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的測度

美國雪城大學哲學教授琳·麥克弗爾,在《幸福》一書中,舉了五種感覺幸福者。

第一種是“幸福的白痴”。他們不動大腦,也沒有動大腦的需要,整天樂呵呵,吃飽喝足倒頭就睡,無憂無慮無煩惱。

第二種是“幸福的瓶蓋收集者”。只希望成為世界上收集瓶蓋最多的人,這是他們經過思考後確立的人生目標。當他們認為已經收集了非常多的瓶蓋時,會覺得非常滿足而幸福。這種人包括其他“一門心思”從事專好的人。

第三種是“幸福的受騙傻子”。構想一個女人愛上了一個男人,這男人其實是個壞蛋,她受到欺騙,非但不知道上當受騙,而且覺得非常幸福。希特勒時代的許多德國人就是如此。

第四種是“幸福的不道德成功者”。他們或是像希特勒這樣的獨裁者,或是飛黃騰達的貪官污吏。他們並不覺得自己作惡,也沒有罪惡感,他們在信眾的擁戴或自己的成功中感覺到幸福。

第五種是“無可救藥的理想主義者”。他們懷有某種高尚、美妙的理想,為了某種完美的正義事業,即使為之付出痛苦的代價,乃至飽受牢獄之災,甚至丟掉性命,也還是覺得幸福。

我們對這些人所感覺到的“幸福”,往往會有頗為矛盾的直覺反應。一方面,我們會覺得這些人並不真正幸福;但另一方面,從當事人的角度來看,我們又不能說他們沒有得到滿足,甚至是相當程度的滿足。如果我們同意“幸福是一種心理狀態,如此而已,它最重要的特徵是相信自己得到了自己最需要的東西,並且得到了與這種相信一致的快樂”,那么,我們便沒有理由說這五種人不幸福。

然而,上述五種人的幸福都不符合“好生活”的標準,“好生活”要求人的全面自我實現,包括身體、心智、價值判斷、成熟理性。人在肉體的本能需要之外,還有精神和心靈的需要。因此,渾渾噩噩是一種腦死狀態,玩物喪志是一種心靈鎖閉,上當受騙是一種變相奴役,不道德的成功是腐敗之惡,不切實際的理想是非理性的虛妄。所有這些,都會成為人在自我實現道路上的障礙。

繞開價值觀的幸福評估,總是把幸福設定為一些滿足物質欲望的數字指標,如20平方米的人均住房、每戶一輛汽車、1萬元的人均月收入、70歲的平均壽命等等,這些數字可能是幸福的測度,但並不是幸福的標準。這就好比我們用溫度計只能測得溫度有多高,而不能用它來提供關於溫度的標準。水燙並不是因為溫度計的讀數是40℃,40℃只是測出水有多熱,但不是“燙”的標準,如果“燙”的標準是70℃,那么40℃便是“不燙”。同樣,滿足物質欲望的數字指標不是幸福的標準,頂多不過是某種“幸福”的測度。如果幸福的標準需要在物質之外添加公民權利、道德修養、心靈自由的話,那么,純物質性測度顯示的便不是幸福,而是不夠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