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景名勝的作文

風景名勝的景色真是讓人流連忘返,大家知道有哪些描寫風景名勝的作文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一些有關風景名勝的作文,僅供參考。

風景名勝作文篇一

美麗的九寨溝在一個萬里晴空的早晨,我、爸爸、媽媽、和其他朋友一起去了神往以久的九寨溝。

從成都出發,坐了幾個小時的車,我們終於來到了美麗的九寨溝。九寨溝深藏於四川省的南坪縣西部的崇山峻岭之中,因內有九個藏寨而得名。九寨溝海拔四千七百米,溝口最低海拔兩百米。九寨溝給我的第一個印象就是:這裡沒有嘈雜聲,只有溪流聲和鳥叫聲,只見綠色植物和奇山異水,這裡不是吵吵鬧鬧的城市,而是人間的仙境。我們到了犀牛海。只見太陽的餘輝照在水面上,一片水波在犀牛海上閃閃發光,就像一顆顆眨著可愛的眼睛的小星星,異常美麗。在犀牛海周圍還有連綿起伏的群山,真是一幅美麗迷人的畫卷。

不久,我們來到了水的世界――樹正瀑布。樹整瀑布高七十八米,是九寨溝落差最大的瀑布。只見群海之間疊瀑飛瀉,有的像哈達從天飄來,有的似老婆婆的白髮銀簾垂落。瀑布氣勢磅礴、雄偉壯觀。

遊覽了九寨溝,可我最喜歡的還是九寨溝的一百一十八個海子。每個海子都各具特點,最大的海子是長海,面積約二百萬平方米;最靜的海子是鏡海,它水平如鏡,藍天、白雲、樹木倒映在水面,分不清哪兒是水面哪兒是陸地;最艷麗的海子是五花海,翠藍色的湖中呈現出淡綠、鵝黃、銀灰等色彩。九寨溝的海子有動有靜、有聲有色、千奇百變,構成了一個奇妙的水底世界。有的湖泊之中呈現出許多顏色,可稱五彩斑斕,並且這些顏色不斷的變化;有的湖泊微微盪起漣漪,水面在陽光下反射出耀眼的金光,好似火花飛濺。陽光和湖水造就的這些景觀,亦真亦幻,不僅顯得神秘深邃,而且給人以靈感和幻想。難怪有人說:黃山歸來不看山,九寨歸來不看水。

黃昏時分,我們依依不捨的離開了九寨溝。

九寨溝的風景既是一篇篇、一幅幅悠遠的童話和畫卷,更是一個深邃的自然王國!不錯,地球上有九寨溝這樣的寶地,是一大奇蹟,也是人類的幸運。凡是到過九寨溝的人,沒有一人不為這裡的神氣色彩所感動。九寨溝為什麼這樣吸引人呢?只有那些熱愛生命、懂得生活、了解自然的人,才可能以自己真切的感受,得到真正的答案。

風景名勝作文篇二

在我心中最美的風景莫過於桂林的山水了.那一個夏天,我們一家四口來到桂林旅遊。當我聽說時,高興地幾乎一夜都睡不著,迫不及待地想著旅遊的計畫,因為我知道桂林的山水可是聞名天下的,不親眼看看,恐怕就要遺憾了。

坐了一夜的車,我們終於來到了最終的目的地。剛下車,我的心就急速地跳動了起來。說真的我真想看看桂林的“四絕”特別是山秀和水清。懷著這個想法,我跟著導遊走著走著,導遊忽地停了下來,我抬頭一看,無數的山連綿著,這些山,平地拔起,千姿百態,簡直令我目瞪口呆。接著我再跟著導遊向前走,我們來到了一個岸邊,這裡有一條船。導遊對我們說:等下要坐在船上遊覽灕江,聽到這個訊息時,我簡直開心地要飛起來了。船駛出不久,遠遠的見到一座山峰頂懸著一輪初日,縷縷陽光從雲中穿過,江中波光粼粼,與群山倒影交相輝映,令我疑心是到了仙境,讓我不得不驚嘆。在導遊的引導和娓娓講述下,更令桂林的山出神入化到了極致。我站在船邊,貪婪的呼吸著大自然清新的空氣。看著這個美麗的風景,我希望永遠呆在這。

遊玩灕江後,我迫不及待地想要深切地感受著桂林的第三絕和第四絕:洞奇和石美。我跟著導遊來到豐魚岩,入了洞口處,可以隱隱約約的聽見溶岩的滴水聲,開始是一滴一滴的,涿漸的,變成嘩啦嘩啦的一片一片,聽起來仿佛是在彈奏著一首樂曲。不知過了多久,我們來到了金碧輝煌的水晶宮,這個溶洞聽導遊說是經過人工改造的,但我覺得自然的會更好。

就這樣,我們遊覽了桂林的“四絕”,遊覽完後,我不由的驚嘆大自然真是太偉大了,竟然有這樣鬼斧神工的傑作。看完桂林山水,我不得不承認:桂林山水甲天下了。這裡的山和水是我人生中最美的風景。

風景名勝作文篇三

走進故宮的大門,“哇!這裡真大啊!”我情不自禁的說。媽媽說:“最壯觀的還在後面哪!”我們首先參觀了故宮的建築模型和它的建築構建。我知道了故宮占地72萬多平方米,共有宮殿9000多間,全部木質結構,而且所有的木質構架沒有一個釘子。宮殿為青白石底座,高大的屋脊,黃色的琉璃瓦,到處是龍的圖案,並飾以金壁輝煌的色彩。我觀察了所有的宮殿,發現這些宮殿都是沿著南北向中軸線排列,並向兩旁展開,南北取直,左右對稱。我把我的發現告訴了媽媽,媽媽聽了微笑地點點頭,說:“這條中軸線不僅貫穿在紫禁城內,而且南達永定門,北到鼓樓,幾乎貫穿了整個市區。它的氣勢宏偉,規劃嚴整,極為壯觀”。

我們從御花園一直遊覽到太和殿,真是嘆為觀止呀!在故宮裡,最引人注目的要算是“三大殿”了: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它們都建在漢白玉砌成的8米高的台基上,遠遠望去猶如神話中的瓊樓玉宇。第一座太和殿是最富麗堂皇的建築,人們稱它為“金鑾殿”,這是皇帝舉行大典的地方。殿高28米,東西63米,南北35米,還

有直徑達1米的大柱子撐著樓頂。其中,圍繞在御座的6根直徑為1米的大柱子是瀝粉金漆的蟠龍柱。御座設在殿內高2米的台基上,前有造型優美的仙鶴、爐鼎,後面是精雕細刻的圍屏,整個大殿裝飾得金壁輝煌,既莊嚴又富麗堂皇;中和殿是皇帝去太和殿舉行大典時,稍事休息和演習禮儀的地方;保和殿是每年除夕皇帝賜宴外藩王公的場所。這僅僅是故宮的建築,而殿中所擺設的稀世珍寶又是數不勝數,媽媽說:“這些珍寶僅僅是一部分,蔣介石逃到台灣時掠走了宮中的許多珍寶,還有一些流失在國外”。聽到這裡我的心一陣陣疼痛,我為這些寶物的流失而感到難過。什麼時候這些失去的珍寶能回歸到祖國的懷抱?我更期盼著,期盼著台灣和大陸儘快團圓,寶物儘快回到家園。

故宮一游使我流連忘返。故宮的建築實在是無以倫比的傑作,它真是一個奇蹟。我們中國五千年的文化博大精深,我們應該為古人建造這么宏偉壯麗的宮殿感到驕傲和自豪。同時,我們也有責任保護這些文物古蹟不受到破壞,讓祖國五千年的燦爛文明萬古流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