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終點站觀後感 感悟幸福的含義

《幸福終點站》這部電影中,講述了維克多的幸福對於承諾的堅守。對自己父親的承諾。為了這個承諾,踏上一個完全陌生的國度的故事。下面小編為大家帶來幸福終點站觀後感,供你參考!

幸福終點站觀後感篇1

看到電影的名字,第一感覺就是肯定不怎么好看,於是抱著去睡覺的心態去看了,幸福終點站觀後感。結果發現,我的感覺是多么的愚昧。於是在剛開始看時,就給自己上了一課:表面的東西只是迷惑我們的一種手段。

電影開始了,像平時的電影一樣,沒有點出主題,而且還說著聽不懂的語言。當主題漸漸突顯出來時,我的興趣也被它吸引住了。電影中,有許多讓我感到有教育意義的地方,也有很多可以讓我學習的地方。

因為戰爭的原因,主人公不能回到自己的國家,更不能踏上那只有一門之隔的紐約土地。於是他只有在機場的候機室默默地等待,當他在電視上看到自己的國家在戰火紛飛的戰場上鬥爭時,他不能聽懂上面講什麼,只能通過圖片知道那是一場可怕的惡夢。同時,孤獨、無助侵襲著他,想尋求幫助,卻沒有一個人能夠,他只想自己表達的意思能夠被讀懂。於是,當知道自己只能在那裡等待時,他並沒有放棄。因為無依無靠,而且上天好像在和他開玩笑,身上的一切都沒用了,有用的卻丟失了,於是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解決吃的問題。當他發現,提供勞務可以賺取那可以填飽肚子的美元時,他毫不猶豫去做了。

第二件事讓我記憶深刻的是他學習英語。因為語言的溝通困難,他不得不自學英語,挑燈夜讀,在現在的社會,誰又會去這么做呢?有太多太多的細節,可以讓我們讀懂主人公的內心:想通過檢查,於是他一次次拿著那不是真的"綠紙"去敲章,雖然得到的答案仍然是不可能,他還是做了。憑藉自己的優勢去幫助別人,他總是默默地在創造,從椅子到牆壁,沒有什麼可以難倒他的。

他是一個可以為了別人而犧牲自己的人,無論什麼時候總是先考慮別人,從幫助那位空姐,到幫助那位俄國人的藥物不被扣留,再到為了不泄漏自己身邊那些雖然僅僅只有幾個月時間的朋友的秘密而決定回國,這些無一不突顯出主人公的形象。最後,機場的所有人都被他感動了,都與他成為了朋友,都去幫助他,向他投去友善的目光。

最後,我認為的該電影的主題也真正出來了:promise(承諾--幸福終點站。主人公為了完成自己父親的遺願而千里迢迢來到紐約去找一位歌手簽名,那是對父親的承諾,同時也是對自己的承諾。沒有什麼東西可以消磨掉他的承諾,從他父親去世到現在,他一直為了這個承諾而努力追求。我們知道,他是永遠不敗的,他讓我們知道了幸福其實很簡單,只要將自己保證過的事情一件件做好就可以了。

想想現在的社會,發現原來他有的幸福,在這裡是一種奢侈品,而且是那種極奢侈的。有多少人能夠做到自己許下的承諾,人們總是為自己不能完成某件最簡單不過的事找一大堆理由,裝作理直氣壯的樣子,卻不知道,那是最可笑的。絕大多數人都沒有像主人公那樣的品質,他們總是背道而馳,或許與現實的潮流是接軌了,但是和傳統文化來說,已經相差十萬八千里了。我們應該好好提升自己的品質與修養了吧,丟失了這一切,以後的我們只會生活在空虛與陰暗中。學學那位主人公,對我們是有幫助的!

幸福終點站觀後感篇2

這是一篇情與理並融的電影。

它有兩部分,一部分是貫穿於整個電影,我們一直可以看到的這個維克多一段不尋常的經歷;另一部分就是情的線索,維克多遵守父親的一個承諾,印度老人毅然攔下飛機的時候,結尾維克多終於可以告別這一段流離生活的時候,這些都讓我比較感動。

維克多的經歷讓我看到了現實生活中的一部分。進入一個完全陌生的環境中,處境會相當困難。面對這些,應該學會維克多的隨欲而安,去適應這個陌生的環境。

人是複雜的,人生是充滿變數的。或許這便是生活的本身。面對種種的變數,提高我們的心裡的抗壓能力,這樣我們會變得堅強。當我們迷茫的時候,不要感到絕望,樂觀的看待所有的一切,靠自己的能力去生存。

影片中的維可多靠擺放推車維持生計,最後又被一個工程師看中成了建築工人等等這一切都可以看出他是積極的去面對生活的,而且毫不埋怨,完全接受現實!

過去無論後悔也好,懷念也罷,我們我法倒回。將來誰都無法預測,能夠把握的只有現在,要塌實充實的扮演好現在的角色,要過得真實。

影片開頭就是機場,機場雖然只是個小小的物理空間,但在這裡,每天都上演著許許多多的悲歡離合,各式各樣的人在這裡演繹著屬於自己的人生故事。這個機場或許正是整個美國社會的縮影。

當電影演到維克多救那個可憐人時,我很受感動,他可以在自己陷入困境的情形下救助從不相識的人,是非常值得我們學習的,這讓我突然想到這樣一句,是金子總要發光,而我要是讓光輝照耀每一個人!

通過印度老人的經歷我看到了,美國表面的波瀾不驚,而實質上卻如沸騰的開水。人是有情的,制度是冰冷無情的。

一個制度可以體現一個國家的風格,卻不能代表所有這個國家的人民。或許維克多的第二份工作是一筆交易,但同樣能體現他的樂觀和樂於助人。正是因為如此讓他和在機場的很多人都成為了不錯的朋友!這也告訴我們幫助周圍的需要幫助的人,在我們需要幫助時,就不會孤獨無助!

維克多是執著的他為了父親的承諾去紐約,可以去全心全意的去等一個電話,等一個人。靠自己的努力去爭取幸福。

這片電影只是生活中的的一部分,生活不會因為電影的結束而結束。本篇的結局或許是比較圓滿的,但更讓我滿足的是,維克多通過不斷的努力,兌現了自己的諾言!

幸福終點站觀後感篇3

這個午後,靜靜地躺在床上,看著這部叫《幸福終點站》的影片。想要把心中所想寫出來,謹以紀念在北京農曆年末的這兩天,向本命年致敬!

蹦上腦海的一個關鍵字就是“堅守”。維克多的堅守里,有太多讓我們感動的內容。

對承諾的堅守。每個人有每個人的幸福。維克多的幸福對於承諾的堅守。對自己父親的承諾。為了這個承諾,踏上一個完全陌生的國度。這是貫穿電影的主要事件,在這個感人的背景下,一切的發生也就顯得合情合理了。

對合法性的堅守。維克多不是不懂得投機取巧地逃出國際候機大廳,他想以一個明確的身份合法地完成這個遺願。在這一點上,我們也比較排斥那位機場管理者,推脫麻煩而不以人來通行規則,在驅逐維克多的這個問題上,顯然,是比較小人的。此刻,我能想到的詞就是這個了,也許會過分了一些。同樣的一件事情,也許造假可以獲得規則的豁免,如果你違反了規則,那么,即使是為著人最美好的事情,也會被規則予以否定。當那個違反規則的人因未帶購藥許可而不得不把千里迢迢給病重的父親藥物留在美國,當他跪下求通融的那刻,所有的無助都寫在臉上,淚水裡葆含了太多把希望孤注一擲的求解。我深深地體會到“法外有情”之重要,也讓我聯想到20xx年考研,那個因疏忽忘帶身份證的在職考生跪下來求監考人員讓其通融準入的場面,我覺得很揪心,難道規則外就不會有例外嗎?為什麼沒有人去為一個為了自己的夢想而奮力讀書考試的人擔當?為什麼不會有人相信別人?規則是人定的,它是為了更好地服務於人,而不是借用來展示人心冷凍的程度。僅僅就是這樣的一個失誤,造成了也許是那位考生終身的遺憾,也許那位父親也會因為藥物沒有及時到達而溘然長逝,然後那位孝子一輩子活在極其悔恨的人生中,這是多重的不幸!

對朋友的堅守。從排斥到喜歡,人和人之間的關係發展有時候真的很微妙,也許揭掉神秘的面紗,用自己的真心對待別人是最好的方式,全世界通用,而不論何種語言。人們總是從別人的身上尋找自己丟失的或是沒有來得及意識到自己擁有的東西,偶像崇拜也許就是這樣吧,我們從偶像身上找尋我們認同和欣賞的東西,那是我們也期盼自己擁有的。偶像,很多時候,是人心目中理想化了的自己。維克多,在“山羊”事件後成為機場所有普通工作者的偶像,他們看到了維克多的本性,看到了他庇護弱者的善良,欽慕他的機智。或許,有人情味的人,才應該是規則最好的掌握者。當管理頭頭威脅維克多要讓他立刻回國,否則將處罰那些維克多的朋友,他的選擇是守住朋友的生活。我們看到了這刻,看到了那些無奈,也更有之後噴涌而出的感動。美麗的絕不只是風景,還有人。

對樂觀的堅守。抱怨,不知在什麼時候隨著我們的成長也多了起來。也許,這就是所謂成長的煩惱?抑或是,我們用手遮住了眼前的太陽卻說是生活的本身陽光的匱乏?是的,我相信多半是後者。維克多的50%理論,讓我們汗顏。越生活,越抱怨於是越長大,越消極。希望我們不要涉足在這個惡性循環中,把陽光擋住卻說天空陰霾。把手放到心口,感受自己的心跳,與外界自然的一切秉神凝氣,通達直覺之深處,感悟自在與外在,圓融無缺。

對祖國的堅守。“為什麼要害怕我自己的家?”感動,無言中。在誘惑前,他也沒有放開最最基本的東西。很多時候,我們都很清楚,有些東西,諸如原則之類,一旦開了口子,就會繼續地開下去,直到沉淪。今天你可以說為了一點蠅頭小利小放一下原則,但明天當更大的利益擺在你面前,你會得過且過地為自己找個讓良心舒服的理由,再一次降低你原則的底線,最終,變得沒有任何原則可言,這樣的人,難以稱之為人。

目之所及,維克多至少包含這些內容的堅守讓他每時每刻都在通往幸福的路上。方向一直都在,永不迷失。不論什麼,通往幸福終點站的唯一通行券是堅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