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宰自己的生活和快樂作文

篇一:主宰自己

別任耳朵擺布你的生活,你得有主見,有自己的判斷,聆聽自己內心的聲音。只有這樣,你才能不被“盲從”的大潮淹沒。

資訊時代,你的耳朵簡直成了一座繁忙的車站,每天都有無數形形色色五花八門的信息拉著笛駛進車站。但你有沒有想過,要親自去驗證一下信息的真偽呢?如果你因為其他大多數人的想法便輕易地給“非法”信息開了個通行證,那么,你就要在一場盲從漩渦中迷失自我了。

我們怎樣才能主宰自己呢?

我們得學會“獨處”。

獨處不是與世隔絕,而是在寂靜的夜色中獨自深思的一潭素水,風來襲,它不起漣漪,內心的河床映著天上那一輪明亮的光暈,似一顆最堅定的眸子,觀察著世間的風雲變幻。獨處的妙處就在於,你在人潮中不隨波逐流,不人云亦云,風雲變色你也可以處變不驚,人人自危發狂你也能泰然處之。你在自己內心的桃花源里耕種生活的食糧,只聽從來自靈魂古井的幽唱,不聽那世外的喧囂與紛繁。

獨處的人會像莊子一樣,成為一棵樹,深深紮根在心靈的土壤上,無論風雨、雷電、月色、焦陽,都依然瀟灑地伸展著身體,佇立在自己堅信的土地上。

我們要有主見,就要有自己的認知和思考,而不是盲目跟風。

我么生活的世界是複雜的,但我們可以以一顆簡單的心去征服它。我們也許會被它騙,因為我們沒有相信自己。

當我們開始思考這個世界時,很多事情都變得豁然開朗。

他們說水仙花是沒有顏色的精靈,但我知道水仙其實是有顏色的,它有白得像雪的花瓣,有綠得如玉的莖葉,還有泥土般厚實的塊根。它像遺世獨立的仙女在水邊流連忘返。在很多時候,我們是那么容易就聽從了別人的語言,他們說什麼,我們也就跟著說什麼,諸如沒有顏色的水仙這類小事,實在是太多太多了。可見,擁有自己的觀察與思考是多么重要啊!

我們生活在由“別人”組成的世界裡,但請記住,我們才是自己的主宰,別人的言行對於我們來說永遠只是借鑑而已,絕不能當作標準答案照抄照搬。做自己的主宰,不被別人的言行擺布,才能做自己想做的,成就自己想成就的。

篇二:主宰自己的快樂

材料中被捕到的魚不管是在小魚缸、大魚缸,抑或是大海里都悶悶不樂,究其原因,不是因為魚缸太小或是大海太大,而是因為這條魚沒有做到主宰自己,讓心快樂。

主宰自己的快樂要求我們不以外界環境而轉移,始終堅持自我。

縱觀中國歷史,能做到主宰快樂者數不勝數。

孔子之徒顏回身處陋巷,雖“一簞食,一豆羹,一瓢飲”,也不改其樂;東晉詩人陶潛放棄了學而優則仕的思想,躬耕于田畝,在“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中體味快樂;柳永在多次名落孫山之後“且把浮名換得潛斟低唱”,雖流落於煙花之地為歌妓舞女填詞作曲卻依舊陶醉其間;還有李白、王維、蘇軾……

他們的經歷或許不同,有些是仕途不順,有些是情場失意,但相同的是,即使世界放棄了他們,也給自己一米陽光,於生活中主宰自己,在主宰中快樂。

古人如此,當今社會也不乏主宰自己快樂的典範。

陳游標,一個特立獨行者。其人“特”,其行也“殊”。身為中國首善,行善方式常常遭遇質疑。“虛假”“做秀”“裝樣子”“為了賺取名譽和地位”……流言蜚語和爭議如潮水般湧向這位高調行善者。無怪乎人戲言,這個社會捐獻者往往被罵,捐少了被罵,捐多了也被罵,罵人者卻多不捐!

所幸,陳游標沒有被這些猜忌和否定動搖行善的決心,他一路堅持,一路高歌,樂在其中。他說:“我認為對的就堅持,沒有必要去在乎別人說什麼。”

是啊,自己開心快樂就好,沒有必要去在乎環境於己是否有利。面對輿論和非議,陳游標做到了主宰自己,在行善中享受著快樂。

反觀當下,一些人因為別人的某句隨口之言而傷心難過半天,因為一道題的得分而難解心結,因為一次考試的排名而以淚洗面……

雖然我們不是聖人,亦無法做到“舉世譽之而不加勸,舉世非之而不加沮”,但我們可以學著去主宰自己,於順逆相伴的人生之路中找尋生活的樂趣。

朋友,請不要做那條走不出“魚缸”,永遠悶悶不樂的魚,既然改變不了環境,就改變自己的心,讓心快樂是正道。

主宰快樂,我已開始,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