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兒的壓歲錢作文

女兒的壓歲錢 我們家的親戚不多,所以每年女兒收到的壓歲錢並不算多,大概六、七百塊錢的樣子,因為女兒以前小,對金錢沒有太多的概念,所以她出生以來,每年的壓歲錢只是在她那裡經一下手,轉眼就到了我的荷包里,一是怕她拿丟,二是覺得媽媽拿著女兒的壓歲錢也是天經地義的,反正將來還是花到她的身上。 可是今年,女兒居然在年前就開始向我主張權利了。“媽媽,今年的壓歲錢能不能讓我自己保存呢?”“嗯?為什麼?”問著的時候心裡也在揣測著她這么要求的原因。“我們班的趙璟怡都是自己保存壓歲錢的。”“幹嘛要跟別人學呀?我替你保存著還不是一樣?”我當然不會輕易讓步。“可是那是親戚給我的壓歲錢啊,應該讓我自己保存著嘛,又不是給你的。”女兒在據理力爭,連所有權的理論都出來了。是啊,送給她的,當然應該由她保管和支配,她說的倒也有理。看來,女兒真是長大了呢,不滿足平時小打小鬧給她的那些零花錢了。 說起女兒的零花錢,那也是小孩兒沒娘——說來話長。既然話趕話說到這兒了,索性囉嗦一回,交待個清楚。從女兒上國小起,我才開始給她零花錢,而之前的女兒對金錢是沒有丁點概念的。還記得她上幼稚園的時候發生過的兩件關於錢的趣事,一是在中班的時候,一天早晨她要求我給她買一支記號筆,我奇怪地問她,開學的時候剛買了一支放在班裡,怎么這么快就又要買,她告訴我是她用完之後忘記蓋筆帽,筆幹了。買了之後我叮囑她,一定要記得蓋筆帽,要不然再幹了怎么辦,誰知她當時理直氣壯地說:“幹了就再買一支唄。”我哭笑不得,就追問她,壞了就買,把媽媽的錢花完了怎么辦?結果她很奇怪地看了我一眼,說:“錢花完了就到銀行取唄。”我啞然。還有一件是在她大班的時候,一次給她買貼畫,她先挑了一張小號的,售貨員說“五角錢”,我剛要交錢。她又改主意了,換了一張大的,售貨員說“一塊錢”,我交了錢領她出了商店,只見她小臉上漲得通紅,好像發現了天大的秘密,小聲對我說:“媽媽,怎么這個大的比小的還便宜呢?”我一頭霧水,用詢問的目光看著她,她接著說:“你看,小的5角,大的1塊,小的都5,大的才1。”啊?我聽了之後,嘴巴半天合不攏,老天,原來她是這么想的。這兩件事說明女兒對錢沒有絲毫概念,所以上國小後,我準備通過給她零花錢的方式給她啟蒙一下,因為平時買書買文具交學費還是我出錢,所以零花錢我給她很少,每個星期日給她一元錢硬幣,放到她的存錢罐里。她剛開始幾乎不花,後來我慢慢引導她花一些,比如她想要什麼零食的時候,我會先拒絕給她買,在她不高興的時候告訴她:“你實在想要,可以花自己的錢嘛。那是你的零花錢,我以前就告訴過你,歸你自己支配的。”

慢慢她就學會了花錢,但還比較能控制,一年多來,也積攢了幾十塊錢,又磨著我送給她一個錢包,把湊成整數的硬幣換成十元一張的紙幣放進錢包里,又弄了許多我廢棄的手機充值卡、銀行卡、美容卡裝在錢包里,倒也鼓鼓囊囊的。這筆錢她花得最多的一次是15元,還是我逼著她花的,因為有段時間她彈古箏的時候有情緒,老是用嘴去啃古箏指甲,後來我才發現指甲被啃得不能用了,我很生氣,但我沒吵她,而是很平靜地告訴她,要買一副新指甲,但因為是她自己弄壞的,所以要用她自己的錢去買,因為做錯了事情就要受到懲罰。她不情願但還是從錢包里拿了15塊錢出來,從那以後,她再也沒有損壞過古箏指甲了。 書歸正傳,還是回到壓歲錢這事兒上來,看起來女兒已經不滿足於現在的“小富即安”了,把目光盯上了今年的壓歲錢。我也知道很多孩子的壓歲錢是自己保管自己支配的,可是我還是不太想放這個權,雖然六、七百不算多,但在一個不到8歲的孩子手裡,也是一個不小的數目呢。可孩子如今提了出來,我一方面沒有更充分的理由反駁她,另一方面我還是想讓她的積蓄“循序漸進”地增加,不想讓她“一夜暴富”,於是就和她商量,首先採取欲擒故縱的方式:“當然可以由你保存啊——先別急著高興,聽我把話說完——其實以前雖然是媽媽拿著,但也全花在了你身上,比如你開學後馬上要交學費,要買文具,古箏、舞蹈、午托的費用都要交,反正這些錢都要從壓歲錢里出,如果你自己保存壓歲錢的話,就由你去交這些費用,你看好不好?”隨著我的這些話,女兒的臉上的興奮之情也一點點消失了,“那我的壓歲錢還不夠交這些費的呢。”我心想,要的就是你能明白這一點。

但是我也不想女兒太過失望,畢竟壓歲錢也是新年的一個習俗,我又對她說:“你看這樣行不行?你收到的壓歲錢還是你自己支配,要么你全拿著,但是開學後的費用由你交;要么你每上繳給媽媽一百,媽媽給你十元錢交換,這個錢你自己支配,但不需要去交學費。你自己決定吧。”“那我選後一種吧。”她沒看見我躲在一邊得意地笑,這個折中的辦法既可以讓女兒的新年享受到壓歲錢的樂趣。也不至於讓她手中的錢一下子增加太多,我私下以為是個好辦法。 於是,過年的時候就出現了這樣一幕:女兒給外公外婆舅舅舅媽拜年之後,他們分別給了女兒一百元的壓歲錢,女兒當時就小手一揮“媽媽,給你,給我十塊錢。”弄得我哭笑不得。一個春節下來,她數著她錢包里的財產,加上以前積攢的零花錢,居然突破一百元了。 初七那天,還沒起床(假期里總是忍不住睡懶覺)就接到女兒班主任楊老師的簡訊,建議家長幫助孩子制定一個壓歲錢理財計畫,或者指導孩子用壓歲錢孝敬一下長輩。我靈機一動,初九就是父親的生日,這是個好機會,於是躺在被窩裡就開始和女兒商量,先給她讀了老師的簡訊,我知道老師的話對孩子是最權威的,然後說:“後天就是外公的生日了,你用自己的壓歲錢給外公買一個生日蛋糕吧?”女兒問:“生日蛋糕多少錢呢?”我輕鬆地回答:“不貴,不買太大的,媽媽還有蛋糕房的打折卡,也就是二、三十塊錢吧。”

“啊?那么貴?我不捨得啊。”女兒倒不藏著掖著。“可是,外公那么疼你,從小辛辛苦苦地帶你,你用自己的錢表示一下你愛外公的心意,才更有意義啊。”我開始對她循循善誘。“30塊錢太多了啊。”女兒還是有些不捨得。我繼續對她語重心長:“孩子,30塊錢並不是你壓歲錢的全部,況且對自己的親人捨得花錢是應該的,你要知道,給自己愛的人花錢也是一種幸福,你告訴媽媽,你愛外公嗎?”“當然愛了。”“就是啊,你想一想,如果外公知道你是用自己的錢給他買的蛋糕,知道你這么有孝心,一定會特別高興的。”“外公真的會很高興嗎?”“當然了。”“行,咱們今天就去給外公訂蛋糕,用我的錢。”女兒答應了。我用力親了一下她的小臉,“真是個懂事的好孩子。” 就這樣,女兒自己花錢給愛她的外公送上了一份生日禮物。“送人玫瑰之手,歷久猶有餘香”,我相信女兒一定能從給自己愛的人花錢的過程中體會到快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