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中議論文:談忠言

談忠言

“良藥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面對誠摯的忠言,我們不能因為一時顏面上的過不去,而不屑一顧。應該虛心聽取別人的忠告,加以改正,從而走向成功。

唐朝的太宗李世明重用敢於直言的諫臣魏徵。魏徵進諫,凡是他認為正確的意見,必定當面直諫,句句都有力的批判著李世明的做與行,並堅持到底。其中有一次,為了多徵兵鞏固邊疆,唐朝原定十八歲以上的男子才能參加徵兵服役改為不滿十八歲男子,只要身材高大,也可以入伍,魏徵堅決不同意,一直扣住詔書不發,唐太宗大發雷霆,但魏徵認為如果把那些強身力壯、不滿十八歲男子都征來當兵,以後就無處徵兵,國家的租稅徭役就無人負擔了,經過魏徵的一番據理抗爭,李世明最終認同了魏徵的主張,下詔免徵不到十八歲的男子。李世明並沒有因為個人的面子問題而殺掉魏徵,而是誠懇聽取了他的建議,也正是李世明接納了各忠臣們的逆耳忠言,使得政治清明,天下太平,出現了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貞觀之治”。

但忠言逆耳,往往因為暫時的憤怒,貪得短暫的享受,只看到表面的瑕疵,而忘記苦口的良藥,以致因小失大。商紂王追求享樂,縱情聲色,他寵愛美女妲己,整天以殺人為樂,荒淫暴虐。國內民怨沸騰,而西方的周正蠢蠢欲動,忠心為國的大臣們無不心急如焚,紂王卻絲毫不理會,而且誰敢直言進諫,那些新鮮可怕的刑法便會降臨在誰頭上,幾個大膽的人慘死後,群臣們誰也不敢進言了,最終紂王滅國。僅僅因為個人的七情六慾,以致國破民怨,最後無容身之地,只得自取滅亡的紂王的下場警戒著我們要銘記別人的勸告。

“關心我者直言相告,恭維我者阿諛奉承。”只有那些真心相待你的親朋好友才會勸誡你,告誡你,我們要以真誠相待,謙虛的採納別人的忠誡,否則不僅是你會變得平庸無奇,忠告你的人也會因為你不屑與他的建議而疏遠你。讓我們走向成功吧——虔誠的愛上被人的逆耳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