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我們很幸福

什麼是幸福?幸福就是晚上放學的時候,無人打擾地看天上的星星。什麼是幸福?幸福就是一家人圍在一起,或喧鬧,或平淡。什麼是幸福?在寒冷的冬日吃著熱氣騰騰的飯菜就是幸福!爸媽的笑容就是你的幸福!什麼是幸福?幸福就是和朋友一起盡情地聊著,開心的笑著。幸福就是在你犯了錯誤後,老師的淳淳教導;在你和同學發生矛盾時,老師的循循善誘;在你走向人生外路時,老師把你拉回了正道。幸福就是一種感覺,幸福就是一種滿足。幸福其實很簡單,沒有理由的,就是很幸福。

乞丐得到一分錢是幸福;娃娃對一朵花微笑時是幸福;吃奶奶包的餃子是幸福;和父母一起看日出也是幸福。我們不知道別人的幸福,我們所聽到的“別人所謂的幸福”也只是我們的感受罷了。

最近,我閱讀了俄國著名作家高爾基的《童年》,文章主要介紹了小主人公阿廖沙的童年生活。(在外祖父家度過的八年童年時光。)外祖父是個自私、貪婪的小業主主,在這個家庭里人與人之間“瀰漫著劇烈的敵意,”暴力、欺詐、損人利己、幸災樂禍、自相鬥毆、大聲辱罵已司空見慣。在作者筆下,這個黑暗的家庭其實就是舊俄沙皇統治下暗無天日、名不聊生的社會縮影。

相比之下,我們有多幸福?一回家有熱氣騰騰、香氣四溢的飯菜等著我們去品嘗,去鑑賞,去雞蛋裡挑骨頭。平時有朋友陪著,有什麼不開心的事一股腦說出來,更有老師的淳淳教導,循循善誘……

在這樣幸福的環境下生活是我們的福氣,更是我們要珍惜的。

每當我們在抱怨自己有多不幸的同時,不如想想高爾基的童年,在心理平衡、慶幸的時候,也要反思:為什麼他(高爾基)這樣的生活都能度過,我卻不能呢?

不僅僅是高爾基,還有很多很多名人、普通人都是不幸福的,我們口中的不幸福、抱怨、牢騷,和他們的經歷一比,又算得了什麼呢?小巫見大巫罷了。

所以,我們真的很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