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惜糧食

一個周末,小明跟著媽媽和爸爸一起到鄉下奶奶家探親。經過一路波折,終於到了!

剛跨進奶奶家,就迎面撲來一陣香噴噴的飯菜香。只見飯桌上擺著一大桌好菜:有鮮嫩爽口的黃瓜;有金黃的煎雞蛋;有鮮美的絲瓜…………奶奶說:“這些都是我們自己種的新鮮蔬菜,多吃點。”小明早就餓壞了,他狼吞虎咽地吃了起來。這時奶奶站了起來,笑著說:“小心點,別噎著!裡邊還有一鍋雞湯呢!我這就去拿!” 

“啊!還有一鍋雞湯,可是我都快吃飽了!要不我把飯給倒了?”小明心想。小明走到門口,正想往外倒,可是一隻手拉住了他。小明抬頭一看,原來是爸爸。爸爸對小明說:“小明,你看!在炎炎烈日下,農民伯伯辛勤勞動著,他們為秧苗除草、施肥,進行精心的管理。你飯碗裡的米飯,就是農民伯伯付出的汗水和心血啊!”這時媽媽又說:“你不是剛剛學過《鋤禾》嗎?你難道還不明白它的含義嗎?你知道嗎?如果地球上每人每天浪費一粒米,那么就足夠一個人吃二百四十多年。”“啊!”小明驚訝地張大了嘴巴。“小明,你這么做,對得起你胸前飄揚的紅領巾嗎?”爸爸語重心長地對小明說。“爸爸、媽媽我錯了。”小明羞愧地低下了頭,將剩下的米飯都吃完了。

米飯里不止有著豐富的營養,更重要的是,裡面還包含了農民們的心血和汗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