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天門洞

今天,我們要遊覽的景點就在京都第一瀑附近,這兒更能感受到山的魅力,水的柔情。

我騎著一頭毛驢走到那座山的山腳。起初我很害怕,那驢子長了白毛,我以為是驢子老了,我怕驢子會在半路中趴下或者抬起前蹄,我怕它呼呼的用它那大大的鼻孔喘氣,我怕它不再能忍受這種生活會自己掙脫繩子狂奔。我為了打發心中的害怕就與那個牽驢子的人聊了起來,我才知道白毛是驢子本身就在周圍長這種毛,並不是老,相反這頭驢還是相當於小學生,十分頑皮呢。我又問他人們不是常說驢脾氣,驢的脾氣很壞嗎?那人說驢沒有脾氣,馬的脾氣才不好,就因為馬摔死過人所以才以驢為生意。我隨著毛驢搖晃著,不久就來到了山腳。

從山底仰視,山好高,那個所謂的天門洞似乎掛在半空中。我們沿著山間小路悄悄地靠近那座山,緩緩的溪水從小道兩旁輕輕的淌著,清澈純淨,用水洗洗臉真是涼爽極了。喝上一小口,冰凍的,帶著草兒的問候、泥土的傾訴。還不時看到農民種的玉米地,還有圈養的羊、牛,小雞在路上悠閒的散步。還有野草莓,向濃縮的葡萄一小粒一小粒組合成草莓狀,比一般的草莓小得多也紅得多。深紅的那種已經長過了,沒有什麼味道,鮮紅的那種還沒熟,極酸無比,要紅得正合適的那種,那滋味才是山中的味道,酸中帶著甘甜。漸漸的,我們開始向上爬了,山中的一切讓人感到興奮,那么多那么多的樹,樹枝交錯著,樹葉爭著吮吸著太陽的光芒,陽光透過空隙映在地上。地上長滿了蘑菇,每個都鼓足了勁向上撐著那頂白白的大傘。若你說你是孤獨前行,那就錯了,與你同行的你數都數不清。那細腿的蜘蛛,看起來弱不經風的樣子。對於它來說台階很高了,它卻很輕鬆的跳了上去,是在跟你比賽誰最快上山吧!可它很不專心,一會兒遇上它的朋友就忘記了你,和朋友到一旁聊天去了。不過還有小螞蟻,它們排著隊有秩序的撿拾小花瓣、小動物的殘臂斷腿、遊人們遺留的餅乾末什麼的。如果說這太寂靜了,沒關係還有那采蜜的小蜜蜂,巡遊的甲克蟲,還有許多許多。

真可謂是上山容易下山難,這山路似乎沒有盡頭,越走越累,有個爬山的愛好者,一邊邁著輕快的步伐走一邊跟後面的人說還有十分鐘就到了,大家加油。隊伍中有個五歲的小朋友,他一直都不停歇連跑帶跳的把我們甩在後面,他和那個人就向前山頂衝去。我們在後面走一會兒歇一會兒,不緊不慢的跟在他們後面。不拍幾張照片豈不是浪費了大自然精心設計的pose,“蟬噪林愈靜,鳥鳴山更幽。”幽靜蜿蜒的小路,四周茂盛的大樹喲,城市中那星星點點的綠只能羞羞答答的躲藏起來。抬頭看那洞,越來越大,離我們越來越近了。大家越來越有勁了,來往的人們互相鼓勵著,好不容易來到了山頂。一覽眾山小的愜意頓時湧上心頭,望著對面的山,山底的梯田,房屋,那邊的長城,這邊的水庫。山不再露出高傲的神色,太陽的光輝也抵不上紅旗飄揚,山頂上的紅旗證明了爬上山的每一個人,風吹乾了汗水,吹走了勞累。

雖說下山的時間少了許多,可下山對我來說真是太糟糕了。剛下山沒多久,我扶著欄桿慢慢地走,因為這鐵梯很陡也很高。突然我感到手上一下刺痛,“啊”我一下就哭了起來,這馬蜂也太小氣,我不小心摸著它,它就狠狠的刺我一下,許多人圍了過來,幸好它沒把刺送給我。也不知誰傳話傳錯了,我媽聽成我折倒了,她一想那么高,這一折下去還了得,她本來有點恐高症,這時“嗖”的一下衝下來,原來是被馬蜂蜇了一下,聽說頭髮是消毒的就用頭髮擦傷口,一陣一陣的疼痛直到十幾分鐘後才完全消失。之後,媽媽一直拉著我走,今天說來也奇怪這下山,我一離開我媽就會受傷。我在摘一朵今天我見到的最大的蘑菇時,媽媽先到前面休息,我手中拿著蘑菇高興的沖向前面,正在下一個台階時,腿一軟就摔倒了,扭著筋了,那蘑菇也斷了,我忍著疼痛下了山。不過下山也有一件令我高興的事,那就是見著了一個非常漂亮了的動物,比蜥蜴小,比壁虎大,身上五顏六色的,我媽看見了它的全身,我只看見了它藍寶石般的細長的尾巴,一看那尾巴就知道它有多美了。

大自然帶給人類莫大的快樂。大自然能淨化生靈,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大自然能吸引心靈,經綸世務者,窺谷忘反。大自然是人類最舒適的壞境,大自然是所有生靈的家,大自然給予了人類最偉大的力量,卻遭到了人們的破壞,保護大自然,愛護大自然,珍惜大自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