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景作文怎么寫

以寫景為主的作文包括描寫大自然的各種景象,如雲霧雷電、雪雨風霜、日月星辰、山河湖海,花草樹木等。寫景作文怎么寫呢?寫景作文的寫作技巧是怎樣的?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寫景作文怎么寫的方法,希望大家喜歡。

寫景作文怎么寫

以寫景為主的記敘文包括描寫大自然的各種景象,如雲霧雷電、雪雨風霜、日月星辰、山河湖海,花草樹木......描寫人類社會環境中的各種設施和物體,如城鎮街道、村莊住宅,學校工廠......景物描寫,就是運用生動的語言把自然景象和社會環境的狀態、特徵,從形態色彩、聲音、光影等方面,真實,具體、形象地描繪出來,再現於讀者面前,給以身臨其境的感覺。

要寫好以寫景為主的記敘文,首先要選好觀察點。觀察點就是描寫作者觀察景物的立足點。觀察任何景物,都要有個立足點。立足點可以固定,也可以變換。寫時就從這個角度出發去寫看到的東西。其次,要按一定的的順序寫出。寫景物可以按方位寫,如從內到外,或從外到內;從上往下,或從下往上;從左到右,或從右到左;從前至後,或從後至前;從近而遠,或從遠而近。也可以按整體和局部的關係寫,或先寫全景再描述局部,或先描述局部再描寫全景。還可以按時間的順序寫,可以依據白天、黑夜或清晨、上午、中午、下午、傍晚、深夜的先後順序來寫,也有的按春、夏、秋、冬的季節變換順序來寫。第三,要抓住景物的特點,有重點地寫,不同的景物有不同的特徵,即使同一類景物,儘管具有共同的特徵,但是也各有許多差異。只有對描寫的景物瞭然於胸,才能筆墨傳神。如果抓不住景物的特點,泛泛地描寫或者堆砌詞藻、過分雕琢,都不能給讀者留下鮮明深刻的印象。第四,要充分運用修辭手法。古今中外著名作家成功的寫景片斷都是非常具體、形象的。這是為什麼呢?其中之一是,許多作家不約而同地運用了比喻、擬人、誇張等修辭手法。準確、恰當地使用修辭手法有助於把景物寫得具體、形象、真實感人。

1、描述自然景物

自然景物包括日月星辰、雨雪風霜、春夏秋冬、山川花鳥等。描述自然景物還要注意以下幾點

(1)要注意選“景”與抒情。寫景不能像拍照那樣,鏡頭對準什麼地方,就把那裡,就把那裡的什麼東西都拍攝下來。這就需要選擇。選擇,要抓住特色。

寫繪景為主的記敘文,還應該注意思想感情的表達。一般說,寫景,往往為了借景抒情,或表達對祖國、對家鄉的熱愛,或是讚頌大自然的奇觀......總之,不能這寫景而寫景。只有做到情景交融,文章才能扣人心弦。

(2)要注意符合客觀事實。自然界中的景物,往往既和時令相關,又和地域相關。一年四季,一日之內,時間不同,景色就不一樣;天南地北,山川田野,地方不同,景色也不會一樣。即使在同一時間、同一地方,有時由於自然現象的互相影響,景物也會發生變化。由此可見,寫景,要符合當時當地的真實情況。有一個小朋友寫了一篇描寫夜景的文章,用上了“月圓如鏡,繁星滿天”這樣的語句。其實,這是不符實際情況的,因為自然現象中,“月一明”了,“星”自然就“稀”了。寫景不真實,不僅會鬧笑話,還會使人對文章的思想內容產生懷疑。要想把景物寫得真實可信,平時就要留心觀察,以免出現不必要的笑話。

(3)寫好靜態和動態,展開豐富的聯想。自然界的景物有靜有動,在繪景時如能動靜結合文章效果就更佳,感染力就更強。

2、描述社會環境。

社會環境描寫,就是對人物活動或事件發生、發展的社會背景和狀態的描寫。它包括的範圍很廣,小至房間住所,一街一巷,大至城區地區。它涉及的內容很多,可以是室內陳設,住宅內外的裝飾布置,以及當地的風土人情等等。

記敘社會環境,要注意以下幾點

(1)要把最能反映時代或場所特點的東西,用準確恰當的語言寫出來。

(2)不能面面俱到,要抓住重點寫。

(3)要作必要的說明和介紹,從而使讀者了解人物生活或事件產生的背景,了解事件的作用。

3、記敘遊覽經過。

記敘遊覽經過,就是寫遊記。遊記是把記敘自然景物和社會環境融為一體的記敘文。

寫好遊記必須注意以下幾點

(1)要抓住特點,精選材料。涉足名勝古蹟,往往步移景換,目不暇接,風光人情,處處誘人。如果寫作時不分主次,不加選擇地逐一羅列,那么寫出來的文章勢必平平淡淡,如同一本流水帳。所以落筆之前,務必把觀賞來的景物來一番比較和鑑別,去粗取精,辨明主次,確定需要重點寫的有關景物。一般來說,可以著重記敘那些特色鮮明的景物,寫自己印象特別深刻感受特彆強烈的景物,在記敘描述中,要盡力表現出事物的特點來。

(2)要把遊蹤寫清楚。遊蹤,就是遊覽一個地方所經過的路線,蹤跡。遊覽一個地方,往往要經過許多地方,看到許多景物。行文的時候必須按照遊覽先後順序記敘,清楚地交代先到了什麼地方,後到了什麼地方。寫清楚遊蹤的主要途徑是“移步換景”。

(3)要結合歷史文物或遺蹟展開聯想。

4、描述可愛家鄉,可以描述家鄉的山山水水、風土人情、土特產品,甚至一草一木。

描述可愛家鄉,應注意以下幾點

(1)要寫出鮮明的地方特色,家鄉人人都有。那么,怎樣才能寫出家鄉“與眾不同”的地方特色呢?這就需要小作者們對家鄉作一番深入細緻的考察,並認真思考一下:家鄉的哪些景物是最有代表性的?抓住了家鄉中最有代表性的事物來寫,就往往能表現出鮮明的地方特色。

(2)要善於以小風大,抒發真情實感。家鄉的可愛,並不是只有通過寫大事物大場面才能表現的。人們對家鄉的認識,對家鄉的情感往往是從身邊的細小事情開始的。

寫景作文範文篇1:武當山遊記

蓋天下美景而又著歷史之厚重者,必為世人心馳神往,趨之若鶩,難以計數。其或為山水折服,或為名勝傾心,或為登凌絕頂以舒心境,或為別離塵囂以求靜心,亦或為過江之鯽類兒。余常聞武當景色秀麗,風月無邊,加之歷史名勝古蹟,其名氣駕五嶽之上,雋秀與黃山比肩,底蘊與九華齊名,仙境與蓬萊並駕,奇險與華山同語,每及與此,砰然心動,嚮往之情溢於言表。

吾常夢中神遊武當仙境,待夢盡覺醒之時,身置千里之遙,終覺黃粱,不亦悲乎。然世之事,誠不可測。吾與三兩同事,駕車馳往,待及山腳處,方知夢中之事得償所願。武當不愧為天下名山,山下人聲鼎沸車水馬龍,前者呼,後者應;山中盤鏇車次來往交錯,猶與盤龍,直追白日;山頂紫氣妖嬈峰插雲霄,欲與天公試比高。如今身臨其境,得觀全景,攬武當山嶺丘壑於胸中,取鐘鼓紅樓與眼下,聽空谷回音於耳內,聞清風香氣於口舌,寰宇之內,耳得為聲,目遇成色,加之踏千年古土,立舉世之峰,與日月對歌,同宇宙交歡,磅礴之勢,無與爭鋒。

武當仙境風光旖旎,山川秀美,群峰爭奇,窮兩三日而不能盡玩也。人行其中,猶入畫境,如夢如幻,似痴似醉。雖無長河落日大漠孤煙之壯觀,卻有行到水窮坐看雲起之曼妙。然其景色之繁多,名勝之悠久,令人浮想而忘歸。

然吾行程之匆匆,以走馬之勢觀全豹之一斑,武當全景,得見其四。南岩宮殿,臨壁而建,鬼斧神工,天下奇絕;太子坡,琳琅樓閣,翠瓦丹牆,皇室之風躍然紙上;逍遙谷,溪水潺潺,魚戲潭底,時有歌聲遙向呼應;紫霄宮,錯落有致,雄視寰宇,氣沖霄漢。能觀此四景,不虛此行也。

古人詩云:“會當臨絕頂,一覽眾山小。”武當諸峰之中,以天柱為頂,然此行未及頂峰,實為憾事。事後思肘,循徑之頂峰時,受他人左右,致使與頂峰背道,未能及也。殊不知,致人生頂峰之途中,跳出樊籬之世人日漸其少,而為聲色繁蕪所惑之徒日漸其多,故終不能至頂峰者亦多矣,莫不悲乎!

寫景作文範文篇2:杏花春雨憶江南

杏花落盡,只留下淡黃的記憶,浸潤著江南的溫柔。當一切都還在迷惘中,春雨似翩躚的舞者攜來如絲的纏綿。望斷江南,好似萌生的夢境,萬里青色朦朧在如絲的纏綿中,恰似烏托邦的青純,又似桃源的平靜。風吹不盡,只有淡淡的迷亂搖曳起荷塘的綠蓋觸動著遠處飄渺的村落,迎來不曾有過的仙境般的夢幻。嘀嗒的春雨落盡天雲的醞釀敲擊著蒼茫的大地,似捶打著泛起的薄沙般輕柔。江南帶來杏花雨的惆悵,帶來春雨的哀傷。

也許,不曾想過在煙雨迷濛的日子裡走向江南,去採擷渴望已久的稻色與花香,也不知道腳步怎樣踏上腦海中多次出現過的石板橋,怎樣看著烏蓬漸漸消失在河的盡頭。江南夢的追念只在這如雨的季節里描繪那份憧憬。梅子紅透杏花滿枝,曾想攜手一起走過飛落的淺紅,追逐那深沉的浪漫,卻不想遇到了紛亂的世間淒涼。

踏上青石板,聽著深沉的鐘聲,在煙雨的季節里走過那長長的街巷。不曾想過有紅紙傘的飄過,只願看那青苔遍滿的牆根與光滑閃亮的石階泛青的面龐。望一望天空,鉛色的的大幕搖搖欲墜,風乍起吹落了雨滴,在一陣嘀嗒的節拍中古城該是怎樣的寧靜。凸起的屋檐,垂下的瓦當,讓雨滴匯成一股清流從面前飄落。隔雨看雨,不知是雨的清洌刺激了久封的神經,還是那石牆天然的明麗,一切都變得純淨,這一切便有如遠古的意蘊纏綿的讓人不忍心望斷。

柳絮紛飛,伴著黃鶯的名叫打開了一卷濃郁的墨色,隔著遠處的村落仿佛是流不斷的河流,輕輕的在夕陽的依戀中化作朦朧煙塵。當炊煙升起,宛若天降的仙氣,只在那一線間便涵蓋了千里之外。遠處不只有歸落的鴻雁,也帶來了欲降的黑暗。村落中閃出第一盞燈火,便不知是誰的召喚催生了漫天的星辰。江南的夜似莊重的老者,又如清麗的少婦,在明滅的星光中上演著古老的傳奇,搖曳著明滅的思緒。

寫景作文範文篇3:清秋

秋風瑟瑟,細雨綿綿,交相暉映,輕奏起憂曲傷調:無言獨上西樓,唯見淒風悵月,纏綿著後主的亡國之痛;巷陌里,打著油紙傘的姑娘痴痴地望著,慘白的月光傾在她白皙的臉龐上,滾成兩行相思的淚。秋,隨唐風和著宋雨,自亘古綿延入今朝,拂不盡的兒女情長……在這寂寞悲涼的季節里,少有人免得了悲秋之感。悽美孤寂,纏綿悱惻,也許這就是清秋。

閒暇中隨手拿了本書,在這看似清冷的校園走著,乏了,便倚著那略帶滄桑的梧桐樹幹上,翻開書頁,看著這秋色的文字,沉思……一陣秋風夾雜者熟悉的清香拂面而來,經意間,一片梧桐飄璇著,冉冉如蝶,輕盈的落在書上,讓人有些欣喜,有些愕然。

輕撫著這記載著季節變遷的使者,不禁有些欽佩,凹凹凸凸的葉脈正在詮釋著它的經歷,似乎有些憔悴。小心翼翼地收藏起這份秋意,讓它在書頁中定格,成為永恆。

夕陽下,清秋顯得更加楚楚動人,在殘碎的光與影的拼湊下。站在潺潺流水的一岸上,看著那曾經長滿青苔的石板路,望著對岸的裊裊炊煙,是錯覺,還是幻覺,我好像聽見秋風伏在我的耳邊竊竊私語。

輕輕的,像一個說著吳儂軟語的小鎮姑娘。

柔柔的,像河岸邊的柳絮漫天飛舞。

秋天的雨,總是帶者斑斕的色彩,一筆一筆繪上去的。像陳逸飛的作品,始終是那么精緻。

石板縫裡的小草說,秋天的雨是黑色的,攜著一絲陰森恐怖,一陣秋雨過後,所有隱匿的草都戰戰兢兢的。

浣衣的少女說,秋天的雨是冰藍色的,那是夢的顏色,承載著幻想。

搖椅上的老人說,秋天的雨是古銅色的,淡褪了門壁上耀眼的朱紅。籬笆外的石牆俞見班駁,泛著零星的青苔,漾著淡青色的回憶……

在我眼裡秋總是那么多愁善感,有著那么幾許失魂落魄。

秋,總是那么細細的,洋洋灑灑,淅淅歷歷,涼意中透著幾許無奈,無奈中透著幾許溫馨,溫馨中滲著幾許溫柔,溫柔里漾著幾分細膩,或許你與生具來就有這般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