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父母的希望作文3篇

面對父母的希望,每個人都應該為自己負責,每個人都應該要有擔當,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寫父親期望的作文!

父母的希望作文篇一

這周比上周有進步,偶爾會爭著做家務,比如拖地、扔垃圾等,父母呼應勿緩做得比較好,但是路遇長,疾趨揖做得不是很好。

這周是樂樂上國小的第二個星期,上國小後,每天放學後,樂樂會主動喝水、做作業。有一天,放學回來的路上外婆跟她說話,她沒有回答,回到家後能主動向外婆鞠躬道歉,並承諾以後會改。真的很棒!並且上周在小小主持人班上,經過自己努力,最後獲得了主持之星的稱號,全班只有2名喔!

靈靈剛開始學弟-子規,很多方面需要提醒才能做到,希望再接再厲,通過以後的學習能成為董事,懂禮貌的孩子。平時這方面我們自己也很少注意,也希望能跟靈靈一起進步。以前靈靈很少提幼稚園發生的事,但知道了“出必告,返必面”後,這周經常將幼稚園的事告訴我們,希望能跟弟-子規一起成長。

自從接觸弟-子規後,黃問傑進步雖然不是很大,但在我們的提醒下知道要尊敬長輩,例如喝飲料前會想到先給奶奶倒,吃水果前也會想到讓奶奶一起吃,生活中我也經常跟他玩善惡大拷問遊戲,基本上能分辨是非,但是行為上明知是惡還是會犯錯,關於通讀弟-子規我之所以給他畫了圈,是因為本周雖然他還不會跟我一起讀,但是坐在我旁邊靜靜地聽著,所以給他鼓勵一下,自從接觸弟-子規後對我本人是受益匪淺,我會帶著他一直學習下去。

本周開始上1年級了,學校里事情多了,弟-子規就忘記讀了,下次要改正。本周的進步就是每天晚上吃好飯會幫媽媽一起洗碗了,而且洗得比較乾淨,要表揚一下,也會主動幫媽媽擦桌子,希望能堅持下去,繼續努力!

這周孩子的表現有一定改觀,隔壁奶奶跟他打招呼,他會說奶奶好,其中有一次我們回家碰到三樓的外婆在樓下聊天,他走過去在我不提醒下說外婆好,以前他都不理人的。現在看完電視能主動把電視機關掉,還能每天讀一遍弟-子規了,但在路遇長方面還是有所欠缺,有時候還是有點任性!

父母的希望作文篇二

寶寶最愛的是車,一天到晚手裡拿著玩具車,嘴裡念叨著“奧迪、捷豹”,騎在自己的豬仔車上還得意地叫:“我是寶馬小司機。”我問:“你這個小司機是開自己買的車嗎?”他很乾脆:“不是。我就開。我是寶馬小司機。”完了,敢情他的志向就是當個開寶馬車的司機啊!按說這么屁大個人,哪裡談得上職業、理想什麼的,可家人還是集體感到一陣恐慌——小祖宗,俺們幾代書香門第,可別被你毀於一旦啊,你喜歡汽車至少也當個汽車設計師嘛,最不濟,賣寶馬車也好吧?他可不管大人的心思,還在兀自神往:“我還喜歡修車、洗車、擦車,還喜歡開的士……”暈倒!

一直自認是個有著現代觀念的媽媽,理智告訴我:做什麼不要緊,只要他一輩子健康快樂就行了。可是一遇到這經典的問題,老土的想法仍然擋不住地浮上來。是的,無論是現代的還是傳統的父母,都會對孩子有著各種各樣的期望,有的期望切實一點:希望他讀書成績好、考個好大學、找個好工作、娶個好媳婦、當個孝順仔;有的,就像我這樣,也有期望,只是虛一點:平安喜樂。什麼叫平安?什麼叫喜樂?如果他每天開開心心去洗車,心甘情願吃麵包速食麵,他就把這當成喜樂,那恐怕我這當媽的是無論如何也喜樂不起來的吧?

我的父母也是十分開明的現代父母,從沒有逼著我要怎么樣,但是高考的嚴峻形勢壓頭,也不得不在每次考試不如意的時候對我嚴加批評。到了高中,眼看我偏科越來越嚴重,物理竟然還鬧出不及格來,現在想來,身為高校物理教師的父母實在很沒面子吧?可是除了把我批評一通之外,他們還是默默地接受了現實。高二分科,我說文科,爸爸二話不說就同意了——雖說這時候除了讀文科也沒有別的辦法,可我相信有些想不開的父母真能逼著兒女報理科,再逼著他們苦攻數理化。

及至如願讀了中文系、進入傳媒工作,常拿發表的小文章給爸爸看,他欣慰之下只提了一個小小期望:“什麼時候才能看到你寫的長篇小說呢?”慚愧的是,爸爸早已去世,而寫慣了專欄隨筆的我至今也沒有下決心寫個長篇,不知九泉之下的爸爸是否仍然十分遺憾?

我相信,擁有開明的父母和順其自然的青少年時代,是人一生中的至大幸運,而很多人並沒有這樣的幸運。

有位兒時朋友,便有一個至今說起來都不寒而慄的童年。她母親從小愛音樂,自己小時候窮沒條件學,就把全部夢想寄托在女兒身上。她節衣縮食買了一架二手鋼琴逼著女兒練琴,練得走神彈錯了,尺子啪地打下來,手指頭都被打腫了。不知是女孩天生沒有音樂細胞,還是從小被逼得逆反心大作,她最愛的事是跑跑跳跳、爬樹打架,每天找一幫男孩來幫她,從洗手間窗戶逃出來,瘋玩一天,回家總有一頓好打等著她,她打不怕,第二天照舊。終於有一天,女孩離家出走了,幾天后和一個男生一起被公安人員從外地找回來,他們是因為沒飯吃才向警察求助的。那是20世紀80年代,學校上下都轟動了。女孩差點被她媽打死,她性格火暴,趁媽媽不注意,用刀砍了鋼琴跑到奶奶家去,要不是奶奶拼了老命護著,不知道那個氣瘋了的媽媽會不會真把她殺掉。

父母的希望作文篇三

俗話說“可憐天下父母心”,幾乎所有的父母都對自己的孩子寄予了不同程度的期望,這種教育期望直接影響著家長對子女的教育行為和培養方向,但並不是有期望就一定會有收穫。如果父母對自己、對孩子的期望用錯了方向,只會讓父母和孩子都痛苦。

教育期望無非是指父母對自身的期望、父母對孩子的期望、父母對親子關係的期望,以及對孩子自我期望的引導四個方面。那這四個方面又是怎樣成為了不合理的教育期望呢,大家不妨慢慢看來。

父母對自身的期望:一定要給孩子一個高起點

有的父母認為一定要給孩子一個高起點,於是辛苦萬分給孩子提供很好的物質和精神生活,選擇最好的幼稚園、學校讓孩子就讀,報各種各樣的培訓班、興趣班,請家教老師,有些父母甚至辭掉工作,不辭辛苦陪孩子讀書學習等等。而只有極少數的父母對自身的期望是慢生活、慢教育,讓孩子快樂養大即可,認為做父母不在於能給孩子多少條件,而在於幫助孩子成為他自己,從小尊重孩子的選擇,用心良苦地引導孩子形成良好的性格、健康的價值觀和勇於進取的精神。

父母對孩子的期望:望子成龍、望女成鳳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很多父母的想法和心愿,這些父母把孩子的未來看得極重,認為自己沒實現的願望和理想都應該由孩子來實現,把全部的希望都寄托在孩子的身上,不想讓孩子重蹈自己過去的覆轍。比如希望孩子考試一定要考前三名,希望孩子能圓自己的“牛津夢”、“公務員夢”、”鋼琴家夢“等等,恨不得自己所有的遺憾都能由孩子來彌補。

很多父母過分地看重自己作為“一家之主”的面子,在孩子面前不苟言笑、以權威自居。只要孩子順從自己的意願,便覺得這是聽話、孝順的表現,而一旦孩子有了自己的想法,便認為這是大逆不道、不能忍受。在日常生活中也處處對孩子設立規矩,覺得國有國法、家有家規、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對孩子的要求也永遠都是“聽話”二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