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並列式滿分議論文

在高中作文教學中,議論文教學占據著重要的位置,議論文作為套用性較強的文體,現實教學中,一直存在重指導,輕實踐的現象。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高考並列式滿分議論文,給大家作為參考,歡迎閱讀!

高考並列式滿分議論文篇1

追求是一盞不朽的長燈,點亮人生。追求是十年如一日的執著,與命運的爭鬥。

曼德拉,現代和平之父,前南非總統。他的一生經歷了命運的戲弄,十餘年的牢獄之災,讓他從年華尚好的青年變成了發須盡白的老者,巨大的落差沒讓他放棄對自由和平的追求,反而全身投入祖國的偉大事業中,帶領著傷痕累累的南非人民,也曾有人力勸他向害他的人報復,而曼德拉只是一笑置之讓民眾放下仇恨去寬待他人,和平之鴿飛帶希望來到南非。正是他對自由和平的追求,讓他依舊可以笑迎一切,感動了無數人民,世界也為他喝彩。

毛澤東,一代偉人。他本可像其他學子一般安穩度過歲月,可是在偌大中華遭受列強欺侮時,他棄筆從戎說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憑著過人膽識投入戰爭中。國共合作的再次破裂,蔣黨對革命人士的瘋狂殘虐,以至紅軍被迫長征的死傷慘重,他忍著戰友離開的悲痛提出了農村包圍城市的重大戰略,井岡山根據地的建立,搶渡黃河,和平解放北平,他深知只有強國才有話語權,於是當五星紅旗伴著國歌升起剎那,國人熱淚盈眶,當東方紅進入太空的片刻,世界為之驚訝。可此時的主席卻是孤單一人,兄妹喪命於戰場,愛妻離世,連他最疼愛的小兒子也由他親手送走長眠異國,為了中國的未來他嘔心泣血,他與無數革命黨人的追求為炎黃子孫撐起一片藍天。

又如鄧小平爺爺的三進三退,在文革中始終堅守,才有了後來的科技強國。屈原投於汨羅江以死明志的悲壯。

因為追求,我們才有一站到底的決心,有那敢叫日月換新顏的魄力,那便讓我們中流擊水,浪扼飛舟吧。

高考並列式滿分議論文篇2

在我們的生活和學習中,會碰到許多的困難和問題。在面臨這些未知的問題的時候,總是會不由自主地感到恐懼、退縮,在內心裡把這些困難放大,反而產生了更多的煩擾。

林肯還小時,父親的一處農場上散落有許多石頭。一日,林肯的母親建議將那些石頭搬走,但林肯的父親說,如果可以搬,主人就不會將其出賣。就這樣,那些石頭就一直立在那兒。直到有一天,林肯的父親去城裡買馬了,在母親的再次提議和帶動下,那些石頭很輕易地就被搬走了。其實,那些石頭並不是林肯父親想像中的山頭,而是一些孤零零的石塊,只要往下掘一英尺,就可以使它們晃動。

有些事情,一些人之所以不去做,只是他們認為不可能成功。實際上,有許多不可能,只存在於人的想像之中。

有一個真實的故事:1796年的一天,德國哥廷根大學,一個很有數學天賦的19歲青年吃完晚飯,開始做導師單獨布置給他的每天例行的三道數學題。前兩道題在兩個小時內就順利完成了。第三道題卻使他感到非常吃力。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了,第三道題竟毫無進展。困難反而激起了他的鬥志,他奮鬥了一個通宵。當視窗露出曙光時,上天也向他露出了微笑——他終於完成了這道難題。見到導師時,青年有些內疚和自責。他對導師說:“您給我布置的第三道題,我竟然做了整整一個通宵,我辜負了您對我的栽培……”

導師接過學生的作業一看,當即驚呆了。他用顫抖的聲音對青年說:這是你自己做出來的嗎?青年有些疑惑地看著導師,回答道:是我做的。但是,我花了整整一個通宵。導師請他當著自己的面再示範一次,青年很快做了出來。導師激動地對他說:“你知道嗎?你解開了一樁有兩千多年歷史的數學懸案!阿基米德沒有解決,牛頓也沒有解決,你竟然一個晚上就解出來了。你是一個真正的天才!”

原來,導師也一直想解開這道難題。那天,他是因為失誤,才將寫有這道題目的紙條交給了學生。每當這位青年回憶起這一幕時,總是說:“如果有人告訴我,這是一道有兩千多年歷史的數學難題,我可能永遠也沒有信心將它解出來”。這位青年就是數學王子高斯。當高斯解一道兩千多年的數學難題時,僅僅把它當作是一般的數學難題,所以他沒有恐懼,沒有對自己懷疑,反而信心百倍,僅僅用了一個晚上便解出了世界數學史上的難題。

人生路上難免會遇上一些困難,但如果我們在做事之前,總是潛意識的把困難無限的放大,把困難時做不可逾越的山頭。那生活就會像泰戈爾所說的那樣:“如果你因為錯過太陽而哭泣,那么你也將錯過星星。“相信自己,移開困難上的放大鏡,奮力一搏,你會發現困難只是一塊塊可以搬走的石頭。

高考並列式滿分議論文篇3

爺爺是個老中醫,家中總是堆滿了各式各樣的草藥。我總是喜歡端著小凳在一旁靜靜地看爺爺磨藥,熬藥。可當那一縷縷藥氣逐漸瀰漫整個屋內,我卻厭惡地遠遠躲避。

小時候常在藥鋪里玩耍。高大結實的櫃檯,黑褐色的漆面,發黃陳舊的標籤,一副小秤,一雙巧手在重重的藥櫃之間穿梭不歇。爺爺時常會像變戲法似的對哭鬧的我拿出幾枚甘草片,我含在嘴中,一絲淡淡的甘甜縈繞舌間,於是忘記了藥鋪苦澀的氣味,嘴角微揚,暢想著在遙遠的山中,是不是也有人溫柔地採摘這些草藥,然後晾曬,品嘗……

童年是在一碗碗褐色藥湯里度過的。爺爺佝僂的背影,藥罐里冒出的氣體,還有不斷舔舐著罐底的藍色火苗,都一一定格在時光碎片裡。那時爺爺總會端著一個白瓷碗,手裡帶著兩塊冰糖,笑眯眯地遞送到我面前:“良藥苦口利於病,乖囡囡,喝了藥身體就好了。”我卻時常任性地將藥碗打翻,留下爺爺獨自躲在屋內哭泣。

在病榻上層能靠看書畫畫來消磨時光。於是從家中破舊的中草藥圖典里認識了許多美麗的名字:白芷,半夏,紫宛,青黛……爺爺不厭其煩地告訴我它們的功效作用。我常常想,她們前世一定是溫婉綽約的美麗女子,然後化作這些草藥給病人以最大的安撫。《紅樓》里林妹妹讓人惋憐的身影,也許只有藥香的襯托才楚楚動人吧。夏喝香薷解暑,冬喝冰糖燕窩……氤氳里的瀟湘館才顯得如此與眾不同。

還曾和爺爺去鄉間採藥,一路上的陽光明媚或是細雨霏霏,背著背簍的爺爺專注地捻著一顆草藥,細細地嗅著。回來路上,竟看到一家小小的藥鋪。爺爺熟悉地和他們打著招呼。原來,這樣的草藥香,己然成為一種獨特的鏇律,飄散在天涯海角,散落在城市鄉間每一個角落,給病人帶來最溫柔的健康保證。

爺爺又在熬藥了,我不再逃避,“乖囡囡,快讓藥氣熏一熏才好呢!”藥香如蝶,滿室翩飛,滿室氤氳里,是爺爺慈祥的笑容,和我理解的沉思。

這樣苦澀的藥香,卻成為我心中最香醇的餘味與芬芳,伴隨著爺爺的愛,細緻,綿軟,濡染浸透我的人生。這纏繞而揮之不去的藥香,是我生命最美好的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