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長路上的那些事作文600字

一路走來,那件件的往事,總氤氳著陣陣幽香。

讀王維的《使至塞上》時我方五歲,讀不來大漠的浩瀚蒼茫,詩者的孤寂,而那淡淡的家國憂情,則更加模糊了。母親告訴我那是幅很美的風景畫,而我只是稚嫩地將字字句句熟記於心,終不解那其中的深意。

終於,堆積在心中已久的抱怨還是迸發了——“學詩有什麼用?”我憤怒的聲音帶著些許哭腔:“我不學了!”《詩三百》就這樣被我高高舉起,重重摔下,母親掩著淚將它壓折了的頁腳慢慢平整好,置於櫃頂上。

就這樣,從那裡路過的微風總要播下些輕塵,而那古色古香的寶籍卻也只能靜默著……

是呀,詩在童年時可謂一項高尚的才藝。在孩子遊戲的世界裡,在沒有鮮花和掌聲的日子裡,詩成了一種負擔,於是我擺脫了它,成為了那個荒唐可笑的“贏家”。

直到——

月光細細密密地織在窗前,為大地添上一層白霜,在烏藍的夜空中顯得格外清涼,“真是‘皎皎空中孤月輪’呀,”我自言自語地感嘆著……不過下一秒,我便努力擺脫剛才的想法,好像是犯了什麼不可描述的罪似的。

可是,就在這一刻,那“萬惡”的詩意全都蹦了出來,什麼“松間的明月”、“江邊的輪月”一下子全蹦到了天上。我呆呆地望著它,眼睛一下子朦朧了……

於是,我親手拭去《詩》扉頁上的塵灰,仿佛安慰著一個被遺棄了的孩子,心中痛又欣然。

愛你的我,終究還是回來了……

一路走來,有難,亦精彩;一路走來,詩香滿地,“暗雅君獨睞”……

“一諾,你的這首詞是什麼意思呀?”……我迎向同學詢問的目光。

“你竟然出口成詩!”老師眼中滿含讚許。

“生性清幽,亦然熱烈,有時深沉,可偏偏得你我的賞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