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終點站觀後感

《幸福終點站》是一部由史匹柏導演,湯姆·漢克斯主演的輕喜劇。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幸福終點站觀後感,供大家參閱!

幸福終點站觀後感篇1

這個午後,靜靜地躺在床上,看著這部叫《幸福終點站》的影片。想要把心中所想寫出來,謹以紀念在北京農曆年末的這兩天,向本命年致敬!

蹦上腦海的一個關鍵字就是“堅守”。維克多的堅守里,有太多讓我們感動的內容。

對承諾的堅守。每個人有每個人的幸福。維克多的幸福對於承諾的堅守。對自己父親的承諾。為了這個承諾,踏上一個完全陌生的國度。這是貫穿電影的主要事件,在這個感人的背景下,一切的發生也就顯得合情合理了。

對合法性的堅守。維克多不是不懂得投機取巧地逃出國際候機大廳,他想以一個明確的身份合法地完成這個遺願。在這一點上,我們也比較排斥那位機場管理者,推脫麻煩而不以人來通行規則,在驅逐維克多的這個問題上,顯然,是比較小人的。此刻,我能想到的詞就是這個了,也許會過分了一些。同樣的一件事情,也許造假可以獲得規則的豁免,如果你違反了規則,那么,即使是為著人最美好的事情,也會被規則予以否定。當那個違反規則的人因未帶購藥許可而不得不把千里迢迢給病重的父親藥物留在美國,當他跪下求通融的那刻,所有的無助都寫在臉上,淚水裡葆含了太多把希望孤注一擲的求解。我深深地體會到“法外有情”之重要,也讓我聯想到20xx年考研,那個因疏忽忘帶身份證的在職考生跪下來求監考人員讓其通融準入的場面,我覺得很揪心,難道規則外就不會有例外嗎?為什麼沒有人去為一個為了自己的夢想而奮力讀書考試的人擔當?為什麼不會有人相信別人?規則是人定的,它是為了更好地服務於人,而不是借用來展示人心冷凍的程度。僅僅就是這樣的一個失誤,造成了也許是那位考生終身的遺憾,也許那位父親也會因為藥物沒有及時到達而溘然長逝,然後那位孝子一輩子活在極其悔恨的人生中,這是多重的不幸!

對朋友的堅守。從排斥到喜歡,人和人之間的關係發展有時候真的很微妙,也許揭掉神秘的面紗,用自己的真心對待別人是最好的方式,全世界通用,而不論何種語言。人們總是從別人的身上尋找自己丟失的或是沒有來得及意識到自己擁有的東西,偶像崇拜也許就是這樣吧,我們從偶像身上找尋我們認同和欣賞的東西,那是我們也期盼自己擁有的。偶像,很多時候,是人心目中理想化了的自己。維克多,在“山羊”事件後成為機場所有普通工作者的偶像,他們看到了維克多的本性,看到了他庇護弱者的善良,欽慕他的機智。或許,有人情味的人,才應該是規則最好的掌握者。當管理頭頭威脅維克多要讓他立刻回國,否則將處罰那些維克多的朋友,他的選擇是守住朋友的生活。我們看到了這刻,看到了那些無奈,也更有之後噴涌而出的感動。美麗的絕不只是風景,還有人。

對樂觀的堅守。抱怨,不知在什麼時候隨著我們的成長也多了起來。也許,這就是所謂成長的煩惱?抑或是,我們用手遮住了眼前的太陽卻說是生活的本身陽光的匱乏?是的,我相信多半是後者。維克多的50%理論,讓我們汗顏。越生活,越抱怨於是越長大,越消極。希望我們不要涉足在這個惡性循環中,把陽光擋住卻說天空陰霾。把手放到心口,感受自己的心跳,與外界自然的一切秉神凝氣,通達直覺之深處,感悟自在與外在,圓融無缺。

對祖國的堅守。“為什麼要害怕我自己的家?”感動,無言中。在誘惑前,他也沒有放開最最基本的東西。很多時候,我們都很清楚,有些東西,諸如原則之類,一旦開了口子,就會繼續地開下去,直到沉淪。今天你可以說為了一點蠅頭小利小放一下原則,但明天當更大的利益擺在你面前,你會得過且過地為自己找個讓良心舒服的理由,再一次降低你原則的底線,最終,變得沒有任何原則可言,這樣的人,難以稱之為人。

目之所及,維克多至少包含這些內容的堅守讓他每時每刻都在通往幸福的路上。方向一直都在,永不迷失。不論什麼,通往幸福終點站的唯一通行券是堅守。

幸福終點站觀後感篇2

有時候,我們也許會怨自己為何生活在這樣一個國家裡,我們也許不會知道國家這簡簡單單的兩個字對於我們有多重要。當我看了這部片後,國家在我心中的地位變得越來越重要了。失去了國家的依託的人,會成了這個地球上唯一沒有歸屬的人;失去了國家的依託,會得不到他人的尊重受到他人的懷疑;失去了國家的依託,我們連最基本的權利都沒有。因此,我們應該為生為某個國家的人民而感到自豪,為自己的國家而奮鬥,為國家的和平與發展而努力。

有時候,我們會覺得幸福離我們很遠,甚至認為自己是一個不幸福的人。其實每個人都是幸福的,只是我們缺少發現幸福的眼睛。因為幸福時時刻刻圍繞在我們身旁,只是我們不懂得去體會吧了。而恰恰《幸福終點站》讓我更進一步地體會到自己是很幸福的。因為我生活在和平的中國。

這是我看後的兩個最大的感受,下面就來說說這部片吧!

機場裡,到處充滿著川流不息四處奔走不能停息的人群。有一個這樣的人,他失去了國家的依託,現在的他既不能回到自己的國家,又不能去自己想去的地方,他只能呆在機場裡等待,等待著有一天國家不再打仗,等待著有一天他能離開機場,去自己想去的地方,這個人就是男主角維克多。

由於哪都不能去,機場便成為了維克多的居住地。他穿著睡袍倘佯在機場的大樓里,他用男廁所的水龍頭洗澡,他拼湊起坐椅作為自己的睡床,他甚至在機場大樓里打工為自己賺取生活費用。他只是一個奇怪的漂流者 ,只是因為一個永遠無法預料到的理由而成為一個被拋棄和被遺忘的人。但他卻是善良誠實的,當他用“山羊”為無辜的旅人解難的時候,當他一次次為了得到食物為朋友牽著紅線的時候,當他屢及朋友們的前途甘願放棄自己承諾的時候,他的善良我們為之感動。 對待自己的愛情他始終堅持不放棄,為了愛情他不懈努力,但正如拿破崙在滑鐵盧戰役之後送給約瑟芬的一個禮物,金色的掛墜後面一個字“命”,他獲得了艾米莉的愛情,可是他注定是不能擁有她的。

為什麼他一直在等待著去那個地方也就是紐約呢?這也是我讓我感動的一個地方。他是為了一個承諾,對於死去父親的承諾,最終他也實現了承諾。機場漫長的等待就是為了在得到他父親崇拜的音樂大師的簽名。他是為了完成父親未了的心愿,從中可看出他十個孝順的人。當他在機場幾乎所有的工作人員的歡呼聲中衝進了漫天大雪的紐約城,不是為了美國人口號中的自由,不是為了追求所謂的抿煮,只是為了完成一個本該完成的承諾。

這部片子告訴我們要懂得去珍惜幸福,我也希望每個人永遠幸福!

幸福終點站觀後感篇3

《幸福終點站》是一部由史匹柏導演,湯姆·漢克斯主演的輕喜劇。故事發生在甘迺迪國際機場的航站樓內,講述主人公維克多前往美國途中祖國發生政變,政府被推翻,所持證件不被美國當局承認,被拒絕入境卻又不能回國,只能滯留在機場的故事。

當海關局主任告訴維克多他被拒絕入境,只能待在轉機大廳時,不懂英語的他還不明白這一切。當他置身於轉機大廳,看著電視上自己祖國戰亂的報導,看著來來往往、冷漠陌生的人群,一瞬間,他不禁感到茫然無措。其實,自從他下飛機的那一刻,他就成了一個沒國沒家的孤立的人,成了國際政治變化的犧牲品。在被扣機場期間,維克多只有兩個選擇:要么返回祖國,要么拿到有效證件移民進入美國。可是他的國家政變後,他持有的證件已經不被美國當局承認,返回祖國的航班也被無限期取消了,所以他遇到了被拒絕入境卻又不能回國的尷尬局面。

漢克斯說:“維克多的故事值得講述。仔細想一下,你會發現維克多的困境離現實並不遙遠。試想一個來自遙遠國度的人,出於種種原因,回國和入境的兩扇門都對他關閉了。我之所以喜歡這部劇本,是因為故事主人公非常明了造成困境的根源,知道他個人的力量根本無法改變現狀,於是他只能隨遇而安,儘可能更好地生活。”

確實如此,在國際政治變化中,個人的力量是如此渺小。無奈之下,維克多只能留在機場,睡在大廳的椅子上,在衛生間裡洗澡,靠把購物車放回原處賺錢生活。他擁有的只有自己不自由的身體和一個小皮箱,裡面裝著換洗的衣服、一把剃鬚刀、一份已經作廢的身份證明以及一個他視若珍寶的罐子。機場,從來就不是停留之地,人們或進或出。等待,似乎不可忍受,更何況是看似無窮無盡的等待。可就是這樣一個地方,維克多足足待了9個月。期間,他幫助沒有證明檔案的孝子為老父親拿到了救命的藥,幫助在機場工作的墨西哥小伙追到了心愛的姑娘,還因為出色的木工手藝進入機場的施工隊賺錢生活,甚至邂逅了愛情……儘管他的身體被困在機場裡,但他的情感卻是自由的。他沒有坐在那自嘆運氣不濟。對他來說,這個世界難以征服,但是他已經身處其中,只有為自己掙一個好生活。

生活,仿佛不曾在別處。

等待,成為了生活本身。等待心愛的姑娘,等待國家的穩定,等待去紐約完成父親生前的心愿——得到爵士樂57個大師簽名中的最後一個。故事結尾維克多拿著簽名坐在計程車上時,只說了一句“我要回家”,可是這9個月的經歷和感受相信不會就這么簡單地結束。

有時我想,人生不就是一座飛機場么。有關無關的人們進進出出,有些人會給你刁難,有些人會提供真心的幫助,有些人則會給你美好的期許……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目的地,在到達目的地之前的過程就叫做等待。而當你學會堅信一定會到達目的地時,等待就變成一種幸福。

維克多的生活圍繞著一個承諾、一個等待展開,這一點他自己很清楚。電影中沒有給他太多遺憾,因為對於愛情來說,正如女主角自己所說的那樣,拿破崙在滑鐵盧戰役之後送給約瑟芬的那個禮物——金色的掛墜,後面刻著一個“命”字。他獲得了艾米莉的愛情,可是他注定不能擁有她。而對於他死去父親的承諾,維克多實現了,在機場漫長的等待就是為了得到他父親崇拜的音樂大師的簽名。他在幾乎所有機場工作人員的歡呼聲中衝進了漫天大雪的紐約城,不是為了美國人口號中的自由,不是為了追求所謂的民主,只是為了完成一個本該完成的承諾。

我們每個人在生活中的某一些瞬間可能都會有一點像維克多,迷茫不知自己所處的位置,然後尋找。我不禁想到了《基督山伯爵》,在故事的結尾,大仲馬說了一句發人深省的話:人類的一切智慧都包含在這4個字裡面——“等待”和“希望”!《幸福終點站》不正是對這句話做了很好地註解嗎?

幸福終點站觀後感篇4

初看到《幸福終點站》這部電影的名字,一直在猜測故事情節。以為是一個悲傷的結局,畢竟“幸福”到了“終點”了,還有什麼幸福可言呢?而真正看完這部電影才知道,原來所謂的“終點”就是幸福來臨了。起初對於名字的誤解或許就是思維慣式導致的吧。

這部電影開篇就涉及到了一些敏感的問題,比如說指責中國遊客製作了假的證件來矇混過關。這樣指名道姓的言論似乎欠缺考慮吧?劇本作者應該知道這樣的敏感問題不能這么公開發表吧?但是為什麼還是義無反顧的播出了?我想在這點上應該有生活中的原型,在這裡我們就不過多的說這個問題了。

拋開這些稍顯敏感的話題,我只是想大致的談談主角維克多的經歷以及我自己的一些看法感受。

電影一開始是比較搞笑的。由於維克多對英語只是粗略的了解,在與機場管理人員對話時,他幽默感十足。那時候他並不知道自己的國家因為戰爭已經內亂,在政治意義上他的祖國已經消失了。管理人員在與他解釋的時候,他還蒙然不知。

似乎意識到了什麼,他在返回機場候車廳的時候,看到機場電視裡關於他的國家的報導,即使他聽不懂英語,但從圖像上看到的一切也足以讓他明白自己的國家發生了戰爭,那一刻,他就像失去靈魂一般,那種焦急和恐懼狠狠地向他席捲而來,他不停的奔跑於機場之中,想證明什麼,在我看來,這樣或許能減輕一點他的不安。終於,他的心靈還是崩潰了,他接受了一事實。可想而知,當時他有多么的無助,在一個陌生的國家,語言不通,寸步難行,連最基本的衣食住行都是個問題。

剛開始,機場的任何人都沒有向他伸出援助之手,就連政府都不曾想要接受這個“麻煩”,他沒有辦法,他只能等,等自己的國家結束戰爭,等自己恢復身份,等有一天可以完成自己的諾言。

片中的好多情節都深深地打動著我:第一,當機場管理員需要維克多回答對自己的國家恐懼的時候,他毅然決然的說不,“這是我的祖國,我的家,我為什麼要怕”就是這么簡單的一句話,可以看出維克多對於祖國的熱愛是有多么的執著,沒有什麼能改變祖國在心中的地位,戰爭也好,政變內亂也好,祖國永遠是祖國,永遠是家。這種執念的力量是巨大的,沒有什麼可以改變。

第二,就是機場裡面的工作人員,也就是打掃衛生的老人以及其他兩位,他們一開始也是對維克多不待見,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慢慢接受了他,並和他一起相處,漸漸生出友誼之情。他幫助其中一位小伙子追求安檢的女孩,最終使他們兩個走到一起。這也是他的善良之處,雖然與他自己的利益相掛鈎。

第三,他的工作技能還是不錯的,無意間的展示倒是讓建築工人發現了他,解決了他的經濟問題。他不必在機場做服務,也不必求著機場裡那些店主來給自己一份工作。他靠著自己的能力,解決了自己的生活問題。這份精神一般人是做不到的。

第四,由於“山羊”一詞,他徹底被機場裡的人所接受。他的“山羊”救了一個兒子的孝心,他的“山羊”成就了他被人接受的資本,他的壯舉深深烙印在機場各種工作人員的心裡。我們可以看到,對於這個社會,並不是完全的冷漠,人與人之間的交往還是很溫暖的。

第五,當維克多被機場高官威脅時,將要對他最初認識的三個夥伴進行懲罰的時候,他為了保護自己的朋友,寧願放棄自己的承諾。他不願他們受到傷害,更不要說因為他。所以他放棄了,但是他的朋友卻為他犧牲了。只因為他的等待和承諾。讓他有更多的時間去完成自己的諾言。

直到後來,我們才知道維克多等待的只是一個諾言,他承諾過他死去的父親的諾言。在大家的幫助下,他最終完成了自己的承諾。

其中動人的情節很多,觸動人心的東西也不少。我只是簡單的說說我的看法,也許並不深刻,但這就是我初次看這部影片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