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老師的一封信格式

【習作評改】

原文:

劉老師:

您好,從濟南轉到北京上學已經有兩個月的時間了,您的身體好嗎?

告訴您一個好訊息,這次單元測驗我得了95分。這個分數可真來之不易啊,我剛轉到這班時,聽不懂老師講課,也不熟悉同學們,心裡可真彆扭啊,老師和同學看到這種情況,都向我伸出了友誼之手,幫助我共渡難關。記得有一次單元測驗前,由於對分段這個知識不太理解,我非常著急,於是老師就給我補課,通過補課,我掌握了分段的方法,所以單元測驗我取得了好成績,老師您也為我高興吧!

老師,您的身體怎樣,咱們班上的同學都好嗎?替我問候大家!

時間不早了,就寫到這裡。祝您身體健康,工作順利!

您的學生

王平

9月27日

評改意見:

1.書信的格式:

這篇作文在書信的格式方面寫得正確的有稱呼、正文、署名和日期,信封的格式也正確。但祝語的格式錯了。祝語必須另起一行空兩格寫,應改為:

祝您身體健康!工作順利!

2.一件事:

習作寫的是老師幫助我補課的事,符合在學校發生的一件事,但事情的經過太簡單,只用一句話概括地說老師給我補課,重點就不突出了,就不能反映老師的好品質了。要想寫好補課這件事,就要把補課的經過分層次寫清楚下面幾個方面:

(1)哪一天,什麼時間老師給我補課,可略寫;

(2)老師是怎樣給我補課的,可詳寫,寫補課的內容,老師的重點語言和老師的神態。

【優秀習作】

新鄰居——李阿姨

小華:

你好!自從我們搬家後一直沒有見面,我多么想念劉阿姨和你呀!

我們這棟樓陸續地搬進好多新鄰居,可都不大熟悉,不像原來咱們那樓鄰裡間那么親密。可就在上個星期,我又認識了一位關心他人的好鄰居——李阿姨,事情是這樣的:

上個星期天,我做完作業,閒得沒事幹,爸爸媽媽又不在家,我準備打掃衛生,讓他們回來高興高興。

我從樓下提了一桶水上樓,累得上氣不接下氣。平日,他們最疼我,總不讓我幹家務,這下可真有點受不住。我咬著牙提著最後一桶水一步一步地上樓梯,右手提痛了,就用左手提。哪知腳沒站穩,水潑了一地。我感到頭暈,眼前一黑,跌倒在地上,再也沒爬起來。迷迷糊糊的,什麼也不知道了。

許久,我聽到有人說話,聽聲音像個阿姨,她把我扶起來,不容分說地背起我就走。我伏在她背上,只聽見腳步聲和喘氣聲。我慢慢地睜眼一看,是住在我家隔壁的阿姨。她的背上幾乎全濕了,豆大的汗珠從額上流下來。

到了醫院,醫生幫我按摩,又在摔傷的地方塗了藥。

“醫生,沒問題吧?”阿姨急切地詢問醫生。“不要緊,休息一會兒會好的!”醫生又說:“你這個當媽的怎么讓孩子摔成這樣,要是斷了骨頭可怎么辦?”我急不可待地解釋:“醫生,她不是我媽媽,是我的新鄰居李阿姨!”醫生用驚奇的眼光看了看阿姨,笑著說:“是阿姨,我還以為是你媽媽呢!”

從此以後,我就和李阿姨成了好朋友,我們倆家也成了好鄰居。

時間晚了,就寫到這裡吧!

祝你學習進步!

好友小莉

5月11日

【評析】

小作者審題認真,選擇了生活中的真實事件,有真切的感受,所以作文有真情實感。

習作開始是提水摔傷,即事情的起因。接著寫阿姨不容分說背“我”去醫院,向醫生詢問病情,這是經過。最後寫醫生把李阿姨當成媽媽,這是結果。來龍去脈,清楚而自然。其中的幾個細節,合情合理。由此可見審題和選材是寫好作文的關鍵。

我們有了立交橋

奶奶:

您好!好久沒有回家鄉看您了,您的身體好嗎?

還記得上次送您回家鄉趕火車,因為道路堵塞,差點誤了火車,可真把您給急壞了。現在可好了,市里陸續建了許多立交橋,如今,道路擁擠,車輛眾多這令人頭痛的問題得到了解決。

還記得那天,爸爸帶我參觀立交橋,我高興極了。不一會兒我們就來到了寬闊的馬路上,“看,那不是立交橋嗎?”只見他像一條長龍騰空而起,離地面有8米多高,長20多米,立交橋分上下兩層,上面是火車道口,下面是汽車道,爸爸說:“這是市內車輛和行人流量的交通路口。過去,火車從這裡通過,路上的車輛和行人就排成長隊,夾道歡迎老鐵。車隊越堵越長,給人們帶來很多麻煩,現在,市政府制定了整體規劃,幾年的功夫,就建成這么多座立交橋,交通堵塞得到了緩解。”

“嗚”一列火車疾馳而過,打斷了爸爸的話。望著夕陽下雄偉的立交橋,我想起一句話:立交橋是現代化的標誌。是啊!我們的祖國正朝著現代化前進!

奶奶,歡迎您再來北京,到那時,您一定會眼花繚亂,看也看不夠的。

時間晚了,就寫到這兒吧!

祝奶奶身體健康。

孫女  樂樂

12月7日

【評析】

小作者選材有新意,借立交橋歌頌了祖國的變化,全文字通句順,流暢生動,用樸實無華的語言道出了自己的真情實感。

作文的開頭寫上次送奶奶因為堵車差點誤了火車,結尾落到“以後這種現象再也不會發生了”,做到了首尾呼應。

書信的格式正確無誤。

發生在冬天的一件事

劉柳:

你好!上次接著你的來信,一直沒給你回信,昨天又接到你的來信,信中你問我最近有沒有難忘的事發生,嗬,我家還真有一件事:

那天是元旦,家家都要吃“年夜飯”慶賀這辭舊迎新的節日。

晚上,爸爸也請了許多客人到我家吃飯。“各位請入席吧!”隨著媽媽的話,一盤盤香噴噴的菜餚端上了桌,我們正吃得津津有味,只聽廚房裡的媽媽大聲說:“壞了,煤氣出不來了。”爸爸急匆匆地走了出來,看看說:“真倒霉,偏在這節骨眼上壞了。唉,沒辦法,我去找人修。”說著,他穿上大衣開門去了,我想跟他去,可剛到門口,一陣寒風吹得我連連打了幾個寒戰,太冷了。

不一會兒,爸爸回來了,身後跟著一位背工具箱的叔叔,他一進屋,就放下箱子,打開煤氣灶的外殼,把零件一個一個地拆下來,檢查修理,過一會,他又把零件裝上,點火試試火苗出來了,卻顯得無力,他的眉頭擰成了疙瘩,看到這,媽媽趕忙說:“師傅,算了,我們湊和用,你也趕緊吃飯吧!”“不,沒修好,我就沒完成任務!”他一邊說一邊又把零件拆下來,仔細察看並塗上油,小心翼翼地裝上去,點火一試只見火苗“哧哧”往上躥。“出汽了,修好了!”我大叫起來,叔叔臉上也露出了笑容。爸爸和客人們都走過去向叔叔致謝,可他卻擺擺手,背起工具箱走了。

我站在門邊,望著寒風中的叔叔的背影,覺得是那樣的高大……

你那裡有沒有印象深刻的事,來信告訴我嘍!

祝你學習進步!

同學  張嗇

1月11日

【評析】

小作者通過一件平凡普通的小事,展現了一位工人的敬業精神。

作文中由問候語到敘述難忘的事上的過渡比較自然。敘述事情的經過,能緊緊地抓著“叔叔”的一系列動作來描寫,語言樸素流暢,使一位熱心又負責的工人形象躍然紙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