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寫人的優秀習作:一把玉米粒

編者按:作者通過查哥講玉米粒故事的這條線索,講述了自己對人生的一些感悟,是一篇洗滌心靈之作。下面讓我們來看看這篇一把玉米粒。

認識查哥已經十多年了,那時人家就是處長,當然我沒資格與人家稱兄道弟。喊查哥為哥,是最近人家稱呼我老弟才開始的。

前不久與查哥聚餐方知他快退休了,從精神頭看依然矍鑠,倒有些出乎我的意料。

也許是他快退休的緣故吧,餐桌上的查哥說話沒有以往的官腔了,顯得特別隨和。

酒酣之際,查哥對大家講了一個故事。

查哥說:“生命中總會有幾件難忘的事,雖是身不由己,但卻刻骨銘心。”

查哥出身農村,那時的農村生活艱苦,大人小孩都吃不飽肚子。四歲那年,一群五、六歲的孩子一起到麥場裡翻騰包穀桿找玉米粒吃,這其中有查哥,也有他的親哥哥。男孩們邊翻邊撿邊吃,女孩子們捨不得吃,把撿到的玉米粒攥在手裡。有一個頑皮的男孩趁人不備突然朝一個女孩攥玉米粒的手打去,那個女孩手攥的很緊、很緊,男孩沒有得逞,就乾脆將女孩摁倒在地活生生地奪走了女孩手裡僅有的幾顆玉米粒。女孩哭了,男孩把搶到的幾粒玉米一把塞進嘴裡,一邊吃著飛快地跑走了。這一幕定格在查哥腦海里,揮之不去……

說到動情處,查哥連飲三杯酒,眼角有點濕潤,嘆口氣說:“好我的老弟呀!為了生存,人和動物沒什麼區別的,那么小的娃娃為了幾粒玉米填飽肚子,竟然使用暴力。”

姻緣巧合,多年以後,那個小女孩子竟成了查哥的嫂子。打哪以後,無論誰說玉米多好吃,查哥對玉米面、玉米餅,甚而凡是玉米做的食品都心存芥蒂,從來不吃。

那天的談話,讓我對查哥有了不一樣的認識。以前當處長時他端著架子放不下,也許是身份使然,從內心來看,他依然是那個質樸的農村少年,依然有著悲天憫人的少年情懷。查哥喜歡杜詩,那天情到深處,隨口吟誦《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中“布衾多年冷似鐵,嬌兒惡臥踏里裂。床頭屋漏無乾處,雨腳如麻未斷絕”,眼中又泛起淚光。

我終於明白人生有許多事往往是說不明道不白的。就像查哥不會想到那個女孩會成為自己嫂子,就像曾經高高在上的查處,今天變成了讓人可親可敬的查哥。

記得陳佩斯在一篇文章中寫道:“每當看到牧民給新添的馬匹烙印時,就注定了這匹馬一生的命運。其實在我出生那一刻起,身上就貼上了一張看不見的標籤,你想改變談何容易。”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是如此。

經歷的事情多了,你就得相信命運。身邊的同事朋友都不甘做一個平凡人,無論怎么折騰最終還是過著平凡人的生活。在現實面前你要執意和自己過意不去那你就死勁折騰吧。那樣的結果只會讓自己活的不痛快罷了。人生如戲總有謝幕的時候,每個人都有卸妝(退休)的那么一天,為什麼我們不能脫掉那虛偽的外衣真實地為自己活一回呢!就像查哥講玉米粒的故事一樣,堅守一份純正與質樸,對人生、對世界多一份溫情與敬意。珍惜、感恩,這樣活著心裡才會更踏實。

作者:張立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