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學過《趙州橋》課文後,使我認識和知道了很多橋。橋,讓我開闊了眼界,增長了知識。

我知道的有:木橋、石橋、鋼鐵橋;還有吊橋、浮橋、拱橋和鐵索橋;有課文中學過的古老的“趙州橋”,還有記錄歷史的“盧溝橋”;有體現中國人智慧和雄心的“南京長江大橋”,也有展示祖國改革開放成就的“上海南浦大橋”。

在我們鄭州,黃河從這裡。“鄭州黃河公路大橋”就是黃河上最長的一座公路橋。我們鄭州的金水河、熊耳河上也有許多座我叫不出名的小橋。還有在繁華寬闊的馬路上,我還看到有各式各樣的人行天橋。橋不僅給人的交通提供了方便,也給我們的城市增添了靚麗的風景。

近兩年,為了緩解城市內擁擠的交通,人們又建起一種新型的橋,那就是“立體交叉橋”。我們鄭州的“四橋一路”就是典型的代表。在“四橋一路”上,紫荊山立交橋最為壯觀,它分三層,底層走行人和公車;二層分五個岔口,通過轉盤你可以駕車方便的通往東西金水大道、花園路、紫荊山路、人民路;最上面的一層,象一道彩虹從金水大道的一端越過一、二層直飛到另一端,使金水大道上的車輛可以直行。這樣的立交橋給人們是出行帶來了便捷和安全。每到夜幕降臨,立交橋上下的燈全亮了。你再看城市的立交橋,它象一條條彩虹蜿蜒曲折的浮在城市的半空之中,周圍建築群的燈光和立交橋廣場的各式裝飾燈光交錯在一起,好象天上的星星撒落在地上,瑩光閃閃,五光十色,把立交橋襯托得更加雄偉、壯觀。給我們現代都市的夜色描繪的分外美麗。

老師曾告訴我們:“人們修路時,遇到了峽谷或河流的阻礙,就要架橋”。所以,我知道了橋和路總是聯繫在一起的,因為路才架有橋,有了橋才使路更通暢。讓我們沿著腳下的路,踏著今天的橋走向現代、文明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