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敵人學習

夷”是中國人的特別發明,意思是一、除了統治者以外的民族,有鄙視的成分。二、泛指外國和外國人、有敵視的含義。封閉的中國封建統治者自命不凡,自封天朝大國,看不起一切外來的人和物,故統稱“夷”。依次類推,外國人就在中國境內樹起“華人與狗不得入內!”的牌子。又比如:日本人稱什麼“支那人”“中國豬”。這些侮辱性待遇幾百年來中國人一直耿耿於懷。

中國人“發明造紙術印刷術指南針火藥”時的確很強大,西方自知弱小就學習“夷”之技並加以發展;利用指南針找到了美洲,把白人和黑人運到美洲,讓白人驅使黑人,至今黑人還經常受到歧視;利用火藥製造了洋槍洋炮,打得自以為強大的舊中國千瘡百孔破敗不堪。塗寫了令人肝腸寸斷的中國近代史,至今中國人每每讀起和談起這段屈辱的歷史無不捶心頓足、痛心疾首為統治者的封閉保守盲目自大腐敗無能而羞愧。

中國地大物博,人民勤勞勇敢文明智慧有較好的發展條件,為什麼近幾百年落後呢?主要是因為不屑於和不善於向“夷”學習。自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像睡醒了的獅子,大吼一聲:我要發展。於是引進“夷”的人才和管理經驗、資金全面發展經濟,要把祖先落下的虧空補回來,有識之士更是身體力行親自到“夷”考察學習,回來後大辦實業並頗有成績。比如海耳集團把冰櫃賣到了德國並在德國開了工廠,讓自以為是冰櫃祖宗的德國人也著實羞愧了一把。

這正應驗了中國的一句古話“三十河東三十年河西”。但願我們能抓住這千載難逢的機遇,向“夷”學習,向敵人學習,努力發展自己強大自己,讓中國人“夷“們面前揚眉吐氣。原創  劉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