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寫景作文桂林

桂林的山是祖國萬里江山的一大瑰寶,在桂林人民的辛勞和智慧的裝點下,桂林的山,必將更加美麗,放射出更為奪目的光彩。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初一寫景作文桂林,歡迎大家參考閱讀。

初一寫景作文桂林篇1

桂林山水甲天下,不錯的。清秀的山,蕩漾水,確實是天下少有。

此刻,我正坐在船上,伴著座座山向後移動,隨著清風的撲面,水波的蕩漾,向前緩緩的前進。

河的兩邊都是山,有的高大,有的險峻,有的陡峭,有的平緩。這些山,雖沒有華山之兇險,沒有金烏山之清秀,但卻獨有一股說不出的美的感覺。或許是因為四周全是山的關係吧。山山相靠,雖緊密,但看起來很疏鬆,雖繁多,但似乎又依著某種規律,雖平凡,但無數平凡的山連在一起,也就不平凡了。再加上山間流淌的水,似乎到了詩意的畫境中。

水是清澈的,也是動盪的,時不時會出現一兩個漩渦。隨著船的前行,水面會興起一道或幾道波紋,緩緩向前。有時還能看見水中魚兒的遊動,但那也只是一個瞬間而已。這些看似是平凡無奇,但卻給這一個大畫面中,添加了幾道生氣,使得動的美與靜的美進行一次結合。不管什麼東西,有了生氣,才會是最美麗的。

風是清爽的,忽有忽無,若隱若現的陣陣吹來。清涼的風,總會颳走身上過多的悶熱,煩躁,與思緒。有時也會使得水面,引起一道道水波。當真是“清風撲面,水波不興”。風不是很大,也不是很小,他的大小恰到好處,給人一種“吹面不寒楊柳風”的感覺。風不是很冷,但是很涼爽。他給人一種清涼的感覺,使人忘了現在身在何處。

不管是遠看,近看。不管是看一大的畫面,還一個極小的細節。不管是幾十座山的重疊,還是山間一顆樹的晃動、一個石子的形狀。不管是綿綿河水滔滔不絕的流動,還是水面上偶爾出現的漩渦、瞬間冒出水面的魚兒,都給人一個美的感受。

這般的山,這般的水,這般的風,這般的風景同時擠進眼眶裡,確實令人應接不暇。每一段場景,不管是什麼地方,總能讓人感到清新。看到形狀各異的山,高低起伏,會令人心曠神怡。看到水面寬敞,微弱的水波在蕩漾時,會令人心胸開開闊。面對著般的風景,還需要再多說什麼,多做什麼嗎?靜靜的享受吧!

初一寫景作文桂林篇2

路上,我看到許多美麗的風景:遠處,高聳入雲的大山一座連著一坐,這真是“大山一座連一座,高聳入雲迷人醉。”啊!還有一些大山層層疊疊,好似正在排隊呢!近處,麥田一塊挨一塊,有的是金黃色的,有的是綠油油的,還有的黃中帶綠,真像一塊黃綠相間的大地毯,撲在大自然的懷抱中。一望無際的湖泊碧綠碧綠的,湖面上沒有一絲雜物,寧靜的真像一面爍大的銀鏡。有的湖泊中有幾個人在玩耍、在嬉戲……這如詩如畫的風景,讓我不由的想起陶淵明的詩句“智者樂山山如畫,仁者樂水水無涯。”坐了一天多的火車,我們終於到了桂林。出了火車站,有一個導遊來接我們了。

我們上了車以後,導遊對我們說:“現在我們要去的地方是公園。趁這個機會,我為大家介紹一下我們桂林風俗的特徵。這裡年輕的女孩子叫阿妹,大一點的叫阿姐,老一點的叫阿婆;年輕的男孩子叫阿哥;這裡管朋友叫狗肉,這是因為在古代,請朋友吃飯都是吃狗肉,所以,現在的人都叫朋友是狗肉了……”我聽了以後,暗中笑著。不過一會,車子就到了公園,真是不看不知道,看了嚇一跳!中國的首座玻璃橋竟然在這裡,真是非常壯觀:一根根透明麗亮的玻璃,構成了一座玻璃橋。屋頂、柱子,還地面,都是用玻璃製造出來的,再加上橋下的碧水,堤旁的柳樹,顯得更為壯觀。我不禁往前走,突然停住了腳步,原來,走一次玻璃橋,還要錢呢!

我們往前走了走,走到了一個橋洞裡,“哇!”我不禁大叫一聲,原來,橋洞三面都刻上了精美的圖案:一個個惟妙惟肖的古代名人,再加上幾根青翠欲滴的翠竹,這兒簡直是“此景只因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啊!

我們又走到了兩座塔前,聽了導遊姐姐的介紹,我知道了這兩座塔一座叫日塔,一座叫月塔,日塔在左,月塔在右,日塔的主要材料是金,月塔的主要材料是銅,它們倆鑲嵌在碧水中,真是太美了!

不知不覺,已經到晚上了,我們該去看“印象。劉三姐”了。

我們一到大門口,發現這裡人流如朝,我們好不容易買了票,進了大門,坐了下來。只聽幾聲鐘響“咚、咚、咚”。演出開始了,音樂突然響起,隱隱約約看到一隻小船在水面上,正朝前方使來,這時,劉三姐唱起了歌,她的歌聲讓我們聽了如痴如醉,博得了大家熱烈的掌聲。過了一會,燈光突然關閉,不知怎么回事,“咔”的一聲,燈光突然亮了起來,江面上突然出現了一塊塊紅通通的長布,伴隨著劉三姐的歌聲,紅布被漁民們忽上忽下,在燈光的照耀下,美麗無比,醉人忘懷……燈光像以前那樣停止,在遠處,出現了一個個身穿燈光衣的演員,她們魚貫而入的走著,走到終點時,她們的衣服突然不亮了。“夷?亮了一個,又亮了一個,接著……”她們的服裝忽開忽關,看得我們眼花繚亂。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在不知不覺中,表演結束了。大家都依依不捨,雖然表演結束了,但劉三姐那美妙的歌聲,讓人難以忘懷。這一天,在歡樂的笑聲中度過。

初一寫景作文桂林篇3

朋友,你到過桂林嗎?你欣賞過桂林的奇山異洞嗎?在清澈明淨的百里灕江上.群峰倒映,俊逸秀美,自古以來吸引了不知多少遊人。小小桂林已成為中華錦繡河山的一顆璀璨明珠。桂林的山在地質上稱為喀斯特地貌,也叫岩溶地形。幾億年前,這裡曾是一片汪洋,由於幾百萬年前的~次造山運動,滄海成為桑田。海底深厚的石灰沉積層裸露在空氣中,空氣中的二氧化碳溶解在水中形成碳酸,碳酸就像許多銳利的小牙齒,一點點地齧咬著石灰岩。歲月悠悠,地下形成許許多多溶洞、暗河。後來,溶洞崩塌,窪地擴大,地表變得支離破碎,溝壑縱橫,終於形成今天碧蓮玉筍般的世界。

桂林的山,不像西嶽的怪石崢嶸,不及太行的蒼茫雄渾,更不比秦嶺的群峰連綿,而是經大自然鬼斧神工的雕琢,形成了突兀、挺拔、錯落有致、玲瓏剔透的風格,加上山岩綠樹翠蔓,形成一種溫潤和諧的美。唐代韓愈詩“山如碧玉管”,便寫出了桂林之山的神韻。

“桂林之奇,當為天下第一”,范石湖道出了桂林山的最大特點,“突兀一峰沖天箱,萬笛千筍平空鋪”就是它最好的寫照。

由於桂林基本為岩溶地形後期,地表日趨平坦,只有一些峰林殘留下來,這些相對高度只有幾十米的孤峰自然顯得突兀而起、出類拔萃了。它們的形態也很奇特,有的如巨象飲水,有的如蒼髯老者,有的如沙漠之舟,有的如擎天巨柱……真是群峰爭聳,姿態萬千,引起人們的無限遐思。

桂林的山“山山有洞,無洞不奇”。這是由於長年水流沖刷,形成許多溶洞的緣故。溶洞中的碳酸鹽結晶,千奇百怪,精巧別致,被燈光一照便閃爍出瑰麗無比的折光。被稱為“大自然藝術之宮”的蘆笛岩,更是集人間珍奇之大成。洞中的石鐘乳、石筍、石慢、石柱,千姿百態。有的形似五彩羅帳,有的宛如千丈飛瀑,有的賽似水晶宮殿,有的活像花果仙山,真是琳琅滿目,美不勝收,令人嘆服天工造物之奇。

桂林的山,不僅風景優美,而且有多種用途。許多溶洞由於隔熱效果良好,可用作天然倉庫;構成山體的石灰岩則是燒制石灰的原料。

然而,這些天然藝術品提供給人們最寶貴的價值,當數旅遊價值。多年以前,桂林山水便已被開發,成為世界遊覽勝地。特別是實行對外開放政策以來,各風景點不斷被修整、更新,增添了很多設施,迎接了更多遊人。

桂林的山是祖國萬里江山的一大瑰寶。在桂林人民的辛勞和智慧的裝點下,桂林的山,必將更加美麗,放射出更為奪目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