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河南高考滿分議論文

議論文是高考作文常見的文體,也是高中作文教學和考試的重點,而學生寫作中文體不明且缺乏議論文基本格式訓練,制約著中學作文教學。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2024年河南高考滿分議論文,給大家作為參考,歡迎閱讀!

2024年河南高考滿分議論文篇1

每月一次的摸底測試就要來臨,身為學霸的趙凡信心滿滿,心底思索著這次該讓父母帶自己去哪裡玩。而平常上課不怎么認真喜歡調皮搗蛋的劉明心底是一陣發涼,早知道老師會來這招,上課就聽點講的,這下子要考試了,可怎么辦啊?不管那些成績好的還是成績差的學生怎么想,測驗的日子還是來到了。

老師將試卷分發下去,拿到試卷的時候,趙凡心裡一陣高興,這些都是老師講過的,而他又剛好把這些掌握了,想到這,他趕緊填上自己的名字後,開始做題。而劉明則相反,看著這些題就一陣頭大,偏偏這些好像老師說過都是重點,考試可能會考到的,而他卻沒有當回事。

成績公布那天,趙凡不出意料的拿到了100分,而劉明則只有55分。回到家,趙凡的父母知道自家兒子考了100分,趙凡的媽媽抱著兒子親了又親,對趙凡是百依百順。劉明則是相反,劉明的媽媽看到兒子只考了55分,恨鐵不成鋼的跟在他後面打他,劉剛的臉上還有一個分明的巴掌印。

挨了打的劉明上課再不敢調皮搗蛋,筆記也漸漸的多多少少做一點,而考了100分的趙凡則相反,他覺得自己很聰明,輕輕鬆鬆就拿到了100分,他心裡期盼著下一次考試的到來。

時間過去的很快,轉眼又是測試的時候了。

劉明考了61分,而趙凡因為填空題錯了一題,扣了2分,只考了98分。趙凡心裡安慰自己,就丟了2分,爸媽不會責怪他的。回到家,劉明的媽媽看見兒子的成績有所提高,抱著兒子親了一口。而趙凡的媽媽在看了兒子的成績後,對趙凡的臉上就是一巴掌。

其實父母是愛自己的孩子的,只是他們用錯了方式,我們都應該多些體諒,去尋找錯誤的根源,而不是一味地打罵。

2024年河南高考滿分議論文篇2

小明和小強是一對雙胞胎兄弟。從小小明就很聰明,而小強總是笨笨的,所以媽媽非常偏愛小明,爸爸不偏不倚。在外人看來他們雖是雙胞胎,但性格卻截然不同。小明雖聰明,學東西快,卻驕傲,目中無人,不會反省自己;小強雖笨笨的,學東西慢,但非常的勤學好問,會反省自己,讓自己變得更好。

慢慢的他們長大了,上學了。學校有周考,月考,期中期末考,考試已然成為了家常便飯。在一次周考中,小明發揮的很好,考了100分,而小強卻只考了55分,成績出來後小明很高興,在小強面前炫耀著,還一直嘲笑小強。小強責怪著自己,然後細心的訂正自己的錯題。回到家,他們拿出試卷讓爸媽簽字,媽媽高興地給小明簽了字,還高興地不能在高興地使勁表揚小明,這讓小明心中很是驕傲,而再看看小強的分數,臉立刻變得烏雲籠罩,嘴開始像機關槍一樣數落小強,小強下定決心下次一定要考好,一定要有進步,爸爸在一旁看著,看著他兩個兒子,當他看到小強在被媽媽數落後一種堅定的表情時欣慰的笑了。

又一周過去了,這一周里小強每晚在寫完作業後,都會認真地複習,而小明自從考了100分後,作業馬馬虎虎的寫,寫完了就看電視。周考成績下來了,小明考了98分,小強考了61分,小明依舊驕傲,依舊嘲笑著別人,而小強還是看自己的錯題並訂正,但這次他還是開心的,因為進步了。回到家。他們拿出卷子,當媽媽要說話時,一向不愛計較孩子分數的爸爸發言了,小明心想,這次小強就等著爸媽一起吵吧。

但出乎意料,爸爸,表揚了小強,而大發雷霆的批評了小明,批評完後,家裡寂靜了,爸爸再一次打破了平靜,問小明為什麼批評他,表揚小強。小明搖搖頭,爸爸語重心長的說,你今日因驕傲在考試中失去兩分,明日你在社會上因驕傲又會失去什麼,小強這兩次考試成績雖不高,甚至沒有及格,但他會反省自己的錯誤,面對錯誤,及時的亡羊補牢,進步了六分,那他遲早有一天會考滿分。他這是對自己負責,到了社會也會有一個好的前途。說完後,媽媽也陷入了沉思。

2024年河南高考滿分議論文篇3

青衣青卷青燈,關雲長正襟讀《春秋》,忽見孔子踱來,慌忙拜倒:“先生所編《春秋》瞿冠古今,鑠灼千秋,真乃字字珠璣,句句精闢。只是後生有一事不明:我屢按《春秋》行事,不敢稍違,何故時時碰壁?”

孔子輕輕一笑道:“盡信書不如無書。《春秋》畢竟為我一家之言,豈能至善至美?雲長文韜武略,曠世奇才,凡事須有主見,相信自己,且莫一味聽取他人意見。”

“先生此言差矣!”

馬稷不知何時闖進屋來:“想我當年若聽王平之言,何致失守街亭,千古遺憾!人莫要盡信自己,須廣聽諫言,多聽他人意見。”

“‘事不目見耳聞,而臆斷其有無,可乎?’黃庭堅乃是那般懶洋洋,想我好友蘇東坡,若只聽他人之言,而不信自己之才,則何得《石鐘山記》?依我之見,自信為先!”

“魯直之言,平不敢苟同!”一個蒼老的聲音從屋角傳出,眾人無不起敬,只見屈原緩緩來到眾人前,“滔滔汨羅江水,悠悠已是千年。千年前郢城裡,懷王狂妄,不聽老夫之言。一朝身死國滅,郢城併入秦界。此可謂閉目塞聽之過也!”

謝玄仍那般矯健,疾步過來,向屈原拜道:“前輩之苦,晚生亦恨,而前輩之言,晚生不然。大千世界,芸芸眾生,眾口紛紜,百家之言。一人雖微,何以立足?一事雖小,何以納言?激流之中,自身方最牢;百家爭鳴,須聽己一言。萬般品質,自信猶可貴;千股洪流,顧己方為先。”

“諸位聽我一言!”此言一處,原本喧鬧的天堂書屋霎時靜寂,只見顧炎武起身正色,對眾人言道:“自信誠可貴,納言不為過。大凡聖賢之人,無一不知人納諫。古往今來,秦皇漢武,唐宗宋祖,千古帝王,一代名君,何以成就一代偉業?何以逐鹿問鼎中原?原因無非有二,其一,自信果斷,剛毅不亂;其二,虛懷若谷,善聽諫言。有自信而閉目塞聽,則為狂妄自大,盡信他言而沒有主見,勢必處處受絆,稍有不慎,即為千古之憾。古曰,君子處世,當有自信,又不排斥群言。既相信自己,又要善聽正確意見!諸位意下如何?”

眾人連連嘆服,關雲長心中釋然,天堂書屋記下了群賢精闢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