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鄉,烏鎮,心中的夢

“粽子香,菱藕甜,江南水鄉水更甜。水也甜,心也甜,聽聽歌兒有多甜。”甜甜江南,人人嚮往,古色古香。今天,我走進了江南······烏鎮······

春天的烏鎮,我想應該是給人一種非常清新自然樸素的感覺。她應該沒有那種妖嬈、嫵媚、豪邁。

我們到的時候是早晨,烏鎮是恬靜的。黑的瓦,白的牆,窄窄的河道上無數大石磚搭砌成古橋,烏鎮的房子或開茶樓,或是飯館,或做布藝小店,木雕,石刻,畫坊,應有盡有,家家別致精美。烏鎮的人們都很勤勞,“絲作坊”,“草本染色作坊”,“敘昌醬園”,“燈籠坊”,“油傘鋪”…….小小古鎮,有著種種生活味道。白牆黑瓦間,淡淡的柳芽裝點著烏鎮,它遠離城市的繁華,遠離高樓大廈,很樸實。低矮的房子,錯落有致,一點也不誇張,一點也不鮮艷。只有黑、白、棕這幾種顏色。普普通通的。

我站在烏篷船上,看著這潺潺的流水。水是綠的,不像翡翠,也不像寶石,它是那種春天的綠,很清新,緩緩流向遠方,有一種“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的味道。船晃晃的,有一種迷迷糊糊的感覺,使我亦沉醉在這美麗的江南水鄉中了。一呼一吸間都有江南水鄉的如水韻味。

烏鎮的小吃店很多,我們隨便找了一家,看著那招牌,我點了一碗皮蛋瘦肉粥和一個雞蛋餅,非常樸素,一切都是那么搭配。

中午的烏鎮是熱鬧的。大街小巷,車水馬龍。賣粽子的吆喝聲、趕路的車鈴聲、遊人的說笑聲,仿佛是一曲快樂的樂章,處處充滿著和諧。

傍晚。烏鎮則有著另一種美麗。水中有月,月中有水,情景交融,渾然天成。明月如霜,好風如水。

民居極具特色,或深宅大院,或簡易木屋,高低錯落,參差不齊,斑駁的牆皮和稍顯破舊的屋檐訴說著歲月的風雨,狹窄的石板路被多少來去匆匆的紅塵客踏得光滑而低凹。媽 媽有個朋友住在這兒。我們找到她的家,他們在一棵桂樹下乘涼。一會兒後,大人們在談笑品茶,聊著家常,而我的目光越過院牆,看著那河流上滿載遊人的烏篷船,望著遠處,那燈火已點上的酒樓,似又回到了舊時,文人騷客們品茗吟詩的時候。一道院牆,似乎隔開了時空,隔去了浮華。大人們總有說不完的話,那小紫砂壺裡都不知道加了多少次水了,他們卻依舊聊的不可開交。

漫步在用石磚鋪成的小路上,站在古老的石拱橋上,我告別了甜甜的江南小鎮——烏鎮,留下了一串串美好的遐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