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一點縹緲給自己高中作文

黑格爾曾經說過:“存在便是合理。”而在我看來,所有的存在最多只算半合理,那另一半在哪兒呢?在於我們的追求。

從小我便十分偏愛中國的藝術。我一直探尋這三下兩下便點出一隻活靈活現的蝦的奧秘。蝦的身體是斷開的——哪有蝦會這樣長?然而我們覺得那是十分像的。密密的山中,人們的歡語糅碎在鳥兒的歌聲中,幽然地傳到了九霄雲外,“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我看不見他,但我卻分明看見了他的笑臉。庭院中青灰色的分割院落的牆是常常可以見到的。透過牆上那精巧的鏤空,輕輕地望著另一邊,映入眼中的也許是一隻伸出的翠竹,也許是上翹的屋檐,也許是半遮面少女的笑臉。然而不要走過去,當你看到整片竹叢、整座房屋和整張少女的臉,所有的美,會在這沒有遮擋的地方完全破碎。

走在路上,那一覽無餘的窗顯得是那么蒼白。那有窗簾的卻給了我一些希冀。那白色的、水藍的,布的、紗的,在陽光與清風的交融之中,帶著夢想、沉思與縹緲,在我與我之間飄蕩著。所以這樣,是因為窗簾留給我一點思想的空間,追求的自由和虛無的回味——距離。

從亞當和夏娃走出伊甸園的那一刻(或者更早些),人與人便有了距離。培根說:“赤裸裸是不體面的,無論是赤裸的身體還是赤裸的心靈。”所以,我們用衣服隔開了自己的身體和他人的眼睛;我們用語言分開了外在的思想;我們用智慧隔開了智人與愚者;我們用生命分開了凡人與神冥。沒有距離的世界將為混沌的一團。無序的和無間隙的萬物靈長的社會只有在絕望之中才能找到。人與人的距離,那是一種保護。就像衣服能禦寒,居室能給我們以安全的溫暖一樣,意識的冬日裡,我們蜷縮在距離的懷抱中,要是沒有它,人類嬌小的生命與脆弱的靈魂將如何抵禦凜凜的寒風?距離保護著我們,同樣的,也保護著世界。

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是屏障,現實與理想的距離則是宇宙得以運動的奧秘。人們在現實的缺陷美之中不滿著,那理想的茫遠使地球主宰者為之追求與奮鬥。物質的發展永遠也追不上思想的翅膀,為飢餓與追求而繁衍的動物在現實與理想的空間中沉睡著,夢幻著,希望有一天,他沉睡的空間會消失。然而,當這一天到來的時候,人類的腳步就會停止。這樣若干年後,掌握地球的必將是另一種沉睡在現實與理想縹緲中的,也許依舊做著同樣的夢的生物。

所以,我不敢也不能預言人類的將來會怎樣,像我這樣一個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女孩,也只有站在多福河畔為我深愛的人們祈禱,只願他們不要再欲望之中迷失了自己的方向;只願在他們的生命中,縹緲會留下無知的快樂。

親愛的人啊——

假使你聽見我在多福河中游弋時發出的歡笑之聲,請不要試圖走進河邊,來觸摸我激起的晶瑩的水珠,若是這樣,你便會驚擾了我聖潔的快樂;

假使你看見我的身影在月光中婆娑,請不要試圖撐蒿慢溯,來觸摸我撒下的斑斕的星光無數,要知道,這光芒可以洗滌你的眼睛,同時也會灼傷你充滿期待的心靈;

假使你看到我的輪廓在雲朵中慢慢模糊,請不要扶搖而上,去撕碎潔白的雲朵來探尋我笑容的神秘,真若如此,我會黯然地消失在最遠的天邊,因為你撕碎的,是我對你愛的祝福;

假使我告別這個世界的日子最終來臨,親愛的人啊,請不要用你的悲哀,來羈絆我前行的腳步,也不要化作七彩的泡沫,圍繞在我的身旁,若是這樣,你就依然沒有明白,孕育我們的悲哀與真愛的,正是我們之間那縹緲的——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