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雷鋒做有道德的人》讀後感作文

做一個有道德的人,是未成年人健康成長、全面發展的根本利益所在。下面是關於《學雷鋒做有道德的人》讀後感作文的內容,歡迎閱讀!

《學雷鋒做有道德的人》讀後感作文1

“雷鋒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車。”這句話大家耳熟能詳,但實際事跡大家能舉例幾個?今天,我讀了《學雷鋒做有道德的人》一書,令我受益匪淺。本書主要記述了雷鋒的成長經歷與日常生活,和如今社會的感人事跡。

好孩子

當今大多數孩子都是獨生子女,父母都是“捧在手裡怕摔了,含在嘴裡怕化了”。孩子們在家裡大都是小皇帝、小公主,嬌生慣養。而在解放戰爭時期,雷鋒從小就成為孤兒,孤苦無依,連家都沒有。家母在世時,雷鋒十分懂事,有一次知道母親心裡不痛快,便相約去看戲。兩相對比,雷鋒知父母心,懂得察言觀色,而現在的孩子呢?怕是反過來,父母得觀孩子們的“色”了。我們要行動起來,從小事做起,哪怕是陪親人散散步,做做家務……這些雖微不足道,但做力所能及的事,就很好。我們已經不小了,也該學會懂事了。就拿如今的事跡來說吧。在江西有一個10歲女孩,自小父母去世與腦癱哥哥相依為命。每天放學後,第一件事就是照顧哥哥。有人曾問過她,現在最想要的東西是什麼?如果是你,你會怎樣回答?金錢?溫暖?她的回答是:“我希望哥哥也能和我一起上學,那樣,我上學的時候,哥哥就不會一個人待在家裡孤單了。”樸實的願望感動了所有人,一個10歲女孩竟能說出這樣的話語,令人敬佩。

好學生

上學,現在有些學生的印象就是一個字——煩!上課的時候,上下眼皮總是在“親密接觸”,打起了哈欠。老師在教導學生的時候,老師用心良苦,而個別學生卻是出言不遜,甚至武力相向,不尊重老師。跟同學們呢?整天打打鬧鬧,拳腳相向。這些不文明的行為必須要抵制。論古,有雷鋒背同學過橋;論今,有學生4年背殘疾同學上學。種種事跡激勵著我們,我們也要跟師生保持良好的關係,互相關心,互相愛護。

好少年

老人摔倒沒人理,遭遇搶劫沒人幫……這種社會現象頻頻發生。大家都認為這關我啥事?大家可能有所不知,雷鋒在世時,他常常幫助別人,把別人的事當作自己的事,資助困難家庭、工地推磚、攙老人過橋……在20xx年11月3日凌晨,一位名為夏娟的女孩,在發生火災時沒有選擇獨自逃生,而是逐一拍開領居的門,使至少15名居民幸免於難。試想,在人生的旅途中,誰都可能陷入絕境,有需要別人救助的時候。而自己雖也在絕境裡,卻有幫助別人的條件,為什麼不伸出溫愛之手?我們一定要學習她的無私精神,樂於助人,要明白:幫助別人,就是幫助自己,贈人玫瑰,手有餘香。

積矽步,以至千里;匯小溪,以成江海。我們要從身邊小事做起,不斷積累,把學雷鋒變成生活習慣。

學習雷鋒,重在實踐。讓我們履行道德規範,增強道德意識,養成良好習慣,培養高尚品質,永唱雷鋒之歌!

《學雷鋒做有道德的人》讀後感作文2

雷鋒是個平凡普通的人,卻做出了許多不普通的事。讀完了《學雷鋒做有道德的人》這本書,我很傷感。雷鋒讓我在感動的同時也影響著我的思想和行為。比如雷鋒節儉節約,自己的襪子穿漏了,都不捨得換新的,不知補了多少次。他用的臉盆和漱口缸用了多年,上面的瓷掉了,還接著用。雷鋒一點一滴地為國家,為集體,積累著財富,以勤儉節約為美德。而今天的我們穿的暖暖,吃的飽飽的過著幸福的生活,一些人已經忘掉了勤儉節約的優良品質。雷鋒善於學習,就連看電影前一會兒的時間雷鋒都要看書,一點時間也不放過。也有人問過雷鋒叔叔:“就這么一點時間,你還看書啊!”雷鋒卻說:“時間短嗎?我已經看了三四頁了。時間雖短,可能看一頁算一頁,積少成多嘛!不抓緊時間不行啊!時間似流水不能讓它白白流走。”而我們現在坐在寬敞明亮的教室里學習,有著這么優越的環境,有什麼理由不好好學習呢?

雷鋒捨己為人,尤其對那些生活困難需要幫助的人十分大方。當得知遼陽地區遭到百年不遇的大洪災,他立刻跑到儲蓄所把自己兩年來在工廠,部隊積攢下的200元寄給了災區人民。他常說:“人民的困難,就是我的困難,幫助人們客服困難,獻出自己的力量,是我應盡的責任。”

像雷鋒這樣人還有很多很多,像最美老師——張麗麗、最美托舉媽媽——吳菊萍、遵守孝道的平凡女孩——孟佩傑、像新時期的活雷鋒——郭明義、他們都是當代雷鋒的鮮明寫照,都是我們學習謳歌的時代楷模。

我的身邊也有許多的活“雷鋒”代表。在學校,有一位二年級的小同學撿到了1140元,但他毫不猶豫的把錢交到了老師手裡,歸還了失主。這種拾金不昧的優良品德是我們學習的榜樣。我身邊的好人好事還很多很多,同學生病了,腳扭傷了,會有同學互相攙扶,問寒問暖,事情雖小,但折射出的大愛、雷鋒精神卻很大。

通過讀書學習,我感悟很多,做好事是美德,幫助他人是美德,無私奉獻是美德……就讓大家看我的行動吧!我要做新時期的雷鋒傳人,從小事做起,“以愛育愛”讓我們把愛傳遞,我們的社會會成為愛的世界。

我立志要以雷鋒為榜樣做一個有道德、有文化、有修養的人。好好學習,長大後做一個對社會有責任、有用的人。

《學雷鋒做有道德的人》讀後感作文3

今天,我讀了《學雷鋒,做有道德的人》這本書,我是含著激動的淚水把它讀完的。

雷鋒是偉大的。可雷鋒又只是一個普通的中國人,普通農民的孩子,普通的工人,普通的戰士,他學歷也不高。雷鋒是個平凡普通的人,可他卻做出了許多不普通的事。讓我感動的同時,也讓我對我的所作所為有所提醒。

雷鋒從小有一個苦難的童年,可他並沒有因此而放棄。因為他有一個鄉親組成的大家庭。他關心老人,幫助親人,感恩長輩。他連領得4塊月餅都不捨得吃,而是帶到職工醫院給因公受傷的工人們吃。雷鋒還在日記中寫到:

“有些人說我是‘傻子’是不對的。我要做一個有利於人民、有利於國家的人。如果說這是‘傻子’,那我甘心愿意做這樣的‘傻子’。革命需要這樣的‘傻子’,建設也需要這樣的‘傻子’”。

實際上,像雷鋒這樣的人不計其數。20xx年是一個平凡的年,在這一年湧現出了許多值得我們學習的人,讚美的事。最美老師――張麗莉,為了救自己的學生,當危險來臨的一瞬間,她毅然用自己的身體挽住了學生的生命,但自己卻失去了一雙腿。吳菊萍,托舉生命的最美媽媽,危險裹挾生命呼嘯而來,母性的天容不得剎那搖擺。她挺身而出,接住生命。孟佩傑,遵守孝道的平凡女孩,在貧困中任勞任怨,樂觀開朗,用青春的朝氣迎接這種種不幸,在艱難里,她無怨無悔,堅守清貧讓傳統的孝道充滿了每個細節。雖然艱辛填滿了四千多個日子,可她的笑容依然燦爛如花。

“學雷鋒,做有道德的人”聽上去很偉大,行動上做一個有道德的人並不難。只要從身邊的小事做起,我相信,一天,一小時,甚至就在那么一秒鐘,只要持之以恆的去做一件件有道德的事,你終將會成為一個有道德的人。我們要永遠記住高爾基的那句話——“給”永遠比“拿”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