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向雷鋒學習為話題的作文六篇

【篇一:向雷鋒學習】

雷鋒這個名字,我早就熟悉了,大家也大都知道雷鋒的事跡,但是有關雷鋒叔叔的故事,我卻知道的很少。晚上媽媽買回了《雷鋒的故事》本書,我如饑似渴,拿起來就捨不得放下了。

故事中寫了雷鋒的家庭,寫了他的爺爺、爸爸、媽媽、哥哥、弟弟都是怎樣死的,後來是本家六叔奶奶可憐他,收留了他才使他活下來。

雷鋒原名雷正興,“雷鋒”是他在去勒鋼工作時改的名字,他說“雷正興”是孤兒的名字,現在解放了,他已經不是孤兒了,所以就改名為“雷鋒”。在他短短的一生中,不知做了多少好事!而且每做一件好事,他都在日記中記錄下來。後來,在一次指揮助手倒車中,被倒下來的木頭砸傷了,最後由於失血過多而犧牲。

雷鋒叔叔總是想著為人民服務,我們一定要學習他的這種精神。我自己就用行動向雷鋒叔叔學習。

那次,我去姨姨家寫作業,把沉重的防盜大門推開進去後剛放開,就看到從樓上走下一位老奶奶,我立馬又使勁推開那扇沉重的大門,讓老奶奶出去。老奶奶直說:“我自己來吧,真是個懂事的好孩子。”象這樣的事還有很多。

同學們,讓我們都來向雷鋒叔叔學習吧,學習他的這種無私的精神,從小事做起,讓世界充滿愛。

【篇二:向雷鋒同志學習】

我不怎么愛看書,就是為了完成作業才讀了這本書。可是一看就看上了隱,書就像有一隻手抓住我,我不管怎么動也動不了。我整整看了一個下午,那就是《雷鋒》,他的每一個事跡都感動著我,從小就知道向雷鋒學習,向雷鋒學習。去不知道誰是雷鋒,自從看了這本書,我知道了。雷鋒是個好同志,他自小在湖南望城長大,他飽受苦難。新中國成立後,他受到黨和人民的親切關懷,他當過勤務兵,工人,又成了解放軍戰士。他不忘黨和人民的恩情,在他的心裡起了一個念頭——為人民做好事。並且他還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為人民服務是無限的。他從節約每一粒糧食,一顆螺絲釘,一度電做起,從不亂花一分錢,儘量為國家節約開支,他曾被評為“節約標兵”,有人不理解他,說他是傻子,但是雷鋒不顧及流言蜚語。依然把他攢下的錢捐給災區。可他們知道雷鋒做的事時,都被其感動了,都向他學習。

可是不幸的事,一次意外事故中,他因公殉職,年僅22歲,毛主席向全民發出“向雷鋒學習”的號召。後來有人無意間看見雷鋒的日記看見雷鋒所有事跡,將他的事全部公眾於世,雷鋒的事跡足足影響幾代人。

我要記住雷鋒的事跡,以他為榜樣,作另一個雷鋒,不但要發揚雷鋒的精神,還要走雷鋒未走完的路儘自己所能為人民服務。

【篇三:學習雷鋒好榜樣作文

說起雷鋒,大家肯定都不陌生,56年前的三月五日,毛主席題詞,發出了“向雷鋒同志學”的號召。一夜之間,雷鋒的名字響徹大江南北。一個普通戰士的光輝形象,從此深深地印在了中國人民的心中。

他是一個無私奉獻的人,有著一顆善良的心,雖然他已離我們而去了,但是他那慈祥的心,卻永遠留在了我們的心裡。他的那種艱苦樸素,一心為國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那種自強不息、捨己救人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那種助人為樂、為民服務的精神同樣值得我們學習。

記得有一次,我和我們組的值日生一起打掃完衛生倒垃圾時,發現垃圾箱旁有一堆垃圾,可能是低年級的小朋友夠不著垃圾箱倒在了箱外,散發出一股難聞的氣味。組長對我說:“咱們把這兒打掃乾淨吧!”可我卻頭一搖、嘴一撇地說:“這又不是我們的衛生區,又髒又臭的,我才不乾呢!”說完便飛似地跑回了教室。等我再去時,那堆垃圾已經被組長打掃的乾乾淨淨,看到她累的滿頭大汗的樣子,頓時感覺臉在被火燒。組長一邊收拾工具一邊語重心長地說:“雷鋒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車,我們要向雷鋒學習,決不能只停留在嘴上,要體現在實際行動中。”

是啊,我們向雷鋒學習,就要從做好每一件小事開始,從身邊最平凡的小事做起,隨手撿起地上的紙屑,你就是環保小衛士;幫助一個有困難的同學,你就是一個有愛心的少先隊員;珍惜每一分鐘,刻苦學習,你就是一個愛學習的小標兵;見到父母、老師問聲好,你就是一個懂禮貌的好孩子。

讓我們今後對待同學要像春天般溫暖,對待學習要像夏天般的熱情,對待自身缺點要像秋風掃落葉一樣——毫不留情,讓我們乘著和煦的春天,唱起《學習雷鋒好榜樣》,用實際行動來譜寫一曲又一曲春天的讚歌。

【篇四:一起來向雷鋒學習】

“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潤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線陽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顆糧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顆最小的螺絲釘,你是否永遠堅守在你生活的崗位上?如果你要告訴我們什麼思想,你是否在日夜宣揚那最美麗的理想?”我非常喜歡《雷鋒日記》中的這段話。雷鋒大家都認識,人們經常說:“雷鋒行路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車”。

雷鋒叔叔只是一個普通士兵,為什麼會贏得榮譽滿身?他雖然犧牲了,但他的精神又為什麼會感染了一代又一代的呢?從這本書中,我找到了三個答案:

一、“螺絲釘”精神,在每一個崗位上雷鋒叔叔都爭取發揮自己的光和熱,“做一顆永不生鏽的螺絲釘”。

二、“釘子”精神,雷鋒叔叔曾說:“釘子有兩個長處:一個是擠勁,一個是鑽。”正是靠著這種“釘子”精神,他努力學習了很多文化知識。

三、“傻子”精神,雷鋒叔叔平時節約每一分錢,卻把把節約的錢用來幫助有困難的人。這三點中,我最感動的是他的“傻子”精神,書中處處能看到這樣的事例:他出差時,帶的是硬硬的饅頭;他的襪子,縫了又縫,補了又補,補丁一層一層,卻怎么也不捨得買一雙襪子;他和戰士打完籃球,戰士們熱得汗流浹背,許多人去買汽水喝,唯獨他捧起水壺喝涼開水。

他說:“喝白開水一樣解渴。”是他小氣嗎?不是,只要人民需要他,雷鋒是“一擲千金”的。聽說戰友王大力的媽媽生病了,便以王大力的身份寄去了20元錢;發了大水,他把自己辛辛苦苦攢的錢毫不猶豫地全部寄出去,足足有一百多元。看到這裡,我不禁熱淚盈眶:雷鋒叔叔能捐出一百元錢,卻穿著這樣的襪子呀!說明他的心裡都是愛,對祖國的、對周圍人的。

我聯想到了自己,在家裡是爸爸媽媽的寶貝,平時吃得好用的好,東西就喜歡買好的新奇的;對於自己喜歡的毛絨玩具,總是不斷向家人索要,哪怕已堆積如山;衣服稍微舊了點就不想再穿,真的是一點也不節省。雷鋒叔叔做了好事不留名,而我做了好事就很想讓大家知道,等著大家來表揚。雖然我覺得自己也是個有愛心的孩子,但還遠遠不夠。

同學們,讓我們一起來努力,像雷鋒叔叔那樣,做好身邊的事,即使是一些平常的小事。相信我們在使別人感到快樂的同時,自己也會感到快樂!

【篇五:向雷鋒學習】

如果你是一條河流,你是否滋潤了乾枯的土地。

如果你是一本書,你是否把你那知識傳送給了大家。

如果你是一棵種子,你是否發出嫩綠的芽。

而雷鋒,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著,奉獻著。

雷鋒,一個平凡而又偉大的戰士。他年紀輕輕確做過不少讓人感動的事,他的事跡傳遍全國,他的名字更是家喻戶曉。他的一身都奉獻在全國人民上,所以我們要學習他這種精神,要發揚光大。

如:乘坐公共汽車的時候,主動讓座。

看見有老人提著許多東西,可以主動幫他/她去提。

看見同學生病了,可以幫忙送他/她去醫務室……

雖然,這些都是一些小事情,但是當你做了這些,你會得到他人的微笑或感激,你的心裡必定是比吃了蜜還甜。

有的人尋找快樂,快樂的根本就是幫助他人,愛戴他人,你的付出也就會有收穫,你那愁眉的臉也會變得開朗起來。

不僅如此,只有你願意付出,哪怕是付出一小份,而此時你得到的卻是一大份。

【篇六:我們都應該向雷鋒學習】

今天我終於讀完了雷鋒故事,讀完這本書後,我深受感動。

雷鋒叔叔在1940年12月18日出生,在他僅有4歲的時候,爸爸被被日本侵略者拉去當挑夫,遭到毒打後經常吐血,有無錢醫治,不久去世,小雷鋒失去了父親。

1946年,是個不幸的一年,也是個殘酷無情的一年。小雷鋒的哥哥,12歲就去給資本家當童工因患肺結核無錢醫治也死了。正當媽媽悲痛欲絕之時,連冰帶餓的弟弟喲死在了媽媽的懷中。為了維持生計,媽媽去給地主唐xx家做女工,受盡了欺辱卻無處審判,媽媽在這年的中秋節打發小雷鋒去隔壁玩,自己卻懸樑自盡了。從此雷鋒成了孤兒。

小雷鋒在黨的照料下,從校園當學生到去鄉政府當通訊員,一直到上軍營當戰士。

雷鋒叔叔不論在哪都是人民的榜樣,他任勞又任怨,不懼髒與累,對人民熱心於花魁,與戰士親同手足,和老人們親同一家。雷鋒叔叔記過一次二等功,記過兩次三等功,多次受團、營嘉獎……他的照片、日記和模範事跡,通過報紙電台做了廣泛宣傳。但他總是不驕傲,總是謙虛謹慎。

就是這樣的一個好戰士,一個黨的好兒子僅有二十歲就離開了我們——他在一次指揮一輛汽車時,被電線桿砸到頭上。

我們應該想雷鋒叔叔學習,做到任勞任怨,尊老愛幼,謙虛謹慎,不懼髒累,無論在學習中,在日常生活中,都要“天天向上”,時刻準備著做一個共產主義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