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反思維寫寫愚公移山議論文

學生們喜歡對事物進行辯證分析,喜歡有不同的看法,所以對於愚公移山也有自己的逆反思維。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逆反思維寫寫愚公移山議論文,給大家作為參考,歡迎閱讀!

逆反思維寫寫愚公移山議論文篇1

作者:趙璐

傳說很早以前,在冀州以南,河陽以北有兩座大山,一座是太行山,一座是王屋山,山高萬丈,方圓有七百里。

大山的北面,住著一位叫愚公的老漢,年級快九十了,他家的大門正對著這兩座大山,出門辦事得繞著走,很不方便,愚公很惱火,決心把這兩座大山挖掉……

這是一個人們耳熟能詳的故事,多少年來,人們都在讚譽愚公的堅持不懈,古往今來,又有多少人在學習這愚公精神,可是,事實上,在這件事中還有一個不為人知的故事大家並不知道。

我就是這故事的主人公愚公——的兒子阿大,我同樣也參與了震驚世界的“壯舉”,人們只是在一直在讚揚著爹的堅持不懈和我們的團結一致,可是人們並不知道,其實我們並不團結,我們所有人都在一起挖這座山,這不假,但是我們每個人的目的並不相同,我爹是為了挖平這兩座山好去趕集方便,而我卻有自己的打算,所以,其實我們並不是所謂的那么團結。

我的想法很特別,說出來也不怕大家笑話,在山的那邊,有一個姑娘,叫金鳳,她長得漂亮,心地善良,是個不可多得的女子.她是我的心上人,我們兩個人,我有情,她有意,可就是因為這兩座大山的阻隔,我們無法每天呆在一起,每次想見她,我都要翻閱著兩座大山,走多半天的路才能到,所以,當那天爹說要挖去這兩座大山的時候,我心裡那叫一個樂呀,心想要真是這樣的話,我就能和金鳳天天在一起了,多美啊!

所以,我滿心歡喜的翻過這兩座山去告訴金鳳這個好訊息,金鳳聽完以後,高興的跳了起來,她對我說:“阿大,這是老天要幫我們啊,你儘管去吧,我會一直等你的,我們一定會在一起的!”

於是,我信心百倍的加入了挖山的隊伍中,我不知疲倦的挖著,因為我知道,在山的那邊,金鳳在等著我,只要把山挖走,我們就能在一起了,每次想到這兒,渾身就有使不完的勁兒,日子一天一天過去,為了早點兒把山挖走,我不願耽誤一分一秒,時間一晃就是三年,可山卻仍然只挖去一小部分,這樣下去,不知道還要挖多久?我終於忍不住這思念去找金鳳,他仍然信心百倍,告訴我:“放心,只要堅持下去就一定可以成功的,我會一直等你的!”

有了金鳳的鼓勵,我乾的更起勁兒了,因為我堅信:她在等著我!

終於,我們的精神感動了天帝,他派天神來搬走了這兩座大山,從開始到現在,這已經過去了整整十年。

可是就當我滿懷信心的去找金鳳時,她卻早已出嫁,加到了一個很遠的地方。頓時,我萬念俱灰,對著天空大喊:“爹,你害了兒啊!”

然後,我生了一場大病,差點兒就送了命,我已無心再去尋找自己愛的人了,就隨便找了一戶村裡的姑娘,湊湊乎乎的過了一輩子。

等到我快要咽氣的時候,我告訴我的兒子:“兒啊,你千萬別再學爹啊,更不要再學你爺爺啊,要是你再遇見這種情況,路遠就遠一點兒吧,千萬別做什麼愚公,更別想什麼移山了,要不然你一定會像爹一樣,悔恨終生啊!”

逆反思維寫寫愚公移山議論文篇2

作者:李晶晶

古時候,有一個老人叫愚公。村里人常說他很傻,脾氣又不好,所以沒人願意理他。愚公住的那個村子前面有兩座大山,一座叫做王巫山,一座叫做太行山。這兩座大山方圓廣闊,全村的人很少能走出去。人們生活在山窩窩裡不知過了多少年。

上了年紀的愚公竟和這兩座大山較起勁來,總尋思著要把它們移走。

一天愚公給家裡人開會,說是決定移走兩座大山家裡人沒有誰反對他,於是全家人從黎明開始鑿山上的石頭,車推、肩挑、人抬地運到另一個地方。這樣他們幹了一整天,山只被移走一小塊。第二天,愚公一家人再去移山的時候,他們發現大山又恢復到從前的樣子,一點也沒減少。愚公氣呼呼地對大山說:“你能長個不停,我的子孫會多個不停,看誰能斗過誰。”大山晃了晃說:“不服氣那就來吧!”一場驚天地,泣鬼神的戰鬥開始了。

一年過去了,山還是老樣子,愚公卻老了許多,他的開山部隊有了傷亡。看熱鬧的、說風涼話的也多了起來。愚公雖沒有命令停工,但他也明白這樣幹下去是不會有好結果的,必須想個恰當的辦法才行。於是,我們的愚公開始琢磨起道道來。

這一天,愚公來到兩座大山面前說:“哎,可惜呀!可惜呀!”

大山一時莫名其妙,問道:“可惜什麼,手下敗將?”

“來日方長,未必輸的都是我,你也只不過會張罷了,可惜就你這體重恐怕飛不起來吧?”愚公不屑一顧地說。

“啥?我不會飛?”大山急了,瞪起眼來說:“咱們比一比,自不量力的老傢伙。”

“比飛?還是別比了吧,我們哪有會飛的。”愚公“膽怯”地說。

“一定要比,好讓你們人類死心,老老實實地生活在我們的圈子裡。”大山得意忘形地說。

“那好吧,我是不能上場了,就讓我的孫子鍛鍊鍛鍊吧,他們也許能行。”愚公“垂頭喪氣”地說。

就這樣,他們約定第二天就比賽。臨了,愚公還打了自己一個嘴巴,埋怨自己提什麼“飛”。那大山就這樣落入了愚公的圈套。晚上,愚公把四胞胎孫子安排在比賽線路上的最恰當的位子上,按計畫行事。

第二天,一切按計畫開始了。大山拖著沉重的身子飛了起來,真是地動山搖。愚公的孫子健步如飛緊緊地跟在大山的身子底下。大山飛了好一會兒,已經氣喘吁吁了,低頭一看,嚇了一跳,那小孩兒還在它身子底下輕輕鬆鬆地跑著呢!大山咬咬牙,挺挺腰板,較較丹田氣,加快了飛行的速度。

終點就在前面,大山下意識地看看身子底下,太好了,沒有小孩的影。當它抬頭看時,差點讓它翻個跟頭――那小孩兒沖在前面了。大山正丈二的和尚摸不著頭腦呢,愚公的孫子已經第一個衝到了終點。

大山一時瀉了氣,坐在地上喘口氣,忽然明白了什麼,起身就想往回飛,不幸的是它的身子已經被愚公用智慧做的釘子牢牢地釘住了。

大山被移走了,道路平坦了,人們五體投地地佩服愚公的聰明才智,沒有人再說他傻了,他的故事也代代相傳。

逆反思維寫寫愚公移山議論文篇3

愚公是傳說當中的一位人物,他一個九十多歲的老者,用自己堅持的精神感動天地。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萬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陽之北。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懲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謀曰:“吾與汝畢力平險,指通豫南,達於漢陰,可乎?”雜然相許。其妻獻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損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雜曰:“投諸渤海之尾,隱土之北。”遂率子孫荷擔者三夫,扣石墾壤,箕畚運於渤海之尾。鄰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遺男,始齔,跳往助之。寒暑易節,始一反焉。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殘年餘力,曾不能毀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長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徹,曾不若孀妻弱子。雖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孫,孫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孫。子子孫孫,無窮匱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河曲智叟亡以應。操蛇之神聞之,懼其不已也,告之於帝。帝感其誠,命夸娥氏二子負二山,一厝朔東,一厝朔南。自此,冀之南,漢之陰,無隴斷焉。這是《列子•湯問》中有關愚公移山的記載,愚公移山肯定不可能是真的,但是他的精神是不是存在呢?我想回答是肯定的,因為愚公精神也是我們中華民族堅持精神的體現。有時人力是渺小的,就如同愚公面對著太行、王屋兩座大山時,人的實力就顯得無比的渺小。試想就算是在現代人們用各種高科技儀器,想要移開兩座大山也是不容易的。更何況是比五嶽還要大的萬仞高山,人在自然面前顯得那樣渺小。但是,愚公敢於去於自然界作鬥爭,就算他明知自己不敵,他也要去繼續戰鬥。這是一種什麼精神,這是一種強悍到極點的精神。

試想如果一個國家有了這種精神,那么又有哪個國家能妄圖去侵略它?如果一個軍隊有了這種精神,那么又有哪支軍隊能與之匹敵?如果一個公司有了這種精神,那么在市場競爭中又有哪家公司能與之競爭?如果一個人有了這種精神,那么命運又能對他有什麼作用呢?一個永不認輸的人,什麼東西能摧毀他的意志呢?這樣的精神是值得我們學習的,但是我們能學習愚公移山的行為嗎?明知道是不可能完成的事情,卻偏偏要去完成,那不是不自量力嗎?如果愚公移山的行為是存在的,那么結果也一定不是神話中所描寫的那樣,而是愚公含恨而死,兩山依舊屹立在那裡。

愚公是人類與自然界鬥爭的代表,他的結局是由人類編寫的,當然會是天神相助完成了那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人總是苛求完美,大自然已經賦予人們超越一切生物的智慧和極其優越的生存環境,但人類卻不滿足。妄圖征服自然界,但是人真的能辦到嗎?

愚公是可敬的,與此同時也是可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