河,形似玉帶,漂亮極了。

站在廣場上,抬頭一看,一座金碧輝煌的宮殿聳立在眼前,黃色的琉璃瓦閃閃發光。這就是太和殿。往太和殿內一看,太和殿內金光閃閃的寶座,坐落在正中的須彌坐式楠木平台上,寶座周圍是六根瀝粉蟠龍金柱,氣勢磅礴。

參觀了太和殿,我們來到了乾清宮。乾清宮在明代和清代前期是皇帝的寢宮。皇帝在乾清宮處理政務,召見臣工,接見外國使臣及內廷受賀和舉行家宴。

接著我們進了御花園,御花園裡有一座亭子。蔥鬱的樹叢映襯著紅色的牆壁和金黃的琉璃瓦,神氣極了!亭子旁邊是一座山,那座山是一座石頭砌成的假山,四處是碧綠的樹木,美麗極了。

隨後,我們還參觀了中和殿、保和殿等地方,最後,就到達了故宮的正門。走出正門,我再一次回首遙望著這座古老的宮殿,心裡默默的祝願著:祝願祖國繁榮富強,一代更比一代強。

游瀋陽故宮作文400字5

瀋陽故宮又稱後金故宮,始建於公元1620xx年,是清朝入關前清太祖努爾哈赤、清太宗皇太極建造的皇宮,又稱盛京皇宮。清世祖福臨在此即位稱帝。瀋陽故宮是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中國現存完整的兩座宮殿建築群之一,現已闢為瀋陽故宮博物院。北京、瀋陽兩座故宮構成了中國僅存的兩大完整的明清皇宮建築群。20xx年7月1日。在中國蘇州召開的第28屆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批准中國的瀋陽故宮作為明清皇宮文化遺產擴展項目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它以獨特的歷史、地理條件和濃郁的滿族特色而迥異於北京故宮。瀋陽故宮那金龍蟠柱的大政殿、崇政殿,排如雁行的十王亭、萬字炕口袋房的清寧宮,古樸典雅的文朔閣,以及鳳凰樓等高台建築,在中國宮殿建築史上絕無僅有;那極富滿族情調的“宮高殿低”的建築風格,更是“別無分號”。這座占地6萬平方米的古建築群始建於1620xx年(後金天命十年),建成於1636年(清崇德元年)。全部建築90餘所,300餘間。

瀋陽老城內的大街呈“井”字形,故宮就設在“井”字形大街的中心,占地6萬平方米,現有古建築114座。瀋陽故宮按照建築布局和建造先後,可以分為3個部分:東路為努爾哈赤時期建造的大政殿與十王亭;中路為清太宗時期續建的大中闕,包括大清門、崇政殿、鳳凰樓以及清寧宮、關雎宮、衍慶宮、啟福宮等;西路則是乾隆時期增建的文溯閣等。整座皇宮樓閣林立,殿宇巍峨,雕樑畫棟,富麗堂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