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中考議論文閱讀訓練

在中考現代文閱讀中,議論文占據著重要地位,然而學生在答題中往往自我感覺良好,但是答題時卻得不到高分。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20xx中考議論文閱讀訓練,給大家作為參考,歡迎閱讀!

20xx中考議論文閱讀訓練篇1

①“駿馬能歷險,力田不如牛。堅車能載重,渡河不如舟。舍長以就短,智者難為謀。生才貴適用,慎勿多苛求。”這首古詩言簡意賅,形象地告訴人們一個“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的道理。眾生芸芸,無所不知、無所不能的全才是沒有的,再偉大的天才總也有不如人的方面。生而為人,只有具備了這種自知之明的心態,清醒地看到自己的強項和弱項、優勢和劣勢、長處和短處,才有可能找準適當的人生坐標,從而贏得成功的契機。

②歷史上的聖哲先賢,他們之所以能建功立業,名垂千古,原因就在於他們都具備博採眾長的精神,敢於宣稱“吾不如”。

③孔子問學生子貢,你和顏回比,誰的能耐大?子貢回答說,顏回聞一知十,我頂多只是聞一知三。子貢慨嘆“弗如也”,寥寥三字,擲地作金石聲。

④《史記·高祖本紀》載,劉邦在總結楚漢之爭的得失時說:“夫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張良);鎮國家,扶百姓,給饋餉,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眾,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此三人者,皆人傑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劉邦如此知人善任,得天下當然是勢所必然了。

⑤讀《廣師》,我們可以領教明末清初思想家顧炎武的類似高論:“艱苦力學,無師而成,吾不如李學中;險阻俱嘗,與時屈伸,吾不如路安卿;好學不倦,篤於朋友,吾不如王石山。”顧老夫子謙遜若此,被譽為“一代通儒”,令人誠服。

⑥瞿秋白在29歲時被選為中共中央政治局負責人,在一次會議上他懇切地表白:“搞農運,我不如澎湃、毛澤東;搞工運,我不如蘇兆征、鄧中夏;搞軍事,我不如葉挺、賀龍。”虛心謹慎,溢於言表,瞿秋白之所以為瞿秋白,基於此。

⑦確實,山外有山,天外有天,面對比自己強的人,由衷地說一句“吾不如也”,不但不會貶損自己,而且是一種值得稱道的美德。世界上,任何人在體能、技能、智慧型上的發展不可能至周至全。同理,一個人在品格修養上也不可能盡善盡美,總有“吾不如也”的時候。只有敢於承認“吾不如也”的現實,才能看清自己的特質,擺正自己的位置,做到舉優抑劣,揚長避短。怕只怕明知“吾不如也”,卻偏要與人爭個勝負,分個雌雄,那就是自己難為自己,令人不敢恭維了。

⑧生活的辯證法告訴我們,只有敢說“吾不如也”的人,方可望成為生活中的強者,事業上的翹楚,因為他們的胸懷比長天更廣闊,精神比高山更巍峨。

1、本文是一篇典型的議論文,讀後你認為它的中心論點是什麼?(2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為了證明自己的觀點,在文中多種論證方法,試舉例說出其中一種。(2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開頭引用的一首小詩在文章中有何作用?(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③④⑤⑥段的順序能否調換,為什麼?(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讀罷全文,請結合實際談談文中的“吾不如”與我們常說的“自卑、自暴自棄”有無區別?(4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2分)人貴敢說“吾不如”。

2、(2分)舉例論證,如:子貢、劉邦、顧炎武、瞿秋白等敢說“吾不如”,謙虛好學,最後都有所建樹。

3、(2分)引出論題,為下文展開論述作鋪墊。

4、(2分)不能調換,這幾段的事例是按時間順序排列的。

5、(4分)“吾不如”是表示人不可能是全能的,敢於承認自己的不足,並且用一種平衡的心態去欣賞別人,這是一種品德修養上的境界。“自卑、自暴自棄”是不考慮個人的實際情況的盲目競爭,是不足取的。

20xx中考議論文閱讀訓練篇2

⑴我是個鄉下孩子。母親是土生土長的鄉下人,沒什麼文化。但沒文化的母親對孩子的愛並不會因為愚昧、不科學的原因而比有文化的母親少一分,只不過有的時候會以“特別”的形式表現出來而已。

⑵念高三那年的一個周末,母親第一次搭別人的車來到縣城的一中。在遞給我兩罐鹹菜後,又興奮地塞給我一盒包裝得挺漂亮的營養液。我驚訝地問母親:“咱家那么困難,買它乾什麼?”母親很認真地說:“聽人家說,這東西補腦子,喝了它,準能考上大學。”我摩挲著那盒營養液嘟嚷著:“那么貴,又借錢了吧?”母親一笑:“沒有!是用手鐲換的。”那隻漂亮的銀手鐲是外祖母傳給母親的,是貧窮的母親最貴重的東西了。多年來一直捨不得戴,壓在箱底。

⑶母親走後,我打開一小瓶營養液,慢慢地喝下了那渾濁的液體,沒想到我當天晚上便被送進醫院。原來母親帶來的那盒營養液是偽劣產品。回到學校,我把它全扔了。

⑷當我接到大學錄取通知書時,母親欣然道:“那營養液還真沒白喝呀,當初你爸還怕人家騙咱呢。”我使勁兒點著頭。

⑸一個炎炎夏日,正讀大學的我收到一個來自家裡的包裹單。我忽匆匆趕到郵局取郵包,未及打開那裡三層外三層包裹得格外嚴實的小紙箱,一股濃濃的餿味已撲面而來。屏著呼吸打開才發現裡面裝的是5個煮熟的雞蛋,經過千里迢迢的郵途,早已變質發臭。心裡禁不住埋怨:也不動動腦子,這么大的城市,什麼樣的雞蛋吃不到?大熱天的,還那么老遠從鄉下寄,肯定要壞的。

⑹很快,母親讓鄰居代寫的信飛至。原來,前些日子家鄉正流行一種說法,說母親買5個雞蛋,煮熟了送給兒女吃,就能保兒女的平安。母親在信中還一再囑咐,讓我一定要一口氣吃掉那5個熟雞蛋……

⑺讀信的那一刻,我的心暖融融的,仿佛母親就站在面前,慈祥地看著我吃下了5個雞蛋。放暑假回家,母親問我雞蛋是否壞了,我笑著說:“沒有,我一口氣都吃了。”於是,我看到母親一臉的幸福,陽光般燦爛。

⑻畢業後,我寫信告訴母親我交女朋友了。母親十分歡喜,很快寄來了一條紅圍巾。當我拿給女友時,她不屑地說:“多土啊,你看現在誰還圍它?”女友說得沒錯。城裡的女孩子,幾乎沒有一個圍這種圍巾的。

⑼後來,我跟女友的關係越來越淡,最後只得分手。那日,我問她:“那條紅圍巾呢?”“那破玩意兒我早扔了,你要,我可以再給你買一條。”我當然沒有要一條。只是心裡充滿悲哀,為母親那條無辜的紅圍巾。

⑽後來當我和妻戀愛時,我送她的第一件禮物,就是跟母親那條一模一樣的紅圍巾,並告訴她是母親買的。妻很珍惜。

⑾後來,母親曾自豪地跟很多人說:“一條紅圍巾,一下子就幫兒子拴住了一個好媳婦……”看著母親那一臉的喜悅,我當然不能告訴母親,這個媳婦不是用她那條紅圍巾給“拴住”的……

⑿不過這有什麼關係呢,我只要知道母親是愛我的,而我能給予母親的最大安慰就是——讓母親知道正是這愛成就了兒子的人生幸福。所以這三件事的真相我決定永遠不告訴母親。

1.請用簡潔的語言概括出本文所寫的三件往事。

2.文章開頭說:“母親是土生土長的鄉下人,沒什麼文化”,在文章結構上起什麼作用?

3.認真閱讀第2段,揣摩加點的詞語,通過合理想像,簡要描述母親當時的心裡活動。(30字以內)

4.幸福不是抽象的,而是具體可感的。文章最後一段說母親“成就了兒子的人生幸福”,請問這“幸福”在本文中具體指哪幾個方面?

5.文章所寫三件事,如發生在你身上,你會告訴母親嗎?為什麼?

答案:1.①母親用銀手鐲換營養液。 ②母親郵寄熟雞蛋。 ③母親寄送紅圍巾。 2.為敘述三件事(母親愛兒子的“特別”方式)作鋪墊。 3.符合文章意思即可。 4.考大學、保平安、娶媳婦。 5.開放性試題,言之成理即可。

20xx中考議論文閱讀訓練篇3

我愛戀的榕樹,不知道使多少陌生人為它興嘆過,傾倒過。

真是太壯闊了。只要你接近它,就會感到它的全身,都充滿著一種最動人的東西,這就是生命。

善於思辯的哲學家說,美就是充滿生命的人和物。我相信,因為榕樹,我才相信。

幾乎是整個童年時代與少年時代,我都在觀賞這種洋溢著生命的大樹。

我喜歡這種綠色世界在無風中的平靜、雍容、豐盛、滿足,像沉默的大山一樣巋然而立。

我更喜歡它在風中的時刻。榕樹的每一片綠葉,都像風帆那樣善於捕捉最弱的微風。因此,當輕風吹拂的時候,它的葉子就會顫動起來,剎那間,樹上好像千百萬綠色的蝴蝶,在一開一翕地扇著翅膀,共同編織著生命的織綿。

更使我陶醉的是雄風吹動的時候。此時的榕樹,瞬息間從沉默的大山變成洶湧的大海,波浪在樹梢上澎湃著,時時發出拍打藍天的沙沙響聲。

有一位很重感情的北方朋友告訴我,他第一次見到南國土地上的高大榕樹時,幾乎嚇呆了。榕樹那企圖籠罩大地的濃陰,那企圖吞沒白雲的樹冠,那企圖飲盡地下全部水分的根群,那陡立而又彎曲多節的巨枝所構築的殿廊、山脈、峽谷和道路,一起在放射著生命的光波與音波。這種柔和而強大的波浪,把他的心靈搖撼得很久很久。

在撼動中,他感到自己的生命被另一種強大的生命所照明,所溶解,所征服。覺得自己完全被這種強大的生命所俘虜,並且被剝奪了身上的渺小、卑瑣、頹唐與消沉。在樹下,澄清的空氣中,他覺得自己的靈魂升騰起來了,仿佛也變成了一隻扇動著翅膀的綠蝶,也在這個充滿生命的蔥蘢世界中快樂地翔舞。

我比這位北國的友人更了解榕樹,生命里積澱著更多的榕樹的碧葉。

小時候我迷戀過一棵倔強的小榕樹。它就在幾乎沒有泥土的地方發展它的生命。它那生的征程,就在我家屋後的一塊渾圓形的岩石上進行。大約三年時光,我一直追隨著它的足跡,注視著它那平衡而堅實的腳步。

我不知道它是在岩縫的哪一處破芽而出,只看著它從縫穴里長出來的最初的嫩枝。這株嫩枝在岩石的懸崖上,沉著地、緩慢地跋涉,攀登,開拓著本沒有路的路,本沒有前方的前方。當它發現岩石身上的小坑窪處,有一點薄薄的塵土,就果斷地在那裡紮下了根,紮下一個營寨,然後又向前伸延,邁進,不倦地繼續尋找著前方險峻的路,險峻的希望。

更使我驚訝的是,它在找不到任何營寨的時候,竟從生命深處撒出一束根須,像蠶兒拋出的銀絲。柔韌的絲朝下生長,直至親吻到地面上的小草。後來,我才知道,這就是所謂氣根。在沒有泥土的時候,氣根憑藉它奮發的天性,吸收空氣中的水分,然後把自己養育成榕樹另一翼的生命線。

突破、掙扎、發展、挺進,這是一支青綠色的生命進行曲,這是一支鐵流似的生命凱鏇曲。

正是這支無聲、無畏的歌,把巍峨的韌性,第一次灌進了我的貧窮而乾旱的童年,灌進了我的還在襁褓中的人生。

21.從上文看,作者對故鄉榕樹的情感有:愛戀、 、 、 、 、讚嘆。(用文中詞語填空)(4分)

22.“(我)生命里積澱著更多的榕樹的碧葉”一句中“碧葉”的意思是 。(2分)

23.聯繫上下文,談談你對文中畫線句子的理解。(3分)

24.作者說“我比這位北國的友人更了解榕樹”,作者還了解到榕樹的哪些特點?(4分)

25.本文是一篇語言優美的散文。請你以讀書筆記的形式,摘錄兩處富有表現力的語句,並作簡要的點評。(友情提醒:點評,可談語句的表達效果,可說自己喜歡的理由。)(5分)

摘錄 1. 2.

點評

21.喜歡 陶醉 迷戀 驚訝 22.榕樹的精神品格 23.北方朋友為榕樹的強大生命力所震撼,所鼓舞,從而使心靈得到淨化,靈魂得以升華。 24.頑強而默默無聞 沉穩而奮發進取 25.示例:①“此時的榕樹……沙沙的響聲。”運用比喻、誇張手法,形象表現榕樹沉穩的特點,突出其強大旺盛的生命力。 ②“它在找不到任何營寨的時候……像蠶兒拋出的銀絲。”“撒”“拋”兩個動詞,用得生動傳神,表現了榕樹頑強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