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議論文作文

議論文中的記敘,通常叫做事例,這一個稱謂雖不太準確,但在議論文的寫作中卻是不可逾越的坎,是學生議論文寫作出現問題較多的地方。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高考議論文作文,給大家作為參考,歡迎閱讀!

高考議論文作文篇1

中國隊雖然包攬了世乒賽所有的金牌,但是,我感到的並不是喜悅,一種獨孤求敗的淒涼之感油然而生,高處不勝寒。中國隊,太需要一個對手了。而在於人生中,又何嘗不是如此呢,一個擁有對手的人應該是幸福的,因為你的對手,會伴隨你一路成長下去,直到你登上最高的山峰。

時勢造英雄,英雄造英雄。英雄往往都是成雙成對的出現,勾踐與闔閭,曹操與劉備,毛澤東與蔣介石。他們看起來是對手,但是他們卻都成就了對方,同時也成就了自己,而正是自己對手的存在,可以使你加倍努力的學習,去奮鬥。最終功成名就。

始皇一掃天下,我相信他所得到不是萬人唯我獨尊的喜悅,而是無人能敵,無戰可戰的寂寞與蒼涼,他失去了奮鬥的目標,同時也迷失了自己,最終秦朝二世而亡。劉邦雖然喜錢財,好美姬。但是項羽的存在,卻使他由一個街頭混混,成長為一個帝王之才,我相信劉邦將死之年,最懷念的不會是別人,而必定是他一生的對手--項羽。

幸福使人麻木,而痛苦卻讓人成長。往往帶給你幸福的人,我們記得不甚清晰,但是給予你巨大傷痛的人,我們卻記得刻骨銘心。一個沒有對手的人生是一個不完整的人生。每當我看《康熙大帝》時,看到康熙在千叟宴上敬酒,我都感動的熱淚盈眶,他敬了三碗酒,第一碗是敬孝莊皇太后,第二碗敬各位臣工,而這第三碗酒,他這么說的:"這第三碗酒,朕要敬給朕的死敵們。螯拜、吳三桂、鄭經、葛爾丹,還有那個朱三太子啊,他們都是英雄豪傑啊,他們造就了朕哪,他們逼著朕立下了這豐功偉業。朕恨他們,也敬他們。哎,可惜呀,他們都死了,朕寂寞呀!朕不祝他們死得安寧,祝他們來生再世再與朕為敵吧!"

這是何等的豪邁,何等的不屈啊。

英雄自古多磨難,千凶萬險終破繭。

請留給自己一個對手吧,留給自己一個奮鬥的目標,讓自己永遠充滿活力。

請祝福自己的對手吧,正是因為他們,你才得以獲得今日的輝煌。

請珍惜自己的對手吧,因為你總有一天你會發現,他們在你心中的無可替代的分量。

我們不做獨孤求敗,我們都是有血有肉的漢子,我們會敬重我們的對手們,他們和我們共同進步,共同成長。終有一天,我們大家都會闖出一片屬於自己的藍天。

高考議論文作文篇2

樹求禽獸以攜,遭拒;結實以靜候,則鹹相食,其籽得傳。

《勸學》有云:“君子生非異也,善假於物也。”然他物何以願為我所用?蓋因其腹中有物,非空也。

人,只有自我修行,價值昭彰,才可求他人賞識,所謂“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即是此理。修心如蓮,不蔓不枝,香遠益清。田田的荷葉間一段綠波,愈令風荷芳行萬里。

漢有昭君,不賂畫工,寂寂深宮她沉婉若水。修心如蓮,終得一日,天理昭昭。她的傾城姿容醉了天子,醉了使臣,以公主之位和親匈奴。識大體的智慧,濟蒼生的胸懷,沉著大氣的風範,令她成為一首絕唱。直至百千年後,人們仍可從杜甫的吟誦中瞥見那一抹驚鴻的倩影,驚艷了歲月。是什麼讓一位紅顏以扶柳之態名留青史?是其內在的德。修心如蓮,憑自我價值在歷史長河中熠熠生輝。

蜀有孔明,“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躬耕於南陽,不爭虛名於諸侯。然而一代名主劉玄德恭敬相邀,三請兩拒,傳為美談。如果他不是臥龍先生,只是一介凡夫俗子,又有哪個帝王會甘心低頭細語呢?羽扇綸巾間的豪情膽識是其吸引劉備的法寶。修心如蓮,孔明靜候。以兼濟天下之大才贏得生前身後名。

姜子牙垂釣言:“願者上鉤。”八十高齡遇文王。可見,世人渴求的與年齡無關,與相貌無緣。內在價值的升華才是一個人得到讚賞的根源。

甜美的果實讓飛禽走獸們心甘情願地為之奔波;幾句空話卻沒有激起一絲漣漪,人性說到底總還是帶著那么一點點的自私與冷漠。為利相謀是最正常不過的事情,我們誰也沒有必要因此去指責他人。如何讓他人盡心盡力地伸出援手?我們應當磨礪出自我價值,給別人一個襄助自己的理由。人,如果一味只求索取,最終沒有誰會願意施予。

修心如蓮,讓馨德之香愈遠愈清。礪己如實,令品質之花不凋不敗。

於天地山川中探求,亦得此理。紫雲英鋪滿山野而無人理睬,菟絲子則更令人厭惡。然而,蘭花之較弱易萎,仍有人大費精力悉心養護。蚌深臥水底,恆有漁人冒死打撈。為何?因其有內在價值值得人為之一搏。唯有自身璀璨如星空,如鑽石,如珍珠,才可讓人於萬千沙礫中發現自己。不入法眼,焉得相助?

嘗怨世之漠然,冷眼不助。心境達然後方知是己身之妄求。人之助我,謝之;人之袖手,解之,後以明德召之。修心如蓮,己之昭彰如朗月清輝。

何妨互利?世界吻我以歌,我送以清香,修心如蓮。

高考議論文作文篇3

我喜歡林則徐的一副對聯:“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容納百川,成就了浩瀚的大海;容納無數天體,成就了無邊的宇宙。自然界如此,人心也如此。中國古代有句俗話,宰相肚裡能撐船。說的是做大事的人,必須有大量。

我喜歡藺相如,不僅僅因為他敢於在威風如虎的秦王面前仗義執言,捍衛了趙國的利益;更是因為他為了國家的大局,在廉頗宣惡言“我見相如必辱之”之後,不與廉頗爭列:每朝時,常稱病;甚至走路碰到了廉頗,也“引車避匿”。而當廉頗得知藺相如這樣做是“先國家之急而後私仇”的真相的時候,羞愧難當,親自登門,負荊請罪。留下了一段流芳千古的美談——將相和。

我不喜歡舞台上的白臉曹操,所以小時候看三國演義,急切地盼望他打敗仗,快快垮台。然而,事與願違,曹操不但沒有垮台,反而實力越來越強,這是為什麼?現在我明白了,他勝在了具有海納百川的胸懷。張繡曾經殺了他的長子,可以說是有刻骨仇恨,但最終卻成了他陣前的猛將;陳琳當年替袁紹起草檄文,罵了他的八輩祖宗,等於掘了他家的祖墳,可是最終卻成了他帳下的謀士。有這樣的容人的氣度,事業哪能不成。

我替周郎惋惜,如果他不糾結於“既生瑜,何生亮”,而把諸葛亮的智慧當做自己的智慧來欣賞,把諸葛亮的成功當做自己的勝利慶賀,“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的風流人物也許就不會英年早逝。

由古人的故事,我想到了同學關係。我們天天生活學習在一方空間裡,難免會遇到一些不順眼的人,不順心的事。但是只要我們以包容的心態來對待我們的同學,我們的同學之間就能和諧快樂。包容了別人,你內心的空間不但不會縮小,反而會神奇地擴大。包容越多,你的胸懷就越寬廣,你的人生價值就會越大。

還記得說過的一句話:“寬廣的太平洋有足夠空間來容納中美兩個大國。”真是高瞻遠矚!今天他將以xx的身份踏上美國的國土,兩個大國的元首將進行“不扎領帶”的會晤。中國和美國,這兩個曾經敵對的大國都能實現互相包容,我們同學之間,還有什麼不能包容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