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個與眾不同的老媽(附點評)

我有一個與眾不同的老媽

我的老媽可有點與眾不同。不信,你就聽我慢慢講來!(開門見山,簡潔自然。)

老媽喜歡嘮叨。記得一次在家練字,我自認為寫得不錯,就拿給她看。可看著我的字,老媽臉上明顯表現出不滿,於是就開始了她的“嘮叨神功”,什麼人家王羲之練字把一池水都染黑啦!王獻之寫了五年才有一點點像他爸爸啦!——這些話其實我早聽得耳朵起繭子了。不過老媽也有不嘮叨的時候。老媽愛看書,是不折不扣的“書蟲”。只要手中有書看,嘮叨病不治而愈。因此她從沒有因為我看“閒”書或電視而嘮叨的,這樣我便可以在家明目張胆地看《查理九世》、《笑貓日記》,也可以寫完作業後肆無忌憚地跟爸爸爭頻道。(寫字嘮叨,看“閒”書看電視不嘮叨,與首段“老媽有點與眾不同”相呼應。)

老媽很膽小,連蟲子都怕,不過也有膽大的時候。一次,媽 媽帶我到菜店買菜,菜店的人正多,大家都忙著選菜。這時,我發現一位戴墨鏡的小伙在人群里擠來擠去,後來在一位阿姨身旁停住了,看看沒人注意,他就把手伸進那位阿姨的皮包,然後手猛地一縮,錢就到手了。看著這一幕,我干著急沒辦法,便拉拉媽 媽的衣角,又偷偷指了指小伙的手。媽 媽明白了我的意思,隨即大叫起來:“誰的錢掉了?那個小伙撿到了!”聽到喊聲,人們一臉驚異,然後開始捏口袋 ,翻皮包。那位阿姨發現錢沒了,就說:“錢是我掉的。”小伙只好紅著臉把錢遞了過去……(怕蟲子而不怕“壞人”,呼應首段“老媽有點與眾不同”。)

這就是媽 媽,她是不是有些與眾不同呢?

簡評:通過老媽典型事例的不同表現,形成了她看似“分裂”的性格特點,從而突出表現她的與眾不同,巧妙的構思,獨特的表達,這樣老媽的形象就給讀者留下了極深的印象。尤其結尾呼應開頭,並疑問作結,不僅結構緊湊,也起到了相比肯定句更加強烈的語言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