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寫景作文點評:荷花塘

編者按: 這是一名學生的家長小時候寫得一篇作品,作者希望自己的習作能為孩子們學習寫作提供一點借鑑。在此特向該家長表示感謝。

學校旁邊有幾百畝藕田,每次經過那裡,我都能觀賞到一大片蒼翠欲滴的荷葉。

每年清明前後,藕農便開始播種蓮藕。他們把蓮藕每隔一段距離整齊地散播在藕田裡,一半埋在爛泥里,一半露出水面,再灌滿水,就算完成了播種,其實簡單又方便。(點評:播種過程寫得簡潔明了,點到即止。)

也最多一個禮拜左右,小小的嫩嫩的荷葉就不知不覺得從水裡冒了出來,像一個個小小的綠圓圈,飄在水田裡。再過幾天,綠圓圈越來越多。他們三個一群,五個一夥,爭先恐後地探出它們綠綠的圓圓的小腦袋,好奇的打量著這個世界。起風了,水塘里會掀起一圈一圈的漣漪,而那些小腦袋也會隨波搖晃,如果你靜靜的觀賞,仿佛它們正在舞蹈呢。(點評:這個蓮藕的成長過程,描寫精到細膩,讓讀者有身臨其境的感覺。)

也最多一個月光景,小腦袋會越聚越多,脖子也會越伸越長。它們不再滿足於浮在水面上,它們似乎在比誰的個子高,誰的脖子長。一個個爭先恐後地拚命往上竄。小腦袋也變得更大、更綠、更圓。就像一把把小綠傘了。也有一些懶散的荷葉,它們不願伸長它們的脖子,只是伏在水面上睡大覺,或者是爭不過它們的夥伴,只能靜靜的伏在水面上。而此時水塘的水面,已經完全被荷葉占據著,一點水面的空間都沒有了。微風吹來,荷葉隨風搖曳,舞步輕盈而婀娜多彩,優美極了。(點評:本段描寫爭端採用擬人的修辭手法,形象生動,富有節奏感。充分顯示了荷葉成長過程中的活潑與可愛。)

如果是下雨了,更是一番雅致的景象。沙沙的雨點打在小雨傘般的荷葉上,就會變成一顆顆晶亮的小珍珠,再滾落到水塘里。而荷葉也在密密麻麻的雨點裡歡聲笑語。你聽,它們似乎在嘲笑那些不自量力的小雨點呢。

到了六月間,就可以看到荷花了。此時的荷葉也變得身強體壯,灑脫飄逸。嬌羞的荷花便從泥土裡鑽出來,起初只是一朵朵含羞的小小的花骨朵。潔身自愛的荷花花蕾,終於擺脫了淤泥的包圍,勇敢地鑽出水面。此時的荷葉挨挨擠擠的,似乎有意要遮擋著這些美麗的花骨朵,不讓它們超越自己。荷花骨朵卻不甘心在這些荷葉兄弟的懷抱里生存,哪怕只要有一絲縫隙,它們都要拚命往上竄。它們超越自己的兄弟而獨領風騷。於是在那萬綠叢中,這兒一朵、那兒一朵紅的、白的花骨朵,競相開放。它們爭奇鬥豔翹首弄姿。果然是出淤泥而不染,鮮艷奪目。也有一些膽小的荷花,它們依偎在荷葉哥哥的懷抱里,不敢出來。在他們的庇護下開花結果。儼然一個個乖巧的小媳婦似的。(點評:蓮藕的成長隨著不同階段顯示出不同的特色,可見作者的觀察力是何等的強勁。沒有觀察就沒有細節,沒有細節作品就沒有生命力。這值得廣大同學學習。)

到了六月底,嬌艷的荷花就不見了,取代的是一個個小喇叭似的蓮蓬。撥開蓮蓬,裡面是一個個嫩嫩的蓮子。撥開外殼放進嘴裡細細咀嚼,雖然有些許的苦澀,然而更多的是那種清香與甘甜,沁入心脾。

每年夏季的傍晚,我都喜歡漫步在荷塘間的小路上,觀賞著美麗的荷花塘里的風景。也希望我們每個人都能像荷花、荷葉那樣,不僅有出污泥而不染的高風亮節,更多的是全身都是寶,既有很好的藥用價值,也是很好的食品喔。(點評:最後小節作者通過簡要議論,自然地提升了作品的立意。並且此議論也是結合對象特點,點到即止,火候把握十分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