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爺爺作文

爺爺樂於助人的品質值得我學習。我要學習他,做個助人為樂的好學生 。接下來小編為你帶來我的爺爺作文,希望對你有幫助。

我的爺爺作文篇1

春節期間,爺爺帶我去新華書店買書。我挑來挑去,半天也沒有選中自己想要的書。“婷婷,選好了嗎?”爺爺有些不耐煩了。“喔,再看看嗎,我都不知道選哪本了?算了,下次再說吧。”“好,那就下次,等你選好了,下次爺爺給你付錢,要不我們邊走,邊聽爺爺講故事?”“好啊,好啊!我最喜歡聽您講故事,尤其是您小時候的故事。”

爺爺小時候,家裡並不富裕,根本就沒錢買書。有時候到朋友親戚家裡玩,看到他們有好看的書,就向他們借,第二天就得還。哪像你們這一代,簡直就是聞著書香長大的。你看,新華書店有那么多的好書供你們看,還可以從網上了解更多的知識。這樣的學習條件,我們曾經是從未想過的。你可要好好把握呀!“放心,爺爺,我一定會好好把握現在的幸福生活的!”我堅定地說。

聽完爺爺的故事,我想:現在我有如此好的學習條件,怎么有理由不好好學習呢?想起爺爺當時講故事的那表情,臉上不時地表現出為當時的那樣的學習條件而感嘆,又不時地為我們現在的學習條件而感到欣喜。想想自己很多時候,是否已經傷透了媽媽的心。因為每當媽媽叫我看書時,如果我心情不好,我總會生氣地說:“你煩不煩呀,一天到晚就知道叫我看書,能不能給我自由的空間。”或許真的像人們所說的,有了就不懂得珍惜了。我現在的學習條件比起爺爺那個時候不知道要好多少倍,可又不願意學。我想:從現在開始,我應該好好地讀書,充分利用這優越的學習資源,每天去知識的海洋中遨遊一番,讓自己變得越來越有才。

我的爺爺作文篇2

每當我與爺爺一同出去玩時,走在寬闊的水泥馬路上,爺爺總是無比感慨地說:“過去和現在就是不能比呀,我那時候,一條像樣的路都沒有,現在連這么寬闊的水泥馬路都不稀奇了。”回到家,我坐下來聽爺爺講起了過去的故事。

“我出生時,我的媽媽還下地勞動,衣服幾年才給我們做一套。很早就能自理,三、四歲時就一人呆在家裡。”我不禁想到了我們這個年代的孩子,就像生活在蜜罐里一樣,從我們出生到撫養我們長大,每天都是小心翼翼,幾乎要什麼買什麼,衣服、文具、用品等,家裡堆了一大堆。父母每天要問好次:熱不熱,冷不冷,渴不渴等。如果父母有急事,我們一個人呆在家裡,也要打很多次電話問這問那,就連一人去奶奶家都是每天兩個電話不間歇,奶奶、爺爺也把我們當寶貝,生怕碰著了或跌了一個跟頭。

“小時候,一個村子沒幾個人買腳踏車,富裕的人家買了電視,我們都會趴在門口爭著看,雖然只是黑白電視機,沒有幾個台。”電視機我們家已經換了好幾個了,現在用的是液晶超大彩電,早就不騎腳踏車了,有輛新的,也只供我騎著玩。電瓶車也換了好幾個,買汽車都不算新鮮事,電腦悄悄走進千家萬戶。再不愁吃、不愁喝的基礎上,人們的精神生活豐富了。在大街上經常看到老年人跳舞,健身悄悄走進了千家萬戶。

新中國成立60周年祖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逐漸變得富強起來,我們一定要把祖國建設得更加強大。

我的爺爺作文篇3

我爺爺今年已經75歲了,他是縣機關退休幹部。

解放前,爺爺他們村子裡沒有學校,直到快要解放了,來了共產黨,才辦起了一所學校,爺爺12歲才在這所學校上學,學校只有一間草房當教室,吃飯桌子當課桌。學生沒有課本,是爺爺的爸爸媽媽用雞蛋到集市上換來紙張訂成本子,老師用粉筆在黑板上寫課文,學生用筆在本子上抄。爺爺還告訴我:那時根本沒有像我們現在用的鉛筆、鋼筆等各種好看的筆,那時只能用毛筆,而且墨水是自己在硯台上磨出來的。爺爺記得抄的第一篇課文是:開學了,開學了,小朋友背上書包上學校……

那個時候,老師的生活也是很艱苦的,學校沒有飯吃,他們是到學生家裡輪流吃飯。有一次,老師應該到爺爺家吃飯了,爺爺的媽媽到鄰居家借點米,再摻了些胡蘿蔔煮給老師吃,待老師走後家裡人才開始吃稀飯。

爺爺的爸爸在1950年因病去世,當時爺爺才14歲,他一邊上學,一邊還要幫他的媽媽做農活。常常夜裡到一里外的地方提水,尤其是收稻時,既要割稻、運稻,還要在夜裡到離家很遠的稻場上看稻。當我問爺爺睡在哪裡時,爺爺說當然睡在草堆里啦。

爺爺一共讀了五年書,1954年完小畢業,中間跳了一級。

1954年底,爺爺受區幹部動員,報名參了軍。他聽共產黨的話,為保衛國防,在海軍工作了近20xx年,其中守衛海島近20xx年。

我很喜歡爺爺,我不但要更加努力學習,爭取更好成績,還要聽爺爺的話,再也不讓爺爺為我操心,爺爺的過去是我的驕傲,我一定也會成為爺爺的驕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