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老師作文800字

一頭黑髮雖然不長,卻打理得整整齊齊,眼鏡是她的標記,眼神是她的語言,她博古通今,我最喜歡聽她上課,她總是那么輕鬆地讓我在不知不覺中學到很多知識,懂得很多做人的道理,也逐步懂得了寫作的“奧秘”。

她就是我的班主任—趙老師。

別看她平時文文靜靜的,講起論語、詩經來卻像一位大名鼎鼎的演說家,比如在給我們講“子游問孝”的時候:她先讀給我們聽,也許是她深深陶醉在其中了,她的聲音越來越高,讀完一遍又讀第二遍——“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我們正陶醉著呢,這時,老師的聲音戛然而止,她停止了大聲朗讀,又給我們講起了烏鴉反哺、羔羊跪乳這些小故事,她表情豐富,繪聲繪色地講,我們聚精會神地聽,偶爾有個調皮的同學不認真聽故事,她走過不動聲色地摸摸他的頭,笑眯眯地看著他,什麼也不說我們就知道她是提醒他:上課時要認真聽講!老師說:“烏鴉、羔羊這些小動物都知道如何感恩,何況我們還是人類,這些最基本的事對於小動物都能做得到,如果僅僅是做到這些,人類和它們又有什麼區別呢?”說到這裡,她停下來,看著我們大家,並不說話,好像給我們充足的時間讓我們進入思考。一開始,有幾個同學還竊竊私語,後來看著老師嚴肅的表情,大家就自然而然地安靜了下來。

然後,她又繼續講起了下一句:“不敬,何以別乎?”這次,老師不自己給我們講了,她讓我們先讀幾遍,然後再討論它的意思,最後她給我們總結說:人的孝敬,與動物的區別就在一個“敬”字。敬是“孝”、敬也是“畏”。有“敬”之心,才是真正的“孝”。看到我們都弄懂了,她又讓我們背誦、PK,同學們深深地被趙老師的這種教學方式吸引了,我們互爭互搶地回答問題,激烈地討論,最後她又像平時一樣加一句話:“同學們回家別忘了整理做筆記呦!”

說到做筆記,還值得一提的是她總喜歡教我們積累好詞、好句,她告訴我們平時只有記得多了,寫作時才能如蠶寶寶吐絲。趙老師還經常引導我們總結、歸納重點,積累好詞好句,教我們從一件件身邊小事中提煉人生哲理。從她一遍遍講解中,我明白了“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從《三顧茅廬》里,我懂了“禮賢下士、達濟天下”;從《第一次抱母親》中,我明白了“事父母幾諫,見志不從,又敬不違,勞而不怨”的道理……趙老師就是這樣,不僅教書,還處處育人。

這就是我的老師,最好的老師,你們說,有這樣的好老師我們怎么會對學習和寫作不產生濃厚的興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