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書包六年級優秀作文

所謂“書包”,顧名思義是每個學生裝書本所使用的容器。坦白說:我是一個“喜新厭舊”的人,書包換得極快,因而把書包整理出來看,那叫一“神色各異”。

現在六年級,記得父親說過一句話:“上國中了,三年一個書包,不會再像國小那樣讓你亂花錢。”

對書包的情感是複雜,抑喜抑悲。喜的是書包沉重,知識讓我感覺到踏實。悲的是國中開始,就只有一個書包,寂寞、孤單……

把書包整齊地排在床上,先是幼稚園那幼稚的紅書包,上面是一隻黃色的皮卡丘,神色是稚嫩的。再後來是一二年級的花綠書包,上麵點綴許多糖果。我忽然覺得悲哀,童年的歡樂,在書包上。但在我的臉上,也看不見了。三四年級思想發生了改變,也聽了姐姐的話,選擇一個灰色的書包,看起來沒有剛萌芽的稚氣,因為我知道:芽終究要開花,結果……只是剩下一點,童年的影子投在一隻粉紅的蝴蝶結上,還有包帶上的波點,那是一絲微笑。童年已不再狂妄,直到青春期的內斂。五六年級的書包變成了黑色,沒有多餘的裝飾,也沒有表情,木訥,死板……驀然覺得,書包跟著我成長,而書包的表情轉換,似乎代表了什麼……

我望向窗外的芽,原本在地里沉睡,去年結出了小花苞,仿若一個鼓鼓的小船,裡面裝的是什麼仙露瓊漿?捫心自問,陽光普照,原來,花在成長,書包,也是在轉換的呀!

想看看裡面有什麼東西,幼稚園的書包抖抖,仿若安靜的迴廊,無語,似乎,每個書包都是一朵花,被采蜜者採光,便只留下空頭的美麗。一二年級的書包,只掉出來了一張紙,那樣孤單,是一張語文的卷子。上面寫著“100分”,紅色的勾分外明朗,那是當初掛在嘴邊的驕傲和歪斜的鉛筆字。三四年級的書包,幾張卷子,分數沒有那“100分”,取而代之的是階梯一般的分數,“96分”“97分”“98分”還是歪斜的字,只是用鋼筆寫出,多了一分圓潤,二分成熟,三份內斂,四分低調,心情略微沉著。因為三四年級,是擺渡童年與青春期的階段。五六年級的書包,裡面是一整本卷子。錯的,對的,數學是一次次大的起伏,高則滿分,低則九十。語文,九十五左右徘徊,不知是因為墨水還是字跡的緣故,只知道,字跡潦草,墨水陰暗。那是一種叛逆,是一種焦急長大的欲望,原來不光是書包,書包里從沒有卷子,到後來的幾張,到後來的一本,我在成長。卻是那樣輕浮而又衝動。

窗外的,是樹,還有傲然的草,空虛的花。原來的花苞已然開了,帶著流動的光輝,卻只是惘然的一種美麗。我把卷子堆起來,放到電腦旁。目光不經意瞟到書包和書包旁邊的電腦,“呀!”一陣狂號。

這是我的書包,記錄成長的心緒,愛變臉。我看到書包劃破了一道口子,腦中想的是父親想的一個故事……

“一個女孩非常喜歡書包,因此兩年必會換,六年級的考試其間迷上了電腦里的小說。女孩的父親看到了女孩的那段時間不在狀態後,也勸過,但女孩沒有聽。直到一天,女孩的父親終於忍不住了,在女孩的書包上劃出了口子……女孩也因數學比賽的失利而懊悔,更為心愛的書包感到心疼。終於夜夜在燈光下忙碌,望向書包而堅定了信念。終於在小升初考上了理想的學校!”這個故事讓我提筆,但我還沒寫,就隱隱猜到那是……

此刻我在北大寫文,寫字的沙沙聲已經持續近兩個小時,幾度放棄。看一眼窗外,樹,北大的樹,那不是美與憂鬱聚集的地方嗎?那不是個有所擁有的地方嗎?那不是最貼近生活又最遠離生活的地方嗎?還有奮鬥的我,結果已不重要!

那不是……

書包!書包!在我心中早已是最可以停靠的地方!它不只是良師,也是益友啊!陪我走過華奧賽,經歷小升初,又來到如今的北大——創新作文大賽。這會笑,是寫作得到施展的舒暢,這會哭,因為以前沒利用好時間,導致如今沒有將書包的真意寫出來。只是……比賽的成功,只是努力的結果,失敗,只是時間的浪費。書包,你不用變臉了,因為,我的心會從此若樹般堅實,讓你陪我走過中學六年,大學四年……還可以來到北大,只要你沉穩,我沉靜。書包,不用變臉,過去的經歷和表情是我和你成長的一朵小浪花,我會和你創造那屬於我們新的未來!

書包,等我!北大,等我!新國中,等我!

終於,書包,不再變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