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調查中的小花絮作文400字【三篇】

篇一

星期日,我和我班的幾位同學組成一個調查小組,一起到街上調查人們對漢字的使用情況,是否有錯別字的現象。

我們來到市場,首先看到了一則告示:本店五周年店慶,甘庶汁買五曾一,"咦,甘蔗的"蔗"字少寫了個草字頭,買五"贈"一寫成了買五"曾"一。我們告不告訴他呢?"我是這個組的組長告不告訴由我決定。如果告訴也得有我出面。我心裡不由得泛起了嘀咕。最後我鼓足了勇氣,走到老闆面前說:“叔叔,我們是錯別字調查小組的,糾正錯別字是我們的義務,也是我們的責任,今天發現您告示上面的兩個字寫錯了,請您把它改正過來。”我把這兩個字的正確寫法告訴了他,本以為他能夠虛心接受誰知他惱羞成怒,揮動著他的拳頭吼道:“關你屁事,快滾!”我們幾個人很無奈,也很沮喪,有幾個隊員都想打退堂鼓,我給他們作了思想工作,講了正確使用中國文字的重要性,他們又重新振作起來。我們繼續查找。

我們又來到一家小飯館,發現廣告牌上的"餐"字寫成了"歹"字,鑒於上次的教訓,我們怯生生的對老闆說明了來意,老闆非常客氣地接受了,馬上拿出粉筆做了糾正,並向我們表示了感謝,還稱讚我們是中國文字的小衛士!

從這件事中的小插曲,我們知道錯別字的糾正需要大家團結一致,共同糾正,也要從個人做起,全民行動,來彌補中國文字在使用方面的漏洞。

正確使用中國文字,人人有責!

篇二

這個星期,老師給我們布置了一項任務,要我們自己到街上做個調查,題目是“正確使用祖國語言文字。”

星期六,我帶著老師給的任務獨自一人來到街上調查。我來到步行街,各商店的招牌真是琳琅滿目、目不暇接啊!我到處走來走去,走了整整一個下午,一個錯別字也沒找到。我就垂頭喪氣的走回家。路過市場,我看見一個老婆婆在賣雞蛋,猛地一看,啊!發現了一個錯別字,那個老婆婆把雞蛋的“蛋”字寫成了元旦的“旦”。當時,我的內心裡極想過去幫老婆婆把錯字改正過來,可這對膽小如鼠的我是一個極大的難題。頓時,我內心的各種想法在我心頭噴涌而出。但是,去幫老婆婆把錯字改正過來的這種想法卻糾結著我的心田。經過深思熟慮後,我鼓起勇氣,決定去向老婆婆說。我走到老婆婆前面,巴結的說:“老婆婆,你把-雞蛋的-‘蛋’字寫成了元旦的‘旦’-字,你能把-它-改過來嗎?”老婆婆慢條斯理地說:“噢!是嗎?我很想把它改正過來,但是,我是從農村里來的,沒什麼文化。況且,我就是一個賣雞蛋的,哪會帶筆出來啊?小姑娘,你能幫我改正過來嗎?”聽了老婆婆的話,我立即用自己身上僅有的兩元跑去對面的商店買了一隻筆,幫老婆婆把錯字改正了過來。老婆婆會心地笑了,我也興高采烈地回了家。

這次地行動讓原本膽小如鼠的我變得大膽、勇敢了許多。而且,也體會到了什麼叫幫助了別人,自己比別人更快樂的道理。

篇三

在這次有關“生活中的錯別字”調查中,我調查了大街上那些店鋪的招牌,店裡的廣告,公共場所的標語,傳單等等,發現了許多錯別字,而這些錯別字,大多數來自於店鋪的招牌名。所以我就去到一家店名為‘衣衣不捨’的服裝店中調查。

“這位老闆,我是國小六年級的學生,我現在在做調查報告,您能否接受我的調查?”我誠懇地問。那位女老闆想了一下就答應了。“請問您為什麼要把您的店的名字叫做‘衣衣不捨’呢?”我問。那位女老闆聽了有點生氣,說:“這是我的店,我愛叫什麼,就叫什麼。”“可您這樣就會誤導別人,讓別人認為這才是真正的‘衣衣不捨’。”那位女老闆理直氣壯地說難道你不穿衣服嗎?衣服是穿在身上的,你捨得脫掉衣服在大街上被凍死啊?”我聽了,據理力爭:“可你這樣是不正確,不規範地使用祖國的語言文字。”“切,我還以為你來是要給我的店多推銷推銷衣服呢!可誰知道你是個來找茬的,真是的,浪費我賺錢的時間!”我聽了,突然恍然大悟。

我終於知道了原因。這是一件值得令我們思索的事,因為寫錯別字並不是因為沒文化,不是因為粗心,而是因為那些商家為了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