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中議論文:小議文言文之美

小議文言文之美

“文言文”, 第一個“文”,是美好的意思。“言”,是寫、表述、記載等的意思。“文言”,即書面語言,“文言”是相對於“口頭語言”而言,“口頭語言”也叫“白話”。 最後一個“文”,是作品、文章等的意思,表示的是文種。 連起來,“文言文”的意思就是指“美好的語言文章”。既然文言文本意就已指出了其美好,那么文言文究竟美在哪裡呢?

“文言文”,有人一聽到這三個字就頭疼,更是對於一些中學生來說;有人感覺文言文有點酸溜溜,這便是對於一些性格直爽的現代人而言;但也有人認為它很神秘,雖然模模糊糊,讀一遍下來,可能什麼內容都不清楚,卻還是會感覺到親切。

文言文與白話文比起來。文言文言語簡練,這一點可以從學生們寧願抄令自己百思不得其解的文言文卻不願抄通熟易懂的譯文中很明顯地表現出來,但學生不能在第一時間就讀懂,並不代表文言文就是火星文,而是學生的悟性還未達到一個深度。從而就引出了文言文與白話文的另一個不同——意境深遠。讀文章,意境很重要,倘若你深入了意境當中,那么對文章主題和思想的理解就比白話文的敘述來得還要快,還要直接,還要深入人心。畢竟不是所有的東西都是可以用文字型現得出來的,更多時候是要靠我們自己用內心去感受而得來的。這就好比一首名曲,不用作曲人去解釋這首曲子的來源及目的,用心去聽了的人自然就能體會到作曲人的心意,因為只要聽的人感受到了那種意境,那么一切盡在不言中。正是由於文言文的這種言語簡練和意境深遠才鑄就了它的美。

文言文之美,美的不是它善於運用“之乎者也”,而是“之乎者也”帶給你的那種意境和享受,讓你止不住地想去接近它,了解它,甚至擁有它。

文言文可以體現一個人的深度:可以增添一個人的內涵:可以提升一個人的文學修養。文言文是祖先們留給我們的一筆巨大的財富,它是屬於我們自己的語言。

就讓文言文之美成為我們自己的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