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字高考滿分議論文

議論文以其準確性、深刻性、嚴謹性、思辨性等特點深受多數中學老師和學生的喜愛,因此學生要努力掌握該文體的寫作技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800字高考滿分議論文,給大家作為參考,歡迎閱讀!

800字高考滿分議論文篇1

掀開中國的歷史,跳躍在眼帘的是光輝燦爛四個大字。奔騰的長江,寬闊偶的黃河,造就了一個偉大而倔強的民族,五千年的悠久文化沉澱出一種偉大而崇高的精神。它就是愛國精神,也正是這種愛國精神,讓一代代中華兒女魂牽夢縈,讓一代代華夏赤子捨生忘死。

曾幾何時,為了民族穩定,祖國大業,放棄了錦衣玉食的霍去病抱著“匈奴未破,何以家歸”的信念攜大軍毅然北上;文天祥拒絕高官厚祿的誘降,高吟著“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慷慨就以;抗日英雄方振武面對強敵發出了“寧為戰死鬼,不為亡國奴”的怒吼:少年時期的周恩來立下了“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誓言……也許現在對於我們來說,那個動盪不安的年代已被日益安穩的生活所替代,那無數英雄先輩的事跡已無法延承,那對國家不幸所發出的怒吼已漸行漸弱,那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胸懷也似乎成了淡然一笑。但是,誰說我們不能在國旗冉冉升起時深情凝視?誰說我們不能在國家處於不利時義憤填膺?誰說我們不能在國難當頭時奮起出力?誰說我們不能唱響愛國之歌!

的確,大家都是平凡人,無法如烽火歲月的英雄一般與祖國生死與共,但生活在和平年代的你應該為祖國的繁榮富強而承擔起這份歷史的重擔,那么承擔著這份責任的你應該是怎樣的呢?

你應該是為中華民族的飛天夢想做出舉世矚目成就的神舟飛船和“嫦娥一號”探月工程的科技精英。

你應該是地震災區爭分奪秒創造生命奇蹟的人民子弟兵。

你應該是志願服務西部計畫中為祖國山區奉獻青春的大學生。

你應該是奧運賽場上自尊而熱情的青年志願者。

許你是新長征突擊手,五四青年獎章獲得者,十大傑出青年。不管你是企業巨子,白衣天使,還是人民衛士,體育健將。在祖國改革開放的偉大進程中,在“與時代”同步伐,與祖國共命運的奮鬥中,你銳意進取,勇於探索,愛崗敬業,腳踏實地,在平凡的崗位上,用自己生動的實踐在愛國主義這面大旗上寫下美麗的赤子情懷。

是的,如果祖國需要,我願到雪域高原作千里冰川的一朵雪蓮,我願到萬里戈壁作茫茫黃沙中的一株綠杉,我願到帕米爾高原上的紅旗讓綠色在生命的禁區里閃耀光芒。我也相信,只要祖國需要,在座的每一位都會義無反顧的獻出自己最可寶貴的一切一切。這難道不正是偉大民族之魂的閃現嗎?

800字高考滿分議論文篇2

世界上最令人敬仰的,一是頭頂燦爛的星空,另一個則是我們內心的道德準則——早已隨歲月之流遠去而又永恆在歷史星空閃爍的前人康德如是說。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江水奔流,帶走幾多冬夏春秋;大江東去,帶不去的是那些偉人,光照千秋。

“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司馬遷忍受著“最下極矣”的腐刑,毅然、決然地選擇“苟生”。那時的他,需要何等的修養、怎樣的氣度,方能完成那一本沉重的大書——《史記》呢?然而,他的修養戰勝了嘲諷、鄙視。戰勝了他人亦超越了自己,“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的巨著終於完成。因此,“忍耐”這樣一種修養便在後人心中多了幾分沉重。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聽到此語,什麼人的心靈能不震撼,什麼樣的人士能不肅然起敬?幾經利誘、幾經威脅幾經折磨,住進陰濕地牢的文天祥,在“忠”與“奸”的面前未曾有過絲毫的動搖,因此“忠誠”這樣一種簡單而又艱難的修養,在後人的心中多了幾分重量。

“忍耐”、“忠誠”、“堅強”而又“不屈”,只有高尚的人才擁有這樣的品質。誰又能說這些品質不是源於內心極高的修養?

“英雄,不是因為武力而稱雄的人,而是因為心靈而偉大的人。”羅曼·羅蘭的這個定義,我由衷地讚賞。

喜歡諸葛亮,不僅是因他的神機妙算,而且因其“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靜以修身,儉以養德”的品德修養。我想,他之所以會觀天象,會用風勢,會未出茅廬而知天下,多半是來自他極高的修養吧!

我們現在極倡素質教育,而社會上有些人缺乏的正是一種修養的基本素質。古之成大事者,無一不是德才兼備之人,而古往今來,誰又能以小肚雞腸、犯奸作亂之心去成就一番人人讚譽的事業呢?

你是否和我一樣,在為做一個真正英雄而奮鬥著,那么讓我們一起去修身養性吧!

先有修養,後成大業,再做英雄!

800字高考滿分議論文篇3

在高速發展的現代社會,企業與企業之間的競爭,人才與人才之間的競爭,學生與學生之間的競爭愈演愈烈,所以總是有那么一些人想要一步登天,一下子超越別人,成為萬眾矚目的焦點。但在現實社會中,這是非常難的,並且你的心若浮躁不安又怎會有所建樹呢?

陸游曾向他的兒子傳授寫詩經驗:“汝果欲學詩,功夫在詩外。”話中隻字未提寫詩的技巧,留給其子和後人無盡的思考空間。現在我們若認真品味這句話,也不難看出陸游的深意:希望兒子多留心生活,通過感悟生活達到修身養性的目的,到時寫詩自然手到擒來。所以學詩並非主要在工技巧,反而是要學會安靜地審視生活,不斷完善自身。這與我們的學習有著相通之處,學習並非簡單地從書本上獲取知識,更重要的是在書本之外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陶冶自己的情操,磨鍊自己的意志,為以後的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我想這就是素質教育提倡成才先成人的原因吧!

翻譯家傅雷臨終時告誡兒子傅聰要首先學會做人,然後不斷提高各方面的技能,最後就可以成就事業了。傅聰謹記父親的教誨,最後成為聞名中外的鋼琴大師。或許傅聰會說是父親指引他走向成功,但重要的是他聽從了父親的話,修身養性,終於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古今中外有無數偉人的事例:居里夫人面對榮譽非常淡然,因為榮譽並非她所追求的東西;愛因斯坦面對名利並未迷失自己,依舊專注於自己的研究;諸葛亮隱居臥龍岡數年,潛心學習……他們的成功因為修身養性而來,他們未曾因名利而迷失自己,他們也因為堅持修身養性而達到了常人無法抵達的境界。

當然,成功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外界環境、人生機遇等都是不可或缺的。然而,最重要的還在於自身的修養。

修身養性是我們獲得成功的基礎,但在這個日益浮躁的社會,你是否還能做到淡然處世呢?讓自己的心沉靜下來,摒棄那些浮躁的世俗雜念,向成功邁出堅實的步伐。