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人掌的葉子哪去了?

今天,媽媽買回來一盆兒仙人掌,我看到仙人掌的身上長滿了刺兒,卻看不見它長有葉子,其實這些刺兒正是仙人掌的葉子,只不過是退化了的葉子罷了。 仙人掌的老家本來是南美和墨西哥一帶,那裡黃沙滾滾,常年少雨缺水,偶爾下一陣雨,乾熱的氣候很快就會把水分蒸發乾涸了。為了在這樣的環境裡生存下去,它們變成了現在這副模樣:葉子退化成針狀,莖部變得又肥又大。它們為什麼起這種變化呢?我們知道植物喝的水大部分由葉子蒸發掉,在乾旱的環境裡,哪有足夠的水分供葉子蒸發呢?於是它乾脆把葉子變成針刺狀,這就從根本上減少了水分的消耗。並且,有的刺兒還變成了白色的茸毛,這種白色的茸毛可以反射陽光,藉以降低體表的溫度也可以防止水分的散失。仙人掌一方面最大限度地減少水分的消耗,另一方面又儘量貯水,它有發達的根系,一降水就拚命地吸收,而肥厚的莖部便成了水箱,據說,一株高15——18米的仙人掌有十餘噸重,可以貯上千公斤的水呢。 仙人掌的種類很多,有球形、柱形、掌形等。墨西哥既是仙人掌的故鄉,又是仙人掌生長最多的地方。在他們的國旗、國徽上都畫有仙人掌,還把仙人掌花作為他們的國花。仙人掌不但是一種很好的觀賞植物,它的莖還可以食用。茫茫沙海之中,旅行者可以挖食它們的莖肉以解缺水之急,而高大的片狀莖可以建造房屋。怎么樣,仙人掌的作用不小吧? 我越來越喜歡仙人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