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商小販

從國小四五年級開始,愛上了校門口小攤上的串串香。那麻辣酸爽的滋味,交替融化在口中,讓人怎么都吃不夠。賣串串香的是一對夫妻,男的有些貪財,而女的則有些刻薄。四五年級的零用錢,一天只有五元,除去早晚回家的公車費用,也就只有三塊。我忍著想買校門口各種小零食的欲望,每日堅守這三塊錢,只為放學時以解口腹之慾。 現今回想串串香的滋味真好,卻也不至於日日都去,可能僅僅是貪婪於與這對夫妻相處的時光。他們雖不完美,卻有著現今社會難得的真實。他們雖貪點小錢,但從不會坑害熟客,有時還會在百忙之中為你添一勺暖暖的湯。他們的表情都掛在臉上,真實而生動,在這到處帶著面具的世界裡,形成了別樣的美。我看著他們對點東西少的人的刻薄,對熟客的交好,對其他小攤上人的敵意,對城管的討好,覺得十分有趣。他們才是活得最自由、灑脫的人吧,即使為生計而奔波,面容染上了風霜,卻掩蓋不了他們對生活的樂觀與熱情。 家門口餛飩攤上的餛飩,是我從小的大愛,百吃不厭,小小的六個餛飩,用了時間熬出的鮮湯,夾雜在一起,用劣質的合金湯勺放在嘴裡,卻覺是人間美味。看著賣餛飩的女人,由身材苗條,到微微發福,由清秀的面容直到滿臉滄桑,可那小小的餛飩車,昏暗的小吊燈,仿佛是這個女人的舞台,不精緻卻充滿靈性的手指,飛快上下舞動著,一個個小巧的餛飩、一碗碗鮮美的湯便呈現出來。她向來以笑應對客人,笑的不卑不吭,禮貌而優雅,不像小攤上的女人,倒像是優雅的婦人。談論著她引以為傲的手藝,她從來不會忘記客人的要求,不論多少她總會讓人滿意。每個客人總會在她微微發啞的“您好,請坐”,“小心燙”和“慢走”聲中愉悅的吃完自己的飯。她溫暖的笑和溫柔的聲音總會令人忘記身處小小的角落,儘管她不起眼,卻有自己的絕活。  小角中的燙菜是三個農村出來的婦人在賣,每當見到十幾歲的小孩子時,她們的聲音中總藏著一絲慈愛。我猜她們的孩子大概就是所謂的留守兒童吧,她們通過看到的每個孩子來思念她們的孩子,她們對孩子的愛從不遮掩,她他們苦於生計,依然微笑面對每個孩子,把自己的愛延續到每個孩子身上。  小商小販只是街頭上最卑微的角色。卻能很輕易的在他們身上看到人性的光芒,或是對生命的熱愛,或是對人生的認真,又或是對兒女的掛念,總能讓人感受到真心實意 。留意他們中的每一個人,已成為我的習慣,我會用一生去了解這些真實而可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