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鄉

在海峽西岸——泉州,與台灣隔海相望,在改革開放春風的吹拂下,我的家鄉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特別是橋的變化。

春風送暖,陽光明媚的一天,我們一家人坐公共汽車行駛在順濟橋上。寬闊的橋面上車輛及行人有序地在橋上來來往往,川流不息。橋兩旁的樹木長得鬱鬱蔥蔥。琳琅滿目的廣告牌使橋增添了幾分美。我情不自禁地說:“順濟橋真美呀!”這時坐在一旁的爸爸開口了:“以前順濟橋可不像現在這樣。”“那是怎樣的?”我好奇的問。爸爸接著說:“以前的順濟橋是一座古橋,全長500米,寬僅4.6米,進城經常堵車,如果遇到天氣熱的話,汗流浹背,人們發出了更多的埋怨聲和叫苦聲。歷經795年,古橋搖搖欲墜,人們過橋時都會提心膽吊。”媽媽激動地搶過爸爸的話說道:“XX年舊順濟橋倒塌了,於是政府重建了這座新順濟橋。順濟橋不但有了巨大的變化,泉州近幾年來還新建許多大橋,如泉州大橋、刺桐大橋、晉江大橋等。聽說現在還準備建田安立交橋呢!那我回趟娘家就更方便了。”我回過頭看見坐在我身後的一位阿姨探過頭來高興地說道。“是呀,有了這些橋樑,我們的交通變得暢通無阻;有了這些橋樑,我們泉州的經濟變得繁榮昌盛;有了這些橋樑,我們的生活變得幸福美好。”爸爸講完後,眼裡發射出喜悅而興奮的光芒。我聽後,一股自豪感由然而生。這時,公共汽車離順濟橋越來越遠,在陽光的照耀下,順濟橋像一條彩帶向遠方延伸……

我相信乘著建設海西的春風,我的家鄉的前程將會更加燦爛美好。 

評語:文章緊緊圍繞“橋”的變化展開描寫,表現祖國日新月異的新氣象。文章思路清晰,先寫新、舊順濟橋的變化,再展開到整個泉州市將新建的多座大橋上,令讀者體會到家鄉的發展,中心思想明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