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高分議論文800字

議論文寫作是高中階段作文教學的重要任務,也是對高中生進行思辨能力訓練的極好途徑,因此重視議論文寫作是教學大綱的要求。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高考高分議論文800字,給大家作為參考,歡迎閱讀!

高考高分議論文800字篇1

我們生活在當下。

這是最美好的時代,也是最糟糕的時代:我們賺的錢更多了,人情味卻更少了;我們的交通工具更先進了,公車上站著的老人卻更多了;我們登上月球探索太空,卻不願伸手幫助對面的鄰居;我們的股市價格一路狂升,價值觀卻成倍地下降;我們的社會都知道“此仇不報非君子”,卻怎么也流行不起來“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

而社會上數不勝數的忘恩負義之人,仇視一切事物之徒,更加深了社會道德危機。人們的心越來越狹隘,只懂索取、不懂回報之人,仿佛充斥著整個社會。

記得曾讀到一則故事:一對老夫婦遇到一個趕著回家過聖誕節的年輕人。年輕人買不到車票,在大雪紛飛的夜晚無法回家。老夫婦邀他共度聖誕節,遭到推辭後,竟主動將自己的車借給了年輕人。這樣的舉動令人感動,但接下來的事卻讓人心寒:這年輕人再也沒有回來,從此杳無音信。

一位著名作家在談到社會道德時,也曾說到他自己的親身經歷。他在一次散步時撿到一個錢包,打電話找到失主後,失主沒有半句感謝之詞,竟還要求他把錢包送還失主家中。

我們感嘆叢飛節衣縮食為貧困學生捐款,卻也憤慨在他重病之時無人援助;我們感嘆雷鋒無私地為人民服務的精神,卻也無奈於現在有些中小學生不知“雷鋒”為何人!

當整個社會呈現出曖昧的姿態時,我們需要一種有質感的態度來面對社會道德危機。這便是: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

一位即將不久於人世的老人,將自己的兒女喚到跟前,一一敘說何人何時幫助過自己,教導子孫們要報答人家。雖然老人一生坎坷,遭受過不少人的陷害,但他自始至終未提一句,只把感謝留給後人。這是我見過一個老人留給世界最好的禮物。他讓人們明白了感激的力量與回報的感動。

一位女士把自己430元稿費,很隨意地捐給了西北一個素未謀面的小女孩,但這位女孩卻把她的恩德深深地記在心裡,即便在貧困的條件下,仍堅持給她寫信——雖然這位女士已忘了這件事。小姑娘的善良、知恩讓人欣慰。

我們感嘆華農大學生小李的愛心,更為那個四年級的女生深深感動;我們感嘆大批青年出國深造,更感嘆他們中不少人回國報效的高尚。

西方有位哲人說:“別人愛我,我愛別人,這是小愛;我愛別人,別人愛我,才是大愛。”所以基督教有句名言佳句:施比受有福!

無論東西方,無論古今,“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都是我們為人處世的準則,它將促使我們的社會變得有思想、有內涵,它讓我們可以遙望一個美好的未來。

高考高分議論文800字篇2

大躍進時期,朱東潤老先生作為復旦中文系主任,自然被推上講台作“多快好省”宣言。可是老先生卻牙根緊咬,面色難看。簡直要上刑場似的,支吾了半天才說出話來:“我原計畫五年完成的三本書,現計畫三年完成!”話音剛落,台下便是一片鬨笑之聲。“太慢了!”可是老先生的倔勁卻上來了,說什麼都不肯再讓步:“不行!不能再少了!最少三年!”

這若是被日碼萬字的當代作家看見了,怕也是要笑掉大牙的。何必這么“倔”?何必跟“效率”較勁?簡直是一根筋!

的確,對於講求效率的智慧的當代人來說,這樣的做法,實在是不知變通,乃至於冥頑不靈了。三年,豈止是三本,著作等身怕也不是問題。只要願意“坐家”,輕敲鍵盤,日碼萬字也能輕鬆搞定。只是,如此隨緣、如此寫作,其成果怕也如稀釋過的咖啡,醇香不再,喝起來恰如變了質的白開水。

同樣“冥頑不靈”的,還有歷史學家江衍振老先生。他曾一度名聲鵲起,然而他的出名,卻不是因為有多少的“智慧”,而是因為“笨”。十多年的時間,老先生統共寫了三本書,加起來不過七十餘萬字,平均到每天不過百餘字。然而,為了蒐集史料,老先生訪遍了各地圖書館、書庫,翻閱了兩千多萬字的史料,直是“上窮碧落下黃泉”。如此辛苦如此笨,甚至弄得幾天幾夜不眠不休,最終才有了那么一點老笨結晶。然而,這樣的著作,定心讀來,方知是“字字含血”啊!

二老的作為,認認真真地昭示:真正的智慧,往往始於“倔”、成於“笨”,在於甘坐冷板凳,倔傲地向浮躁叫板,堅定地從“笨”處著手。古人吟詩“兩句三年得,一吟淚雙流”,方才有“語不驚人死不休”的震撼。然而,這種精神離今天的我們實在太遠了。在速度與效率所帶來的緊張與刺激中,精品之作也離我們越來越遠。我不敢說今天市場上的作品全部流於平庸,但在市場利潤的引誘下,可以肯定的是,有一部分,甚至是一大部分作品,早已隨浮華而去!“流水落花春去也”,這流失了的春華,恰恰是我們最可珍惜的“智慧”。

什麼時候,我們的作家能夠再一次手拍胸膛,咬牙切齒:“不行,最少三年!”

高考高分議論文800字篇3

維也納是個很聰明的城市。

作為歐洲工業的心臟,每天有數以萬計的人湧入這個城市,帶給這個城市來自世界各地的喧囂。維也納沒有城牆沒有法令,卻擁抱著一切。石油輸出組織的總部坐落於此,帶來的是歐洲各國的大企業,流出的是每日數以億計的財富。維也納很聰明,二戰後在“馬歇爾計畫”的幫助下,它迅速恢復經濟,並順應時代,出台各種政策吸引世界各地的投資者和無頭蒼蠅似的工業企業。在短短數十年間,它發展成了一個擁有百萬人口的工業大城市,維也納真的很聰明。

維也納本是個小小的歐洲城邦,但在哈布斯堡王朝統治時期,瑪利亞女王將所生的十六個女兒送出去和親。維也納很聰明,它以和親的方式不斷擴充著自己的領土,並以此成為當時最強盛的國家。

當然,同在哈布斯堡統治時期,維也納在擴充領土時還接受了莫扎特攪局般的音樂創新和如同雨後春筍般的維也納學派。維也納很聰明,它憑藉著莫扎特的音樂和自由的學術吸引了成千上萬的音樂家和學者。最終,它以音樂和學術上的繁盛再一次征服了世界。維也納真的很聰明。

維也納的智慧在於它的政策、律令、音樂、學術……然而,這些智慧或許能成就它的一時之輝煌,卻不足以支撐它於世界之巔而不倒。

幸而,維也納抓住了讓城市變為永恆的真正智慧。zuowenzx.com

當一次世界博覽會向它招手時,維也納客氣地拒絕了。就如同一位隱者讓世人一睹他的真容後又退回了深山。

有人說,維也納就如同一個圓。它的工業,它的喧囂都一直在圓的邊緣,從未再往前踏進一步。而圓的中間,是飄揚著優美音樂的小酒館,是散落在城市各個角落的維也納大學,是三萬四千張音樂會和劇院的每天座無虛席的位子……無論維也納的石油和金子碰撞發出多么大的聲響,你依舊能聽到城市中心聖蒂斯芬大教堂日暮時的鐘聲,依舊能看到弗洛伊德坐在沙發上向你微笑……

或許,正是因為維也納抓住了其智慧的本質,才沒有變得像工業革命後的英國一樣骯髒,才讓它的維也納森林永遠生機勃勃。

智慧是多種多樣的,我們也應該如同維也納一樣能夠抓住智慧的本質,創造出永恆光明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