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字左右高中滿分議論文範文

議論文包括論點、論據、論證三個要素,其中論證連線著論點和論據,是議論文的核心。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高中滿分議論文範文,希望可以幫到大家!

高中滿分議論文範文:強者有志

歌德作《浮士德》,嘔心瀝血,他說:“我的創作好比推一塊石頭上山,石頭不停滾下去,我又推上去。”

蒲松齡意氣風發,他說:“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

我說:“弱者無能,妄自菲薄;強者有志,堅定自強。”

海底有兩隻蚌,一隻抱怨沙粒的折磨,一隻安逸自足,不思進取。沒有了好的心態,就如一股火焰,青煙裊裊,慢慢地把你的日子灼燒成一堆死灰。若用火再去點燃它,就好比把一片焦黃的枯葉泡在水裡,還能泡出綠色,還能泡出希望來么?

弱者注定失敗,因為他缺乏鬥志,缺乏恆心,缺乏進取。蚌的生命會如兩縷青煙,飄過,不再。

強者有志。毅力以磨平高山。

成功之路哪處不是充滿荊棘和崎嶇的山徑,看似平靜無風的水面,卻暗流涌動。即使選對了道路,但畏懼,埋怨會把荊棘放大,足以消磨鬥志何來的成功?偉大變成渺小,只有一步;但再走一步,渺小就可變成偉大。強者之志,與日月爭光!

強者有志。有志始知蓬萊近,無為總覺咫尺遠。

被施以宮刑的司馬遷固然痛苦,但他忍受著並完成了“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史記》;當光明的前途被陰霾所遮,桑蘭卻深諳“只有把你的臉迎向太陽,才不會有陰影”的道理,從容面對生活;保爾以鋼鐵般的意志,戰勝了貧窮、疾病以及戰爭,他的精神使世界的每一個角落都開滿了不屈的青春之花。他們不畏困難,堅持自己的信念,痛苦乃成功之源。

強者有志。旁觀者的姓名永遠爬不上比賽的計分板。

人要上進,就該為自己爭取。智者一切靠自己,愚者只會順其自然而碌碌無為。志在行,行在成。橄欖枝是會戴在布滿汗水的頭上的,為自己爭取前進的勇氣和機會,才能繪就未來的華章。

荊軻刺秦王,“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遂驅車絕塵而去,終不歸。志之堅,志之壯,志之恆,唯強者有。

強者,方能孕出珍珠,擷星斗鋪就未來。強者有志,自強於世。

唯強者有志。

高中滿分議論文範文:論習慣

習慣了巨浪的翻滾,大海因此而雄渾;習慣了飛沙的狂舞,沙漠因此而壯美;習慣了翱翔於天際,雄鷹因此而成為空中王者;習慣,鑄就多彩人生。

由於玻璃擋板,使得鱷魚多次的努力功虧一簣,縱使已然撤去其中阻礙,將美食擺在眼前,鱷魚也只是無望的望著。從這則材料中,不難發現,鱷魚之所以無法享受美食,原因就在於他已經習慣了失敗,縱然成功離它只一步之遙,他也只能當個路人罷了。

生活中有太太多多多的因為習慣讓我們甘於落後的例子了,無論在經濟上,學習上亦或是其他方面。也許你曾注意到當一個老師責問學生的字為什麼這么差時,藉口往往是“習慣了”。短短的三個字,把人們的惰性發揮到了極致,也成為了人們自省的最好藉口;也許你也曾注意到,當你走在繁華的街道上,會不時看到一兩個乞討的人,也許對我們來講,同情會更多一些,然而對於那些乞討的人來說,接受同情和給予已成為他們的習慣,他們早已忘記人生是靠拼出來的,更把“堅強”二字拋於腦後,也正是因為習慣,他們的一生就這樣白白的虛度了。

莎士比亞曾說:不良的習慣會阻礙你走向成名,獲利和享樂的路上去。因此無論是誰,都不要讓習慣成為生活的必需品。因為習慣的力量是巨大的,他的好壞能夠影響到我們的前途

當然,對於習慣,我們並不是給予全盤否定的。也許正是因為習慣了凌駕於他人之上,曹操才擁有那王者風範;也許正是因為習慣了每天早上的500次三分投籃,拉里伯德才成為NBA史上最出色的三分球投手之一;也許正是因為習慣了團結,汶川地震之際,人們才能萬眾一心,共同攜手度過難關。

人是一種習慣性的動物,無論我們是否願意,習慣總是無孔不入,滲透在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有調查表明,人們日常活動的90%源於習慣和慣性。因此正如奧斯特洛夫斯基所說:人應該支配習慣,而決不能讓習慣支配自己。

習慣充斥著我們的人生,無論它讓你的人生潮起或潮落,我們都要努力去嘗試,於人生添一抹傳奇色彩。

高中滿分議論文範文:反應速度也是成功的關鍵

我在一篇文章上看到過一個節目叫《分秒必爭》,聽到這個名字都知道是一個非常講究速度的節目。主持人用最快的速度把題目念出來,之後參賽的兩隊搶答。有一點點現在的《一站到底》。當然,就和《一站到底》一樣,參賽者都是來自各個學校的精英,實力常常不相上下。而往往獲勝的都是最先按鈕的。他甚至連題目都還沒有聽清,就已經按了按鈕。一邊按,一邊想,就算那短短的一年秒鐘,就想出了答案,獲得了分數。相反的,輸的那一隊很可能每次都能在同一時間想出答案。只是因為他們沒有先按按鈕,所以失去了答題的機會。

同樣的道理參加競崗的人常說,先不要考慮你的主張能不能實現。要知道如果競崗不能成功,就連半點主張也無法實現。而是我們的班級里也是這樣的,去年有一個網頁設計大賽,而我們都是大一的學生還沒有接觸到這個知識點,但是每個班級都有一個名額參加比賽。當時我是心花路放的,因為我比較喜歡網頁設計,但是我又在考慮自己一點基礎也沒有我又害怕去只是湊人數。然後就在我糾結的時候,已經有人報名了,所以我就錯失了那個名額。其實我們班上百分之99的人都還沒有接觸到網頁設計。而去的那個人也是這樣的。但是她卻通過了比賽,增加了網頁設計這方面的知識,也了解到了網頁設計比賽的內容和流程,也豐富了她的閱歷。當時我確實是後悔不已,我算是明白了一個道理,不管怎樣先搶到一個機會,再去想接下來的事情。

以上的事例都證明了,在人生的戰場上,當兩個人戰鬥時,在只有一把槍的情況下,誰先搶到了那把槍,誰就可能先把對方撂倒,活到最後。既然對方已經倒下了,就不會仔有人和你爭,既然沒有人在跟你爭,指責你的聲音也不會出現。

不管是生活還是學習中,人生里總有很多情況並不是你有實力就能贏的。很多時候,輸贏往往取決於你的反應速度。特別是兩個人實力相當的時候。但也別忽視實力比你差的對手。因為如果他反應速度比你快,就算你再有實力,你連表現自己的機會都沒有,又何談能贏對方呢?所以反應速度也是取勝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