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中記敘文 :我多想交一個知心朋友

我多想交一個知心朋友

放學了,走在回家的路上,看著同學們有說有笑地走在一起,昏黃的日光拉長了我的背影,我忽然感覺有些冷,這冷不僅是來自臘月寒冷的氣息,還發自心底,來自周圍。

“×××,又...”下課了,幾個平時走得較近的女生湊在一起談論者什麼,在好奇心的驅使下,我走上前去“你們在說什麼?”我不禁問道。“沒什麼,沒什麼。”剛剛熱鬧的人群便一鬨而散了。我有自知之明,別人不想說你總不能把人家幫到樹上嚴刑逼供吧,所以我每次都選擇沉默。

因為這種情況已經不是第一次了。頻頻發生的類似事件讓我對自己產生了懷疑:是不是我的人格有問題?這個問題在詢問過媽媽後被否定了,於是我去請教鄰座,他說是我有心理問題,詳細一點說,你太不合群了,或者你落後了。我楞了一下,仿佛全世界都迴蕩著心理有問題。 某日:一女生問我: “你不追星?”我答曰:“嗯,為什麼一定要追呢。”“你不正常。”事實上,我不喜歡看電視,也不大喜歡看電腦(喜歡的是看電子書)。我喜歡的是看書。往往,書中那動人心弦的故事,驚心動魄的經歷更能吸引我。隨他們一同去冒險,去闖蕩....這是我樂此不疲的事。所以,性格有些孤僻吧。現在很多人不愛看書了,流行的是追星以及......

其實我想自己也挺好,不必再經歷國小時代的心痛...

國小,某日下午。體育課上,“...嗯,好霸道啊,不帶這樣的”我坐在位子上和“好友”吐槽。原因是我一不小心碰了一下某位同學,結果它就採用了很犀利的語言攻擊,那位女俠跆拳道紅帶來著,惹不起。我惹不起的不是他本身的功夫,因為我也會啊,還比他級別高,可是我惹不起的是勢力,比起多人支撐的,作為獨行俠的我,還是別惹的好。然而當我傾訴完的時候,隨之而來的是一句“活該”六年建立起的世界觀崩塌了。為了避免這一幕重演,我花費一年時間來培養淡漠,不愛說的性格。上了國中我發現,似乎我還可以跟“姐姐”一起玩,因為:跟他開玩笑不會遭報應,不會賭氣,生氣,不會因為一個卡脖子生氣。

其實我想要交一個“損友”愛書,神經稍稍大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