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時尚議論文優秀作文精選

"時尚"一詞已是這個世界的潮流代言詞,幾乎是經常掛在某些人的嘴邊,既覺得時尚是什麼?下面一起來看幾篇品味時尚的優秀的議論文,歡迎大家閱讀!

品味時尚 議論文篇1

古往今來,無論在什麼地方,時尚都是人們討論的主題。縱使時尚的內容不斷翻新,人們對時尚的追求之心也從未變過。但是,時尚也千差萬別,不一定凡是人們追求的時尚就是好的時尚,真正的時尚應是美的,有內涵的。

古代絲綢之路的開通,古中國的商品被駱駝載往歐洲。一時間,歐洲人被中國的“玩意兒”給迷住了,人們使用中國的瓷器、香料等與中國有關的物品都成為了一種時尚。其中最耀眼的時尚東西,就是絲綢了。歐洲人將其視為異寶,是高貴身份的象徵,它的價格甚至比黃金還要貴。這種時尚,它表現出了東西方經濟文化交流的盛況,這種時尚是對美的推崇,是對先進生產技術的充分認可。它促進著社會的開化和發展,是一種真正的時尚。

類似的時尚還有很多。上個世紀的法國女人香奈兒,打破人們的認識常規,在巴黎開了一家帽子店,出售各種漂亮的帽子,引起不小轟動。但還不僅如此,隨後她又自己設計了一款簡單輕便而又有別於當時那種撐著沉重的鐵箍的緊腰闊擺裙的裙子,還極力宣揚女性應有表現美的自由與權力,鼓勵女性大膽解放自己。一時間她更是名聲大噪,成為了歐洲時尚的風向標。再後來,又有了著名的香水品牌。她對時尚的理解打破了傳統,更打破了宗教的禁錮,以合乎人性的美為核心,增添了時尚的內涵,沉澱為了永恆的經典。

不過世界上也有著許多別樣的“時尚”,像很多人盲目的跟隨潮流,不分辨好壞,著奇裝異服,弄打眼的髮型,寫另類偏激的文字,追捧低俗泛濫的流行歌曲,這些人們定義的時尚,與其說是時尚,還不如說是“偽時尚”更加貼切些。表面上看著覺得很酷,很拉風,感覺與別人不同,實際上不過是流於形式,只為迎合膚淺的娛樂,沒有真正的內涵,更別提什麼高雅格調了。

真正的時尚應該既能給人審美上的愉悅,又有令人深思的底蘊,從中人們能聽到一種思想的吶喊,能感覺到一種精神的力量。願你我都成為真正的時尚達人!

品味時尚 議論文篇2

時尚是什麼?顧名思義,它就是“時間”與“崇尚”相加。這種“崇尚”無處不在,涉及生活的各個方面,如衣著打扮、飲食、消費、甚至語言表達與思考方式等。

男人的衣服越穿越多,女人的衣服越穿越少,這是時尚。男人的頭髮越留越長,女人的頭髮越留越短,這是時尚。男人不做男人變女人,女人多挨刀子多毀容,這也是時尚。只吃藥片不吃飯是時尚。炒股是時尚。看《喜羊羊與灰太狼》是時尚。說幾個“菜鳥”、“蝦米”是也是時尚。……

現實中的我們不能盲目地追逐時尚。

在《意林》中有這樣一則故事:一天,螃蟹曬完太陽,懶洋洋地向家走去。“嗨,朋友,你為什麼橫著走啊?”螃蟹轉過頭,原來是一隻烏龜。螃蟹答道:“我天生就是橫著走的,這可能有利於攻擊和逃跑吧。”烏龜說:“那你不妨試試直著走。這樣才好看,才時尚!”螃蟹聽了,有些心動。回到家,螃蟹想著烏龜的話,下定決心走時尚路線。第二天,螃蟹開始學習直走,經過一個月的努力,總算學會了。螃蟹神氣地向前邁著步子,想好好炫耀一番,這時一個男孩飛快跑來,看到這隻直著走的螃蟹,將它抓回了家。盲目地追趕時尚,只會失去自己的本色,結果往往是弄巧成拙。

有時候我們要注意時尚“陷阱”。

漫畫家朱德庸有句話:“時尚不是設計師與顧客的對話,而是騙子與傻子的對話。”這話說得真是太好了。騙子奸商為了賺盡傻子消費者的錢,絞盡腦汁,機關算盡製造時尚,引領時尚,最後大批“時尚人士”乖乖地掏空了自己的腰包。近年來,“X白金”對電視的狂轟濫炸,使它“深入人心”。“今年過節不收禮,收禮還收X白金”,這一病句,恐怕三歲小孩都會唱了。可它的效果怎樣?聽說和安眠藥差不多。

古往今來,人們對時尚都有很多爭論。但總的說來,時尚體現了人們的生活品位,賦予了人們不同的氣質,給人們帶來了愉悅的心情。人們對時尚的追求,讓生活變得更加美好。

品味時尚 議論文篇3

品味時尚,我們要採取“拿來主義”!

時尚,是來自社會各方面的新生事物被廣泛模仿的潮流。品味時尚,是我們對時尚的“咀嚼”鑑別、選擇吸收。

從網路上流行的“囧”到學生作文中成片的“火星文”,從已以展為一種頗具影響力的事物的“山寨文化”到90後專用的“腦殘體”。這些都告訴我們,追求時尚,已成為了一種時代的鏇律。既然追求時尚無錯,那么什麼時尚都可以被追嗎?不是“火星文”之類的時尚是不具備大眾意義的,沒有實用性的,純粹用於少數人標新立異的工具。它們無益於社會的進步,無益於青少年身心的健康成長,所以,我們應抵制它。

然而,雷鋒精神、鐵人精神是一種時尚,我們也要抵制它嗎?首先,我要對其加以鑑別。雷鋒精神、鐵人精神要求我們頑強拼搏,積極進取。它鼓舞我們的鬥志,教我們努力實現人生價值。所以,雷鋒精神、鐵人精神的被模仿和流傳是有利於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長,有利於社會進步的,這種時尚,我們應該吸收。

火爆一時的《于丹論語心得》,使得論語也成為了一種時尚。對於這種時尚,我們該吸收還是抵制?《論語》作為古代中國的官方行為規範,在一定程度上起到規範人的行為,提升人道德水平的作用。但是,它也有時代局限性。“惟小人和女子難養也”的論調與現代社會“男女平等”的觀念格格不入,“君君臣臣”的腐朽思想是現代社會中極少數官僚主義作風嚴重的官員的至上信條。所以,我們應該對論語選擇吸收,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仁義”是精,“君為臣綱”是粕。

隨著時間的流逝,除了每年三月的“學雷鋒月”,“雷鋒精神”已漸漸淡出人們的視線,然而“山寨文化”卻不斷“推陳出新”,從“山寨手機”到“山寨春晚”。這一切仿佛在告訴那些仍堅持追求正確時尚的人;你落伍了!別擔心!真正的時尚值得一代一代人花一輩子的時間去品味,而靠煤體炒作和盲目跟風興起的時尚只能是過眼煙雲。

品味時尚,我們用心去咀嚼、去鑑別、去選擇吸收。

品味時尚 議論文篇4

當我們將剪了無數個洞的牛仔褲,放進衣櫃底時,這種往日的時尚已經過時了;當我們把80年代的老歌拿出回放時,這種往日的時尚已成經典。

同是時尚,為何就有如此大地差別?關鍵是一種時尚經歷了眾口品味後,還剩什麼。所以——

時尚需要我們去接近。沒有實踐沒有發言權。同理,也只有當我們親身感受體驗時尚,才能摸清此時尚的脾氣。邊騎車邊塞個耳機大聲放著音樂,外表看上去特青春,但身邊的危險也漸漸逼近;阿迪的服裝、耐克的品牌,那個顯眼的標誌就是年青人的資本。而身後的父母卻在含辛茹苦地早出晚歸。如果身邊太多的時尚現象我們不去接近、去認識,或許自己也會擠入追求“時尚”的大軍中。

時尚需要我們去感悟。畢竟時尚是青春的代名詞,追逐潮流成了我們80後、90後的法寶。也不能否認,有些時尚也有著明顯的多利少害性。《百家講壇》是一個近幾年才開辦的央視欄目,而請去開講座的名師也是大學、中學校園的佼佼者。他們生動形象、睿智而又耐人尋味的講課,不僅滿足了全社會感受大學教育的機會,也將各方面文化知識大眾化普及,而這些教授也成為了眾多觀眾追捧的“明星老師”。人們從他們身上學習其餘娛樂明星少有的文化修養和待人處事,而一些學生也開始重新規劃人生,非某某名牌大學不上,因為那個大學裡有他的偶像。我也是此時尚的追星族,感悟此種時尚,讓我又多了份信心與希望,何樂而不為?

時尚需要我們去沉澱。大千世界對我們這些人生閱歷空缺的中學生來說,身邊充盈著各種誘惑,難免盲從去跟風、去追求個性自我。將所有的時尚一概接受,將自己攪得和污水一樣渾濁不堪。其實時尚本身沒有好壞,需要看哪些適合我們成長,靜下心來耐心思考,學會將有用的吸收,沒用的毅然決然地排斥沉澱下來。當我們通過一系列的過濾、洗滌後,我們便從純淨水變成了礦物質活性水!有益時尚讓我們更有內涵。

接近、感悟、沉澱……時尚這東西也給我們品味完全了。別人的時尚未必是我們適合的。最重要的是,如何去品味時尚,讓我們成為礦物質活性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